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大觉观的开山祖师姞姌道长,便是这巫觋一族最为出色的巫者了。最让她心中颇感疑惑的是,为何太后会说,若非是姞道长醉心于修仙问道,当初这皇位,恐怕就不属于本朝太祖了……
这话,实在有些大逆不道啊……
还有,太后为何要告诉她这番话,她正思索着,一阵清风吹拂,一片红叶飘落在了她鬓间,她抬手拂去,不小心却将桌上的一只白玉酒盏扶落下去,那酒盏顺着台阶,叮叮咚咚地滚落下去,噗通一声,像是掉进了溪水之中,只听传来下面传来「哎唷」的一声。
沈红蕖从赤霞亭往下望,却见溪水处站着一个年轻道人,肩膀挑着担,担中盛着水,手中却握着那一只白玉酒盏,此人是大觉观中名为「钟澄空」的弟子。
「小师父,那是我掉的酒盏,没有砸到你吧?」沈红蕖喊道。
钟澄空握着酒盏,抬头望去,只见万壑红叶之间,有一极清丽的女子倚栏眺望,衣袂飘飘,犹如姑射仙子,不由得痴了。
「小师父,小师父?」
钟澄空猛地回过神来,忙低下头去,耳根子已经红了半边,结巴道:「没……没砸到,我……我这就将这只茶盏为贵人送去。」
「不必麻烦小师父了。」仙子的身影已经消失,唯有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山涧。
钟澄空迟迟不肯离去,直至溪边的水,溅湿了衣衫,浑身发冷,这才醒悟,握着那一只白玉酒盏,恋恋不捨地离去。
刚转身,却看到了溪水边另外一名道士,想来他刚才的行为都被人看见了,不由得面色窘迫道:「六师兄,我……」
那名被唤作六师兄的道士抬眸望了一眼人去楼空的赤霞亭,淡淡说道:「快回去吧,师父在等着了。」
……
当晚,沈红蕖宿歇在大觉观的厢房中,奔波劳累一整日,她也颇为疲惫,兼之今日吹了山风,受了些风寒,到了夜间,旧疾复发,又咳嗽了起来。
杨嬷嬷道:「郡主,要不要传随行的太医过来瞧瞧?」
沈红蕖压抑着咳嗽道:「不必,我这是旧疾,无数大夫看过了,都还是那样。况且,眼下这个时候,想必太后已经睡下了,又何必惊扰,我再吃一粒玉津丸止止咳就是了。」
原来她这咳嗽,是打小就有的病根。幼时,阿娘家境贫寒,无御寒衣物,她自小便受了寒,到了楚云阁,在绿柳手底下讨生活,更是朝打暮骂,夜夜去女儿河畔浣洗衣物,她那一双小手浸在冰冷的河水里,寒气入侵,这嗽疾便加重,每逢春秋两季,必要咳嗽个十几日。
这时,她的房门外传来敲门声,小橘前去开了门,原来是一名小道士前来送茶水。
沈红蕖隔着窗户道:「多谢这位小师父,不过天色已晚,我不喝茶了。」
那小道士口齿伶俐地说道:「回郡主,这不是寻常的茶,而是枫露饮,乃是白露时节,每日清晨收集茫崖山上万棵枫叶上凝结的秋露,煎之而成的。喝下这枫露饮,可止咳愈百疾。郡主若是不嫌弃,便尝尝这枫露饮。」
沈红蕖颇为惊讶,这大觉观的道士,如何得知她每年白露时分,便会犯了咳嗽。
她转念一想,想来这枫露饮是专门为太后准备的,她不过是捎带的,便让小橘接过这盏枫露饮。
她掀开盖子,见这盏枫露饮质地菁纯,虽是无色,却比纯水多了一份色泽,闻之有淡淡的枫林气息,喝了一口,虽和泉水并无两样,却有淡淡回甘。
这枫露饮,不冷不热,温温的刚刚好,她心中赞嘆,这大觉观到底是皇家道馆,不比别处粗鄙简陋,做事细緻得很。
她喝了这枫露饮,咳嗽渐止,慢慢进入睡梦之中。
她这一夜,虽是换了新地方,想来是这盏枫露饮的缘故,这一夜倒是睡得极其安稳。
那位小道士送完了茶,回到茶房之中,对着一位年轻道人亲切地说道:「六师兄,枫露饮我已经给郡主送去了。」
那名唤作六师兄的道人,点点头,遥遥望着已经那边熄了灯的厢房,眼神闪过一丝温柔和眷恋。
--------------------
第111章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2)
=================================
翌日,便是做消灾祈福道场的正经日子。
天未亮,沈红蕖就起来前去向太后请安。
太后早就起来了,正坐在铜镜前梳头,见沈红蕖来了,亲切地问道:「你这孩子,怎么不多睡会,起得这般早?你昨夜睡得可好?」
沈红蕖笑道:「劳太后挂心,我睡得极香甜。」
「那就好,今日要做一整天的法事,可费神着呢。」太后望着镜子里的沈红蕖缓缓道:「今日这平安醮,不光是为了祈福,也是为了祭祀亡灵。哀家那个嫡亲妹子,还有她夫君镇国大将军,如今去了已有十六年了,也该安息了。」
沈红蕖眼圈一红,忙低下头去,「是。」
上官太后没再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沈红蕖的手。
沈红蕖陪着太后用过早膳后,道场便开始了。
道场十分盛大,张真人率领道众登临法坛,他拿起水盂,清水洒向四方,水滴落下的瞬间,仿佛化解了凡尘的浊气。
「众生诚心祈福,愿诸神灵降临,庇佑我等生灵。」张真人庄重地念着,并率领大觉观一众弟子诵经、掐诀、踏罡、存神,法事正在庄严地进行着,沈红蕖伺候太后煮水烹茶,着了一个间隙,起身往后院去取茶水,行至厢房处,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蕖香姑娘,是你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