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县试放榜。
果不其然,贾蓉当真是头名。
县试通过,就可以参加下一级的府试。
府试在四月举行,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贾蓉在金陵参加完一场诗会,次日便登船回了扬州。
贾蓉考中的消息已经传开,等贾蓉到扬州的时候,林如海已经得到了贾蓉考中县试案首的消息。
「你虽然考中了头名,但不可骄傲自满,府试在即,你若想继续考下去,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跟着我好生学习。」林如海认真告诫道。
虽然贾蓉自知有绝对的把握能考中,但天底下人才辈出,保不准就冒出个绝世天才,抢了他的头名,那可就将他的计划全盘打乱了。
回扬州待了两天,贾蓉发现府里少了个人。
正是那位贾先生。
林如海去了衙门,贾蓉便叫小厨房做了糕点,然后跑到贾敏这里打听情况。
「听说朝廷起复旧员,贾先生辞馆入京去了。」贾敏道。
贾蓉闻言,有些诧异,「他难道还想复职不成?」
「这我就不清楚了。」贾敏虽然聪明,但对于朝政上的一些事,她并不了解。
林如海也不会在家里跟她提。
晚间用过饭,贾蓉跟林如海去了书房,上了一个时辰的课,回屋前问起了贾雨村。
「他啊,你去金陵之后,没多久他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朝廷起复旧员的消息,然后跑来找我,话里话外都有请我帮忙的意思,我就修书一封,让他上京找你师娘的二哥了。」林如海道。
两三年的时间,足以叫林如海认清此人的面目,最是见利忘义。
但这种小人也不好得罪狠了,林如海索性让贾雨村去找贾政,贾政门下多的是贾雨村这种人,多他一个也不多。
贾蓉:「……」
他对西府那位族爷爷并不了解,原身的记忆中,也就一些年节需要开祠堂祭祖的时候,才会见到这位族爷爷。
原身毕竟只是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除了吃吃喝喝,也没什么本事。
要不是还有点少年血性,知道他爹想给他戴绿帽子,恐怕也不会跑去找他父亲闹。
结果还丢了命。
真是个实实在在的倒霉蛋。
想到贾珍,贾蓉愈发坚定了要考中小三元,就算不能凭此摆脱贾珍的控制,但起码他已经有了自保的能力。
是以,贾蓉认真的跟着林如海继续学习了月余,直到府考在即,才启程去金陵赶考。
也亏得两府离得近,否则贾蓉还真赶不及。
参加完府试,等到放榜,贾蓉仍是头名。
他已经连夺两个案首,若是再拿下院试的头名,他就是实打实的小三元了。
这可是他前世都没拿到的荣誉,不禁有些小激动。
在金陵参加了几次诗会,贾蓉也交了一些朋友,虽然只是泛泛之交,但好歹也算有了朋友。
明年是秋闱大比,贾蓉可是打定主意要参加明年的秋闱,因此院试绝不容有失。
金陵是省城,院试虽然是在省城举行,但有些考生离得远,一般都是由学政指定几个府城,让就近的考生去指定的府城应考,贾蓉是金陵的考生,自然不用到处跑。
只不过院试开考在八月,距离院试开考还有两三个月,贾蓉可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诗会上。
因此府试放榜后,他就回了扬州,继续跟林如海学习。
说是学习,其实只是取长补短,从林如海这里汲取一些他不了解的知识。
如此他也更有把握考中小三元。
许是见贾蓉连夺了两个案首,林如海也期盼贾蓉能考中小三元,给他争点脸面,因此后续对贾蓉的教导就抓得更严了。
一晃到了七月下旬,贾蓉告别了林如海,再次前往金陵应考。
院试放榜后,贾蓉的小厮去看榜,他自己在客栈等消息。
他定的客栈本就离放榜的地方很近,没多久竹青就回来报喜。
「少爷,少爷,您又是头名!!」
这一嗓子将客栈内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不少人认出了贾蓉,其中好些还是本次应考的童生,一个个上前向贾蓉道喜。
贾蓉也一一回礼。
院试不比府试和县试,报喜的人去了贾家的老宅,谁知扑了个空,然后又找到了客栈,才得到了报喜的赏钱。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贾蓉不住自家反而住客栈,但想来,左不过是大家族里的一些阴私,他们也不去深究,以免惹上祸事。
不过,经此一事,贾蓉在金陵的消息是彻底瞒不住了。
毕竟是小三元,而且贾蓉还很年轻,像贾蓉这样年轻的小三元,可不多见。
没多久,贾家老宅的旧人就找来了客栈。
是贾珍在金陵管祭田的心腹。
换了从前,他自然是不会把贾蓉放在眼里,即便嘴上尊敬,心里也是瞧不起这位小爷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
贾蓉考中了小三元。
贾家毕竟也是诗书礼仪之家,这些族里积世的老人,都很清楚贾蓉这样年轻的小三元代表什么。
那代表着贾家下一代的希望。
本来上一辈的希望,是荣府的贾珠,可贾珠后来参加秋闱,伤了身体,回到京中就常病不起,接着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