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献宝之事也不能办砸,总要给皇上些面子。
故此铃兰说想要自己深夜潜入如梦寺修莲花的时候,元邈提议一路同行。
深夜夜深人静时,两人从无人看管的后门潜入如梦寺,当时寺庙里的僧人已经睡下,寺内空荡荡的。
铃兰毕竟是四时会经验丰富的细作,十八般武艺谈不上,但撬开前殿的锁并不成困难。
她把庙里的锁打开,与元邈两人蹑手蹑脚地进殿。
门外寒冷的月光照在佛像上,仰视一眼便望而生畏,心惊胆寒。
元邈以为铃兰是冷了,便解下自己的披肩盖在铃兰身上,随后拿着胶水和修缮工具,靠近金光莲华的莲座。
铃兰点燃一根蜡烛,在侧边打着光,元邈借着昏暗的光芒,比照花瓣断裂的缝隙,用强力胶粘合那处断裂。
强力胶生效需要些时间,铃兰发呆望向门口,见到一只流萤飞入前殿,朝两人靠近。
她担心流萤打扰元邈,便随手驱走了流萤。
不多时,那莲花花瓣终于重新粘在莲座上,两人站在莲花四面八方反覆打量,看不出一点后期加工的痕迹。
悬在两人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下。
突然间,前殿内突然飞入一大团萤火虫,朝着元邈一人而来。
铃兰惊慌失措,脸刷地一下变惨白,元邈也有些猝不及防,露出惊恐神色。
不过这些流萤在靠近元邈时,忽而转向,绕过他向后殿飞去。
脱险后的元邈自嘲一笑,「省得在佛前杀生了。」
铃兰却没好气地说了一句,「你倒是想的开。」
又道:「柳子复说夜遇大团流萤并非吉兆,当初他和韩退之、刘梦得见过大团流萤后不久,三人便被贬谪了。近期你还是谨慎为上。」
元邈反驳道:「越州空气湿润,适宜流萤生存,而如梦寺里种着大量紫皮石斛,容易吸引流萤。在这里见到大团的流萤绝非罕事。」
听到这般解释,铃兰紧张情绪稍微稳定一些,但思及早上第一支下籤,仍不能安心,便道:「小心驶得万年船。」
今年铃兰总有些杞人忧天,但元邈对铃兰向来百依百顺,怕反驳会惹她不快,只好附和一声,「夫人说的极是。」
忽然他表情凝滞,愣愣地望向铃兰身后,铃兰狐疑地回头,瞧见一个鬼祟的黑影。
--------------------
1.改自曹植《七哀诗》,原句是「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柳子复和流萤这段,是我在柳宗元《龙城录》看到的,这个是志怪故事合集,可能有杜撰成分。
第56章 夜闯寺庙
阴影缓缓朝着前殿的大堂内靠近,元邈吹熄铃兰手中的蜡烛,拽着她躲在佛像背后。
铃兰扒着佛像边缘窥视门外。
借着朦胧皎白的月光,她瞧见阴影里面裹着一个人,那人光秃秃的头顶宛若一面圆镜,反射着点点光芒。
看上去应是寺庙里的和尚。
巡夜的和尚提着一盏灯,在堂前转了一圈,仔细观察佛前瓷碟里的贡果,以及佛前的金光莲华。
他疑惑地摸了摸脑袋,头顶上沁出细密冷汗。
一只萤火虫趴到贡果上,随后飞向后殿,
和尚忽地拍了拍光滑的脑袋,嘆息一声,双手合十,低声喃喃道:「大慈大悲的佛菩萨,请饶恕弟子今日忘记锁门的无心之失。」
在佛前忏悔过后,便跪在堂前的软垫上虔诚叩拜,口中念着听不懂的经文。
礼毕,巡夜的和尚撤出前殿,顺便检查了前殿的前后大门,随后门外传出清亮的钥匙转动声。
和尚的脚步声越来越远,直到几乎细不可闻时,元邈和铃兰才从佛像背后走出来。
铃兰抢到殿门前,用力推了推门,实在是推不动。元邈重新点了蜡烛,照向落锁的前后。
门是从外面锁上的,门内并没有落锁,只能先推开缝隙,用刀将落锁砍断。
铃兰使劲推了一把,终于在合起的两扇门间,推出一道足够刀刃通过的缝隙。
她转头看向元邈,「带刀了吗?」
元邈摇头,压低声音:「出来时太急,只带了粘东西用的工具箱。」
铃兰唉声嘆气,「这可算完了,我们两人今日可要困在这寺庙里过夜了。明日等他们醒来时,我们两个定会被抓去送官。」
「送官?」元邈重复了这两字,语气云淡风轻。
这时候铃兰才想起元邈是这里的长史,除去浙东观察使与刺史以外,大概不会有谁比他官高一等。
不过她今年犯太岁,过往慢悠悠喜欢摆烂的性子也骤然大变,任何别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都能让她往焦虑方面去思考。
「今年是升官的关键点,须步步为营,千万不能半路因为小事而被抓到把柄。」铃兰提醒一句。
总之铃兰意思明确,她们今日决计不可留宿寺庙,哪怕明日元邈可动用权势大事化小。
元邈倒不至于真用权势向寺庙施压,他为官向来光明磊落,不屑于动用权势办事。
随即说道:「明日我们两人诚恳向寺庙致歉,我亲自向皇上请罪便是。」
自两人成婚后,元邈性子比从前更加平稳,遇事波澜不惊,鲜有手忙脚乱的情况,虽然语速依然极快,让铃兰偶尔难以跟上。
不过这次铃兰把每个字都听明白了,元邈大有摆烂的意思,向皇上自请罪责,简直就是拿着自己的仕途开玩笑。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