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顶帽子就扣大了。
听她提及老中山王,在场好多人都变了脸色。
「卫娘子莫要胡说!」
一位将领站起身,指着她愤愤道,「不可对老殿下不敬,不就区区两万石粮食,翁主贵为金枝玉叶,别说两万石,便是五万石粮食,又岂能与翁主相提并论!」
卫曦音眼睛一亮,「将军说得极对,要不,那就五万石?」
那名将领顿时噎住。
底下众人,「………」就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小娘子。
元三郎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胡先生和他的乳母早已将情况告知,得知卫氏小娘子蛮横不讲理,不仅吵闹着要住王宫,还要衣物用品,将那些宫人指使的团团转。
他原先不以为意,想着无非是崔二娘那样窝里横罢了,来到宴席上,当着这么多人面,足以震慑住没有怎么见过世面的小娘子。
要知道在场的都是些久经沙场的将领,浑身皆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要是一般的小娘子,估计早就吓趴下了。
结果?
就这?
这卫娘子该不会是个人来疯?
瞧见上首的元三郎神色不对劲,似要发怒,胡先生适时出声,「殿下,人到齐了,可以开席了。」
卫娘子毕竟出身清河卫氏,按照翁主所说,坞堡如今过得艰难,但卫公可还活着。
卫公活着一日,清河卫氏动不得。
元三郎压抑着怒火,下令开席。
宫人端着盘子鱼贯而入。
眼下外面干旱,宴席菜品虽多,却不见绿色蔬菜,多是一些腌菜面食,偶有几道肉食。
陈将军埋头苦吃,连看卫曦音都顺眼不少,托他们兄妹的福,他才能蹭顿饱饭吃。
邢实盯着面前一大桌菜,想到他的兵吃不饱饭,没有水喝,心底顿感凄凉,一边吃一边往衣服里塞,想给张简还有他底下的人带一点出去。
自从元三郎宣布开席后,话题被打断,大殿内毫无人声,只剩下筷碗相碰的清脆声。
那些将领们都在使劲干饭,这样的宴席可遇不可求,恨不得一次吃回本。
自从灾难发生后,只有元三郎继位那日,才开过一次宴席,已经是半年之前的事了。
有人在偷偷摸摸的藏粮食,藏好后又叫一旁的宫人赶紧添菜。
卫曦音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些将领,从她提及老中山王后这些人的反应,就能分辨出一二,起码哪些人容易策反,哪些人是忠于元三郎,宴席上就能看出不少苗头。
卫礼与她在做同样的事,他甚至主动和身旁的两位将领攀谈起来,很快将多数人的身份摸得七七八八。
他默默在心底记下,打算回去就告知五堂妹。
这顿宴席吃得狼吞虎咽,添饭的宫人忙得不可开交。
有几名元三郎心腹,开口将话题转移到清河郡的情况上。
兄妹二人学着周围人,该吃吃该喝喝,完全不接话。
大家都在埋头猛吃,极少有人反应过来,刚开了个头,话题实在接不下去。
卫曦音维持着自己人设,眼看吃得差不多了,又开始提报恩的事。
她望着上首,欲言又止,「殿下,你看粮食的问题……五万石其实卫氏也能接受,大不了多跑几趟运走。」
当着众人面,元三郎硬挤出笑容,「卫娘子别急,舍妹邀请你们来中山做客,总要做到宾主尽欢,你们且安心待上几日,到时候本王派人护送你们回去。」
外面情况如何,跟着卫氏兄妹出去一看便知。
料想他们耍不出什么花样来。
卫曦音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那好吧,虽然中山没什么好玩的,但翁主才回来,亲人又去世了,我总要多留几日陪陪她。」
待散席,元三郎发了好大一通火。
第260章 平中山(十)
宴席结束。
卫曦音和卫礼回到平遥宫。
秦善支开宫人,兄妹二人将宴席上的人员名单梳理一遍,写在纸上,递给元武。
那些宫人白日被卫曦音敲打过一番,说是监视,更多的是选择明哲保身,不愿当出头鸟得罪人。
在他们看来,卫氏兄妹身边只有五名护卫,翁主身旁也是同样如此,只要待在王宫里,掀不起什么风浪。
就怕万一拿他们出气,到时候受累的都是底下人,那不如就远远观望。
不得不说,经历过丧尸爆发、殿下身死、王妃和使君身亡,再到元三郎继位,底下人的思想变了不少。
翌日。
翁主休息一夜,早上起来眼睛更为红肿,模样憔悴,她派人去告知元三郎一声,要去王陵祭拜。
虽是做样子给人看,但翁主是真的伤心。
她在中山长大,这里是她的家,不到一年的时间,亲人离世,物是人非。
陵墓在城外,祭拜便要出城。
翁主的要求在情理之中,元三郎并没有拒绝。
只是他以外面怪物众多,翁主安危不容有失之名,派护卫营护送翁主出城。
项奇等人如临大敌,寸步不离守在翁主身旁。
王陵距离治所很远,赶路至少需要三个时辰,一来一回,加上祭拜的时辰与夜晚的危险性,差不多需要两日才能回来。
卫曦音和卫礼当然要跟去,用她的话来说,王宫没什么好玩的,正好出去转转。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