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清穿同人] 给干隆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45页

第45页

    这边的店铺寸土寸金,能开下去的都有绝活儿。


    茶馆的常客最近多了点谈资,街上悄无声息开了家叫无名记的新店,好像一夜之间忽然出现一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挂上的牌匾,等他们注意到的时候店铺已经开了好几天。


    也没见有人进去过,这店能活下去吗?


    店铺二楼,弘曕发出和路人一样的质疑,「五哥,都没有客人进来,东西能卖出去吗?」


    和亲王不着急,摇头晃脑回道,「时候未到,莫急莫急。」


    小豆丁愁眉苦脸的嘆了口气,算了,反正和亲王府有钱,折腾就折腾吧,大不了最后穷到没钱吃饭去宫里乞讨,反正丢脸的不是他。


    和亲王神神秘秘的不解释,打定主意要给小老弟一个惊喜。


    现在冷清没关系,过几天不冷清就行,他这些天宗室宴席场场不落可不是白忙活的。


    顺治爷当年不让旗人与民争利是正确的,尤其是宗室王亲,一旦他们开始大肆圈钱,民间的商贾根本扛不住。


    其实禁也禁不住,旗人和当官的不许经商,他们可以让府上的包衣奴才出面经营,前门大街几百家铺子,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旗人的影子。


    王爷贝勒们身边出现什么很快就会散出去,即便他们没有宣扬的意思,底下人为了讨好主子也会卯足了劲儿去迎合。


    最多半个月,他们这无名记就会从门可罗雀变成门庭若市,绝无继续冷清的可能。


    事实证明,和亲王的自信不是盲目自信,他的预想很快成真。


    月前坊间忽然出现一种博戏,据说是王爷贝勒们玩的,棋盘和现有的棋盘都不一样,玩法也不一样,就是名字有点俗,叫什么「大财主」。


    京城的读书人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很是不屑一顾,得知是王公贵族捣鼓出来的东西后更是嫌弃。


    难怪名字如此粗俗,是满人弄出来的就不奇怪了。


    这话没人敢明目张胆的说出来,意思到了就行。


    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不嫌弃游戏的名字粗俗了,因为这个游戏真的好玩,三个人有三个人的玩法,四个人有四个人的玩法,实在人少的话,两个人也不是不能玩。


    棋盘最开始出现在諴亲王允祕府上,众所周知,諴亲王爱玩,他府上出现什么稀罕的东西都不奇怪。


    諴亲王得了好东西后想炫耀,隔三差五就带上他新得的宝贝去赴宴,没过几天,和亲王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副同样的棋盘,諴亲王去哪儿他去哪儿,务必让大傢伙儿都看到好东西他也有。


    叔伯兄弟们本来没注意他们的好宝贝,被他们这一显摆反倒来了兴致,于是当场组了两桌开始玩。


    喝酒唠嗑是打发时间,凑到一起玩游戏也是打发时间,时人爱下棋,他们之中本身就有不少臭棋篓子,看到新玩法自然是爱不释手。


    有几位玩的起兴询问这东西哪儿买的,回头他们也去买一副玩玩,没想到问谁谁不说,非要等到他们炫耀够了才肯说宝贝是哪儿得来的。


    不是他们嘚瑟,而是这东西一看就不便宜,手里没有足够的闲钱最好别碰,把俸禄花光了吃不起饭他们可不负责。


    在场众人:……


    卖东西的得罪你们了?至于这么断人家财路?


    一个棋盘而已,他们有什么买不起的,就是黄金做的盘他们也买得起,凭什么这么瞧不起人?


    就买!就买!气死这俩小气鬼!


    棋盘上的内容很简单,他们想玩的话回家随便拿张纸画一下就能玩,但是玩过正版之后再玩自己胡乱画出来的仿品总感觉不对劲,甚至玩着都没有当时的感觉了。


    一定是棋盘不行。


    叔侄俩越藏着掖着,想买的人就越和他们对着干,八旗同气连枝,不信打听不出来他们是哪儿买的。


    这一打听就打听到了前门大街新开的无名记。


    所有人:……


    感觉被那俩小子摆了一道。


    不确定,再看看。


    一群宗室王亲组团去无名记店里参观,穿过门口摆放的笔墨纸砚直冲棋盘区,看到棋盘的价钱后都沉默了。


    黑,真黑。


    比同样大小的黄金还贵,他们怎么好意思定那么高的价钱的?


    一般的棋盘大概十斤左右,这些棋盘的大小和正常棋盘一样,但是重量远远比不上棋盘,这能卖两百两黄金?


    让他们看看这棋盘是不是藏了天外之石进去。


    买!


    宗室王亲们都不缺钱,平时买个花瓶摺扇都能画几百上千两,遇上个几百上千两的棋盘虽说觉得贵但也不是买不起。


    反正是皇帝给他们发俸禄,花再多也不心疼。


    宗室王亲们人手一份,朝中官员看见热闹也不会干看着。


    本朝官员俸禄不高,清廉的官员没有那么多钱去玩乐,就是有钱也不好明目张胆的往外花。


    汉人官员要顾忌名声,满人官员却不用,他们家底丰厚,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前门大街多了家门庭若市的店铺,同一条街的商贾看的最真切。


    他们大清也赶潮流,但是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潮流都在南边,等京城这边跟上潮流,南边已经掀起了下一场潮流。


    不管是衣裳布料花色还是别的什么,大多都是如此。


    商人们习惯了从江南一带运新鲜物件到京城来卖,还是头一次看到京城有新鲜东西风靡千家万户而京城之外毫无知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