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二十一章 成果

第二十一章 成果

    叔孙通还在推着小磨盘,又看了看张苍带来的一堆竹简。


    张苍还立在一旁,大抵是有一种你不看,就不走的架势。


    叔孙通扶着受累的后腰,神色狐疑,又惊觉这个张苍与李斯一样都是荀子的弟子,什么时候这个张苍竟也如此拥护公子扶苏了。


    公子扶苏,丞相李斯,御史张苍,此三人何时走在了一起?


    叔孙通在入秦之前,倒是听说公子扶苏贤明,而盘算眼前的形势……


    不知为何,叔孙通心中越发不安。


    这种不安的感觉是与日俱增的,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


    应该是从第一面见到那位公子扶苏,从那时起就隐有不安。


    叔孙通走到桌案边打开了包袱,随着包袱的绳节打开,垒在一起的竹简就滚下了几卷,而后拿起其中一卷仔细看着。


    屋外寒风依旧,墙角与路边还有些没有融化的积雪,张苍看着村中正在玩闹的孩童。


    屋内,叔孙通看了好一会儿的书。


    张苍看着窗外的景色,“公子还说了,若是你不愿教授给那些孩子,我可以来教,以后我张苍也会来教这里的孩子。”


    闻言,叔孙通将手中这卷书放在桌案上,“都是以前老秦人的一些事迹。”


    张苍准备离开了,他又道:“有劳了。”


    叔孙通行礼道:“既然是公子吩咐,臣自当尽力。”


    不过是给孩子们讲秦人的故事,叔孙通觉得不是什么难事,何况都是些很好的故事。


    当新年到来的时候,人们就会想着什么时候能够迎来今年的谷雨,人们都期盼着今年的春耕可以早点开始。


    扶苏坐着马车离开咸阳城,来到渭水河的南面,这里有一片林苑,叫作上林苑。


    如今的上林苑面积并不大,到了汉武帝之后,上林苑的面积才会扩大。


    而现在的上林苑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园林。


    现在都已是二月,可寒风依旧,看不到上林苑的鸟兽,河渠也结着一层薄冰。


    田安坐在车辕上,低声道:“公子,近来太官令想问询商颜山做饭食之法,还有御府令询问公子衣裳长短,还有少府令询问西渭河建设桥的人选。”


    “新年伊始,看来大家都很忙。”


    马车内传来了公子的话语,田安笑道:“今天恐怕要下雨了。”


    “无妨,可以在上林苑躲雨。”


    如今大秦的吏治还算是很清晰的,至少与以前的六国相比,秦国可以说是做到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倡专业化生产。


    而这种制度,在当年六国相继变法的过程中,只有秦国做得最完整。


    因秦国所取用官吏,只找专业的人,如修郑国渠的郑国。


    而其他六国,在这些关键位置上的人选,多少都会选择自家的宗亲或是贵胄的血亲。


    从选人制度上来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极为重要的。


    所谓以吏为师,秦人讲究实用性的国策就强迫官吏必须掌握相应的能力,以及应对实际政务的能力。


    而今天,扶苏来这里是来见秦国的另一位水利专家,此人名叫监禄。


    监禄原本奉命修缮上林苑,得知公子要见自己,他早等在上林苑外。


    马车到了近前,监禄行礼道:“臣,监禄拜见公子。”


    扶苏下了车驾,笑道:“不用多礼。”


    监禄又道:“臣奉命修缮上林苑,听闻公子前来,便在此等候。”


    扶苏抬头看了看乌云厚重的天空,又道:“进去说话。”


    监禄又是行礼,跟着公子走入了上林苑。


    其实上林苑以前有很多名字,这里一直都是历代秦王耕种的地方,自商鞅变法之后,也就只留了这么一片地。


    其实上林苑也没有什么好看的,无非就是几亩地,一些树,还有一条小河。


    监禄在这里修建河堤,以免大水到来会淹了田亩。


    几人走入了田地边的一处宅邸中,这处宅邸到处都是灰尘,进来之后,田安的眉头一直都是紧皱的。


    他大概是不喜这里的环境,好像每一次呼吸都会吸入一鼻子的灰尘,让他原本的好心情都消失不见了。


    “拿图来。”


    听到公子的吩咐,田安将一卷布递上。


    监禄用他的袖子擦了擦桌子,这下他的袖子上都是灰白色的灰尘,他神色轻松地笑着,“臣的衣裳可以换洗,无碍无碍。”


    从政治立场上来说,秦国公子加上丞相弟子的身份,其本质就是一个极好的政治资源。


    而大秦上下没有人敢得罪这样的公子,既是长子,又是丞相弟子,不说权势滔天,也算是背靠大权。


    很多事,只要你一句话就可以让很多人为此去奔波,这是扶苏初步体验到权力的感觉。


    当然,扶苏也觉得以后这种感觉会越来越明显。


    看监禄笑着,扶苏铺开地图,道:“这是西渭河的图。”


    监禄蹙眉看着河道图。


    屋内安静了片刻,外面就传来了雨声,雨水夹杂着冰粒而下,而后冰粒越来越多,再之后雨水就没了,全是冰粒沙沙地打在屋顶上。


    扶苏在地图上作了标记,“禄大匠也觉得此处建设桥梁最好?”


    监禄忙行礼道:“禄,当不起公子一声大匠。”


    因此人就是修建灵渠之人,至少这是自己心里的秘密,扶苏习惯地先入为主地称呼了一声,属于是见到高人且还是活的,高兴得讲话没过脑子,又改口道:“我在御史府看过你的文书,你有修建河道与桥梁的经验,还有与郑国共事的经历。”


    “禄,浅薄之见,让公子见笑了。”


    扶苏又将图收了起来,交到他手中,道:“我知道你在朝中没什么朋友,但我与少府交好,少府能派出人手,帮助我们修建西渭河桥。”


    听到公子称了一声我们,田安注意到这个监禄的神色越发忐忑了。


    扶苏道:“谷雨之后,我会安排少府的人手来见你。”


    “臣领命。”


    与他说定之后,扶苏就准备离开,天上依旧下着冰粒,但势头没这么大了。


    “公子莫怪老奴多言,老奴只是担心他难当大任。”


    “冯副相还是有识人之明的,留着监禄的文书,而且还要求他修缮上林苑……”


    言罢,扶苏又觉得大秦的副相冯去疾也肯定会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将监禄举荐给始皇帝。


    田安戴着斗笠,任由冰粒打在身上,他赶着马车面带笑容,公子在御史府看了一个月的文书,就连程邈在那一个月都胖了许多。


    看了一个月的文书之后,公子对朝政越发清楚了,做什么事找什么人,也都清清楚楚。


    公子善学,别人需要学很久才能掌握的能力,公子往往就掌握得很快。


    更不要说,公子前往御史台看文书那可是整整一个月风雪无阻。


    而公子一个人在御史府有时一坐就是枯坐一整天,一整天不与任何人说话,安静查阅文书。


    田安的眼角湿润,他感觉公子就像当年秦孝公,那位为人厚重且坚韧的秦孝公又回来了。


    这场冻雨到了午时才停,地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粒。


    扶苏回到高泉宫之后,又给张苍去了书信。


    临近夜晚的时候,就有人带来了张苍的回信。


    扶苏正在给一条烤鱼挑着鱼刺,以此来消磨时间,等田安将老师的书信递上来,这才打开竹简看着。


    田安道:“公子,这鱼凉了可就腥了。”


    扶苏的目光看着竹简,道:“喂鱼。”


    田安笑着端起盘子,将这条烤鱼丢入了鱼池中。


    高泉宫的人们很高兴,公子所期盼的梅花终于开了,原本应该在去年入冬开放的梅花,到了今年二月才开。


    晚是晚了一些,但总算开了。


    公子修建西渭桥的大事,也终于有了着落。


    秦国是有开春大朝会的规矩的,在漫长的寒冬时节秦国会休朝,等到来年谷雨之后才会有开春大朝会。


    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暖春还未到来,冻雨却先至。


    这天气令人担忧,切莫耽误了农时。


    秦人习惯了耕与战的生活,人们都期盼着寒冬早点离开关中,让人们可以早点去田地里劳作。


    今天,一队人马路过商颜山,章邯远远看到了车驾的规模就当即行礼,如此规模还会有谁,能让蒙武大将军与王贲护送,必然是始皇帝。


    那车驾距离商颜山并不近,大概有三五里地。


    不多时,一队骑兵驰骋而来,领队的正是蒙武大将军与副丞相冯去疾。


    章邯躬身立在一旁,任由蒙武大将军与冯去疾进入村子。


    大军没有拿这里的粮食,也没有过问低头行礼的叔孙通与李由,只是那位副相询问了一群孩子。


    叔孙通使劲眨了眨眼,这位大秦的副相真的在询问孩子。


    在公子家仆们担忧的目光下,他们的孩子十分从容地回答了副相的问题。


    听了孩子们从容的回话,就连叔孙通都觉得。


    他多半是真的教出了三百个不得了的弟子,可教这些孩子的人不只是自己,还有李由与张苍。


    始皇帝的车驾就在商颜山的北面停着。


    冯去疾策马来到了车驾边,行礼道:“臣都询问过了。”


    “扶苏对那里做了什么?”


    “公子让叔孙通与张苍教那些孩子。”


    “教?呵呵呵……”


    车驾内传来了始皇帝的笑声,“叔孙通是孔子后人的弟子,张苍是荀子的弟子,扶苏把这两人放在了一起,倒是有意思。”


    冯去疾道:“臣问了那些孩子,他们都学了什么,他们说学了徙木立信。”


    “徙木立信?”


    “当年商君变法,为了让黔首能够信任秦官,商君就下令谁能够将一根木头扛到城北,就能得到一百金,可那时候没有黔首相信,当有一人真的将木头扛到了城北,商君真的赏赐了对方一百金,如此,黔首们只信商君。”


    车驾内安静了许多,冯去疾也相信始皇帝是知道这件事的。


    因为这个故事是真事,早就在一百年前,就在秦人之间传遍了。


    未等始皇帝回话,冯去疾又道:“臣问那些孩子,为何给他们讲这些故事,孩子们说秦法赏罚分明,有功必要赏,在秦为官就要取信于黔首,唯有取信于万万千的黔首,秦法才能立足。”


    “官吏必有职责所系,就要言必信,行必果乃官吏执行之魄力,不取信于民何以为官?”


    “唉,这天下这么大,能有几个商君?”


    车驾内的始皇帝一声感慨,车驾外一众官吏与将军纷纷肃穆行礼。


    “回宫,朕也想看看那些故事了。”


    蒙武朗声道:“回宫!”


    这支庞大的护送队伍,只是出来短短半天,又匆匆回去了。


    一个故事就让始皇帝打消了出来看春景的想法。


    在回去的路上,已有人将商颜山的故事送了过来。


    一路上,嬴政翻看着这些故事,又问道:“那些孩子都是扶苏的家仆吗?”


    冯去疾回道:“臣询问过那些孩子,他们是公子的家仆。”


    “嗯……是朕赐给他的。”


    嬴政才想起这件事,不过是李斯碍于齐鲁博士的纠缠,让扶苏开府招揽名仕,不过这件事在后来就不了了之。


    再回想,嬴政才后知后觉,扶苏已做了这么多。


    扶苏并不知道今天父皇出游的见闻。


    而此刻,扶苏站在当年吕不韦的旧宅内,旧宅内的一切都很老旧,屋子年久失修有些漏雨了,地上的还有雨水,田安带着人正到处巡察,看看哪里需要修的,哪些家具需要置换的。


    扶苏面前站着一个人,此人名叫毛亨,也是荀子弟子。


    其人与韩非,李斯在同一时期拜在荀子门下求学。


    这毛亨有个伯父,其伯父叫毛遂,毛遂自荐的毛遂。


    “亨拜见公子,愿为公子效命。”毛亨声音十分响亮地讲道。


    “慢着。”扶苏梳理着自己的思路,三缄其口一番,才言道:“毛遂是你伯父?”


    “正是。”


    “当年毛遂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联手,你伯父与楚王歃血为盟,联手抗秦。”


    毛亨沉默了片刻,蹙眉不语。


    扶苏低声道:“如此渊源,你还效命?你与秦应该是世仇呀。”


    ……


    注:监禄主持修建灵渠,有人称其史禄,这里作者用监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