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铃兰可不愿接受。
说到底,元邈这几年看淡了宦途,他现在钱财充裕,居住地山清水秀,身边有心爱的妻子相伴,两人除了差一个女儿,其实什么都不缺。
况且皇上许诺他以后会调他回长安,这些年他通过夏千寻的参军戏,传播他的事迹到大江南北,皇上必然会记得他的名字。他并不急于一时。
铃兰才是两人之中将仕途看得最重的那个。
记忆里的史书上记载,元邈从剑南道之事后,仕途便一帆风顺,长庆元年登上同平章事,但因为她的介入而这条路变得曲折。
在铃兰眼中,元邈不像他堂兄元稹,没有满腹的诗才,并不需要这么多苦难磨砺出千古传世的名篇。
还有一个原因,她不捨得心爱之人饱经苦难。
铃兰眉心紧锁在额头,哀愁半晌,忽地眼前一亮,说道:「我记得寺庙里该是有条密道。」
「哦?说说看。」元邈讶然。
寺庙里岂还有密道?他遍访民间做调查时,不曾听越人提过此事,州志里也没有如梦寺如是等记载。
但他一向听话,铃兰说什么他完全听之信之。
铃兰托着腮,回忆起早上见到元盼汝的经过,说道:「今早盼汝进殿似乎不是从正门,感觉是通过殿内有机关暗道之类。」
这么一说,元邈恍然,说道:「也是。通常寺庙不愿让孩童进庙,怕有冲撞。况且庙内僧人繁多,若半路看见他,一定会将他拦住。」
两人说到此处心中已经确定了殿内有暗道,四处搜罗了半天,左瞧右探,却半晌没看到空当。
铃兰意外踢到一块地砖,发现地砖下方似有松动,掀开发现底下是个洞穴,洞壁铺以平滑的石头。
但洞穴极小,只能通过元盼汝这么大的孩子,他们两个成人恐怕难以通过。
她打算告诉元邈,抬头望了过去,却瞧见元邈的兴趣似乎在那尊佛像后面。
铃兰凑过去时,元邈轻轻敲了敲佛像的后背,佛像内部发出极为空洞的声响。
那尊佛像似乎是空心的。
元邈提着蜡烛照向那尊佛像,见到佛像背后的位置有一处暗门,打开之后见到佛像内部果然是空的。
元邈往佛像里面瞧了瞧,感慨道:「这佛竟没有装藏。」
「一般僧人相信佛像内部需要用宝石香粉以及经文等填入,以免孤魂野鬼侵入佛像。但这尊佛像里面竟一直是空的。」
说到空心之物,铃兰忽而想起了江户川乱步笔下的人皮椅子。
她有点紧张,攥着元邈的袖口,「你帮我看看,这里面不会藏着尸骨之类?」
元邈略微一瞥,「里面极为干净,不像是有人居住过。我看着倒像是经常有人在此通过。」
言下之意,这佛像里面藏着一条暗道。
两人走进佛像内部,发现佛像下面连接着一条地下室,两人沿着楼梯走下去,瞧见下面横着一条通道。
他们沿着通道向外行进,发现前面的路越走越见宽阔,在尽头处两人见到的光亮。
抬头一看,这洞穴开了一扇天窗,窗户旁边垂着一条软梯。
元邈扛起来铃兰,将她放在软梯上,等她从洞口爬出后,他紧随在身后走了出去。
两人离开洞穴后,只见外面浓重的夜色已经淡了几分,四周葱郁绿丛环绕。
铃兰豁然生出一种迷失感。
虽在越州居住三年,但她对这里的环境一无所知,自从他们两人成婚后,元邈几乎不允她随意外出。
即便是出去,身边也必须配备四名以上家僕,带着这么多人出行,实在过于惹眼,她也只能在街上逛逛。
总接触人间烟火气,这时候亲近静谧的大自然,呼吸着沁凉的新鲜空气,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适。
她想了想,这三年来她衣食无虞,不用忙碌于四时会与安宁会的事,元邈待她极好。
唯一能让她操心的事,只有元盼汝这个不着调的儿子。
但这三年来她觉得自己少了些什么,空落落的,今天她才想明白,她失去的是自由。
这种话她不敢说出口,怕别人怪她不知足。哪怕佛经也说,人不是一定要工作的,在现代全职太太也是一种正常存在。
可不工作的三年里,她有一种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溺毙感。
这种感觉起初并不明显,但感觉积少成多,直到今年年初,这种不安感强烈占据着她的内心,她却把这点归结为所谓犯太岁。
她深呼出一口气,元邈看着她沉默良久,关切道:「是身子不舒服?晚间树林里空气稀薄,很容易憋气,我们快些离开。」
晚间植物发生呼吸作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极高,是比寻常容易缺氧。
况且腊月林间的雾气都结了霜,呼气起来觉得鼻腔里仿佛吸入了冰碴子,割得鼻腔与喉咙都略有疼痛感。
铃兰拽了拽元邈,要他在前面带路,他是这里的长史,对此地的地理极为熟悉。
他们所在的地点是城郊的树林,距离他们起点的寺庙有一段距离,但也不算太远。
两人前行不到十步,忽见到一排坟冢,立着一个无名的石碑,铃兰凑近一瞧,发现那石碑上面原本是有字的,只是后期让人抹去了。
「吴兴沈易直之女沈氏。」铃兰念出了墓碑上面的字。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