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慢走。」张子耀将贾琏送出门,回来便认真备考。
殿试考期定在会试放榜一月之后,即四月十五。
开考前这一月,贾瑄也回过荣府两次,但他没去见过住在东院的张子耀。
殿试开考时,贾瑄在林府陪黛玉兄妹上学。
林如海要辅佐六部大臣主持殿试,因此并不在家。
大抵要等殿试放榜,才会回来。
放榜那日,整个京城都热闹了起来,毕竟全天下各地应考的举人都齐聚京城,虽然很多举人会试都落了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留在京城等候殿试结束的跨马游街。
这可是三年一次的盛会,天下学子都盼着自己有跨马游街的一天。
殿试放榜的第二天,才开始举行传胪大典,之后唱名授官,再跨马游街。
黛玉因着林如海整天忙于科举考试,被勾起了好奇心。
又听贾敏说起林如海当年考中探花时的风光无限,便很想看跨马游街。
贾瑄向来在一些小事上都由着黛玉,想看跨马游街这种小事,他自然不会驳了黛玉的兴致。
派人在正大街的酒楼包下一间雅间,第二天带着姑妈和表弟表妹一起在雅间里观赏新科进士跨马游街的风姿。
贾瑄因习武的缘故,虽然只有八岁,身量已足有四尺,黛玉和阿宝身量刚过三尺。
因此,贾瑄站着趴在窗台上就能看清街上的场景,黛玉和阿宝却需要踩着凳子。
贾敏就笑呵呵的站在他们身后看着。
当状元从街尽头打马而来时,随着距离拉近,贾敏不由恍惚了一瞬。
「真像……」
贾瑄耳聪目明,听到贾敏的呢喃,不禁抬头,「像什么?」
闻声,贾敏看着一身大红状元袍的青年,嘆了口气道,「我说今科状元像我一位故人。」
贾瑄听了看着坐在高头大马上,身穿状元袍的张子耀。
「那是琏二哥的母家表哥,张子耀。」
听了贾瑄的介绍,贾敏微微一怔,恍然大悟,「怪不得呢。」
她说的故人,就是贾琏的生母,张氏。
也就是她大哥贾赦的原配夫人。
那是一位很温柔娴静的大家闺秀,可惜被嫁给了他大哥那废物。
以当年张太傅的眼光,自然是看不上贾赦那般好色之徒的,奈何太上皇乱点鸳鸯谱,横加干涉一道赐婚,打乱了张太傅为女儿做的一切打算。
贾敏想起上个月贾瑄说过,张家有位表少爷上门投亲,住进了荣府。
想来就是这位新科状元了。
张家这些年的遭遇,贾敏也是有所耳闻,如今见大嫂的娘家侄儿出息了,也不禁感慨万千。
等新科进士走过去之后,贾瑄就退了雅间,和贾敏母子三人回了林府。
次日,贾瑄回荣府,路上听人议论今科进士深受皇恩,当今将昔年张家被查封的旧宅赏给了新科状元,破格授予翰林院侍读一职,品秩正六品。
往届状元都是授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一职,张子耀被授予的官职略高一级。
这并非前所未有,但也是极罕见的情况。
至少当今陛下登基以来,没有给过任何人这样的特例。
张子耀是第一个。
听到这个消息,贾瑄倒是为其高兴。
他或许能帮助张子耀不被打压,但科举考试,当今陛下一向严苛,从不会徇私。
张子耀能被破格授予正六品的官职,那只能说明他在殿试时所答的考卷,深得皇帝之心。
到了荣府,贾瑄直接去了荣庆堂见老太太。
巧的是贾琏和张子耀也在这儿。
张子耀是来辞行的,却不想贾瑄会在今天回来,正好撞见了。
「侯爷。」张子耀上次见到贾瑄,还是会试放榜之前,距离现在过去了一月有余。
他对这位小小年纪的侯爷,印象极深。
贾瑄笑着道,「表哥这是作甚?我和二哥虽非一母所生,但二哥的生母,我也要唤一声母亲。论起来,我也该唤你一声表哥的,一家子亲戚,何须这样外道?」
闻言,张子耀笑着道,「话虽如此,但礼不可废。」
贾瑄知道他们还没那么熟,张子耀会对他这样生疏也是人之常情,他也并不介意。
「表哥这是来……」
张子耀道,「我家旧宅皇上已经归还,我是来辞行的。」
「这么快?你们家旧宅封了这么多年,不需要收拾吗?」贾瑄疑惑的道。
张子耀感慨道,「宅邸赐还之前,皇上就命人修缮好了。」
可见,皇上早在殿试前就知道了他的存在,并且有意将张家在京的旧宅归还。
毫无疑问,这也是借了贾瑄的光。
他可不觉得自己在皇上跟前能有多大的脸面。
贾瑄挑眉,也想到了这一点,「原来如此。」
这样他倒是不好挽留了。
张家旧宅对张子耀来说,意义非凡,能早些搬回去,他自然不想寄人篱下。
张子耀告别了老太太,被贾琏亲自送了出去。
贾瑄在荣庆堂呆了一会儿,便回了福祉院。
见贾瑄回来,燕草也不意外,青仪和霁春一直是贾瑄出门在外时随侍在场的贴身小厮,贾瑄既然回来,青仪和霁春自然也回来了。
贾瑄去见老太太,青仪和霁春年纪不算小,却是不能擅自进内院,只能先回了福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