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都是自家的伙计,大伙儿熟稔,见着谁都要打招呼,彼此之间相当热络,而这几日,龙可羡时而会夹在人群里,嬉笑怒骂里她是独一份的安静。
有伙计逗她,她不理,就连伙计拿零嘴儿给她,她虽犹豫,也仍牢记不能吃生人的食物。
龙清宁告诉她要听话,她就当真只听大伽正一个人的话。
除开不肯表露出对开口说话的意愿,其他都在转好。
此行仓促,来不及找间好的医馆细看,龙可羡究竟是因为伤损而导致不能开口,还是因为没有在族群中悉心教养而不会开口,亦或是能讲却不愿讲,他心里有些疑虑,在试图釐清疑虑与把握分寸之间徘徊不定。
徘徊不定的原因是龙可羡的性格正在逐渐凸显。
龙可羡年纪虽小,不爱讲话,看着乖巧安静,在船上的几日,事事都要比别人慢,但她总在观察周遭,然后把观察所得纳入到自己的思考模子中,找出一条令自己最舒服的生存之路。
小傢伙很少考虑别人,那是生存环境所致。
她也很聪明,察觉到大伽正心软善良好说话,对待她时,天然就带着对已故好友的怀念和遗憾。
于是她试探了几次,讨要破损的黑剑就是个尝试,紧接着就是出舱玩耍,最后就是不愿配合看喉咙。
每当大伽正露出察看喉咙的意思,龙可羡都会装作没听见,躲到角落里去玩那把黑色长剑,一玩就是半天。
虽然不讲话,但她已经意识到有些事情可以拒绝,拒绝也不会招致打骂。
黑色长剑是船户换下来的,已经有豁口了,弃在底舱不用,却被龙可羡捡了回去,大伽正还记得她拽着他去底舱时,眼底搁的那种急迫,也记得她坐在一堆破铜烂铁之间,宛如找到心爱的宝藏。
大伽正那时还没有意识到,除了性格,龙可羡还有另一种本能正在甦醒,只差一个契机。
***
枯燥把日子拉得很长,分明在海上只漂了二十日,却像是过了遍春夏秋冬。
沉静如大伽正,都忍不住在下船时松口气,没想到刚下船,龙可羡便扒着石墩死活不愿意走。
大伽正有些犯难,他回头看了眼。
南清梭子巷是他故居,他生在此,长在此,因为小时候有佛缘,跟随师傅游历四方,最终在那遥远的西北草原悟到神旨,虔诚皈依,自此与家乡远隔万里重洋,近年才重新走动起来。
南清城民风淳朴,要紧的是远离祈国,北境日夜不息的朔风渡不过这万万里海域,即便日后他要回到阿悍尔,也能放心把龙可羡安置在这里。
千算万算,没算到龙可羡连路都不愿意踏。
他蹲下身,和龙可羡平视着:「怎么了?」
瘦瘦小小的孩子身后背着长剑,抱着石墩不撒手,连指头都抠得青白,还在拼命摇头,难得显露出抗拒和恐慌。
大伽正看了一眼周遭,此刻港口人来人往,叫卖着风雨里的收穫。
他沉吟片刻,以为小孩子乍然换了环境,心里头不适应,便站了起来,先吩咐伙计去驱马车,而后摸摸她脑袋上的虎头帽,把手递给她:「牵住我好吗?」
龙可羡确实怕。
天老爷,她没见过这般多的人!
犹如海藻一般,浓密地四处分布着,走动起来带着潮涌的力道,她就是夹在海藻中间的一只趴脚小螃蟹,被裹住了手脚,连喧嚷声都密集得能把她拍死在里头。
她拉住大伽正的手,但没有握住,大伽正略感讶异,看着她绕过手指,拉住他衣服下摆,轻轻拽了拽,仰头把他看着。
是要抱起来的意思。
天穹蓝得透亮,不算大寒,风时不时地挽着裤脚,身旁是板车曳地的轱辘声和此起彼伏的叫嚷声,在这泊位边的角落里,两道卷长的睫毛蹭着虎头帽沿,眨巴两下。
他的心口霎时就被浸软了。
***
「太软,黏牙。」
老僕翻转着雨花零嘴盒,再抽出一枚花瓣小碟:「公子,这不黏牙,芝麻糖。」
「硬得能崩掉牙。」
老僕锲而不捨,再转来一枚花瓣小碟:「公子,这道,不软也不硬。」
「酸倒牙。」
老僕一把将食盒盖上:「公子是想大伽正了吧,主子日前来信,道是今日就归家。」
「谁想他,我没想。」
十二岁的少年特意穿了身簇新的锦袍,小捲毛用水梳得直直的,整个人都拾掇得清清爽爽,连靴面都没落灰,嘴里讲着没想,眼风却在往门口飘。
「没想您还挑嘴,一早支使厨房做糖,洒扫院子,花都换了两盆,送菜的小贩直问咱们府上兴什么喜事呢,不知道的还当新媳妇进门了。」
老僕捶捶腰,他已经老了,念念叨叨地走远。
阿勒咬着草芯,有些烦躁,因为等得太久,耳下的一绺发梢悄悄地卷了起来。
临近年关,西山落了雪,日头当顶泼下来,给那山巅淋了层金光,映着其后瓦蓝的天穹。
阿勒是被一阵车轱辘碾地声吵醒的,第一反应是老头儿受伤了,他一个讲究苦修的老和尚,在阿悍尔连马都不骑,怎么乘马车回府?
定是受伤了。
别是断手断脚了。
不知还剩几口血。
越想越瘆。阿勒双腿不听话,一阵风似的往外跑,没跑出几步,又一阵风似的卷回来,「砰」地推开房门,把那一匣子的好药胡乱抱在怀里,再匆匆拔起步子,沿着回廊往外飞跑。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