元邈端起药丸打量,随后回答:「没什么。只是皇上这些服用丹药过量,只能用些温和的药。这丹药药力过猛,恐怕对您身体不利。」
皇上惋惜道:「你是这里最通药理的,服用谁的药都不如服过你的药自在。可惜你如今偏不肯给朕炼药了。」
他遗憾嘆息一声,摆了两下手,「罢了罢了,这丹药便交由你处置。」
元邈撤走丹药后便离开皇宫。
刚下马车,他瞧见家门口侧立着术士打扮的男子,便摆手让观壶等人先行进去。
元邈朝男子抛出那枚丹药,似漫不经心地说道:「四时会真是心急。圣上的脉象左右只剩不到四年性命,连这么短的时间都等不了。」
墨琴伸手接下丹药,解释:「下毒乃是凝竹的意思,只要李纯一死,李恒继位后便能大赦天下。届时夏千寻便能顺利解困。」
谈话间,墨琴身后的榆树落下一个人,此人是失踪许久的凝竹。
凝竹道:「之前我替义父在越州办事时,曾到邹家的戏楼应徵,差点受困于邹家戏楼。幸好夏千寻一直朝我使眼色,我才渐渐觉察出戏楼的不对劲,最后侥幸得脱。」
她顿了顿,又道:「我不想欠人恩情。」
元邈道:「那你该杀的是李师道。他若是死了,皇上身边少了施压的人,也不会再追究夏千寻的过错。」
「有道理。我这就前去刺杀李师道。」凝竹听罢便要拽着墨琴离开,元邈上前阻拦:「不现实,还需从长计议。」
正当此时,裴府那边递来消息,说贵妃娘娘介入此事,如今已经赦免了夏千寻的罪过。
今日未时,越州伶人刘采春拦阻贵妃步辇,贵妃一问才知,刘采春是为夏千寻申冤而来,并向贵妃提交了夏千寻的不在场证明。
逍遥法外的真凶墨琴,梳着道士头,在旁边松了一口气。
元邈看着墨琴的样子,只觉得唐律有些规定极为讽刺。
无论恶人做过多少恶事,只要放下屠刀,朝.廷便不能追究他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他便道:「你若真心改过,想要日后隐居过得安稳,不如先赎清过去的罪再说,也好给凝竹做个榜样。」
他知墨琴这等大奸大恶之人毫无悔意,只是碍于凝竹的面子,才不得不暂时放下屠刀。
墨琴问道:「如何赎罪?去杀了李师道,这可不行。李师道与四时会曾经交好,我可不能做背主之事。」
元邈道:「这刘采春是铃兰请来的,她现在估计已被周季崇暴露了行踪,恐怕之后会危险。不如你去洛阳保护铃兰。」
--------------------
野史上提过唐宣宗曾迷恋一位越州伶人。但李怡对女子比较残忍,他发现自己迷恋那位越女极深,怕自己因那位越女而变成唐玄宗,便把越女杀了(那越女很无辜,女性在唐末地位很低,基本左右不了政策,大唐亡了其实和女子没有半毛钱关系。相反武则天在位时,唐代国力达到鼎盛)
第99章 神女下凡
且说铃兰说动刘采春去长安后,周季崇一时不悦,几度三番到铃兰在城中的商铺理论。
铃兰实在不想把此事闹得太大,便熬夜编了部剧目,寄赠给刘采春,当作是她帮夏千寻作证的报酬。
在后面演出时,刘采春临时加演了铃兰编排的这段,场内反响热烈,周季崇后面也不再去铃兰的铺子寻衅滋事。
这点事惊扰了进奏院的人,他们隔三差五到铃兰的铺子附近徘徊,这让铃兰警铃大作,这几日躲在嵩山与山棚人同吃同住。
铃兰私下提议让吕元膺收编山棚人。
山棚人性情张扬,不会是这么轻易收编,当年权德舆绞尽脑汁想要处理这群流民,最后都不了了之。吕元膺一开始并不抱有任何希望。
但意外的是,在铃兰的劝说下,山棚人毅然接受朝.廷的招安。
吕元膺近期忙着在洛阳城中平乱,抓捕了不少作乱的匪寇,但仍有大批漏网之鱼不知去向。
他近期在洛阳城内挨家挨户地搜查,这段没怎么去嵩山。
这日,山棚人搭建的捕兽陷阱中落入一匹鹿,他们便将鹿网住。
嵩山脚下有个集市,山棚人便将鹿牵到集市上。今日是惊蛰,山棚人忙着山上耕作,故此只委派了一人下山卖货。
那位卖货的山棚人名为二哈。二哈人如其名,天生思想一根筋,性格纯朴,脑子不大灵光。
铃兰怕他遇到精明买家时,回头再赔个精光,便带着林姝一起跟随他下山。
近日因洛阳之乱,阳和起蛰的仲春时节,漫山桃花始盛开,嵩山踏青的登山客却锐减大半。
日迫西山,孤鹜南飞。二哈他们立了整整一天,小摊无人问津,他们捕来的那匹鹿都站得累了,圈起前腿趴了下来。
小摊无一物售出,倒是损失不少根胡萝蔔——铃兰见鹿打蔫,便切了几块胡萝蔔给小鹿充飢。
风渐凉,山林里偶尔传来几声鸟兽嗥鸣,透着阴恻恻的气息。
铃兰今日不知怎么,后背总打着冷颤。
她担忧有野兽会在天黑觅食,便催促两人尽快收拾摊子,她也主动帮忙拾掇起来。
地面上落着一排人影,正落在铃兰面前。
铃兰抬头,瞧见面前站着一排秃顶男子。
这年头秃顶的头上有戒点的是和尚,是脑袋有刀疤的是强盗,面前这群人明显是后者。可为首之人头上的刀疤之上盖着戒点。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