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琦得了消息,带着甄英莲去了前厅。
甄家丫头才被拐不到三个月,自然认得亲爹娘,见到甄家夫妻,眼眶顿时红了,松开林琦的手冲进了母亲怀里。
封氏抱着失而复得的女儿,泣不成声。
她还以为这辈子都没希望再见女儿一眼,哪知老天有眼,女儿又回来了。
「多谢这位公子救了我女儿!」甄士隐感激涕零,一度哽咽,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林琦摆摆手,「也是缘分一场,叫我遇见了,」顿了顿,「我听说甄家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你们如今在何处落脚?」
甄士隐嘆道,「家里的细软都烧光了,好在还有田庄可以安身,只是近年水旱不收,这匪盗也猖獗起来,日子难过啊。」
第137章 林琦30
林琦闻言,眉头微蹙。
他此行的原因,就是因匪盗猖獗。
「不瞒你说,我此次南下,就是为了剿匪一事,甄老爷近日常住田庄,想来颇有感触,可否请你详细说说这些匪盗的事?」
甄士隐闻言诧异,「南下?公子不是姑苏人吗?」
「我祖籍姑苏,但现在常住京城,甄老爷既然能找到我家来,应该也知道我家的背景。」林琦坦然道。
姑苏当地的人,哪里有不知道林家的?
这可是姑苏当地权势最大的宗族,其当家的族长林衍,袭的是祖上传下来的侯爵爵位,本身也是当世大儒,门生遍地,当年为了给儿子腾位置而致仕时,只有六十岁,当时还是皇帝的太上皇恩封了正一品光禄大夫的散官。
散官就是那种没有实际职务的官,不用做事,但可以按照品阶领取对应品阶的俸禄。
也相当于领退休金的资格证明。
甄士隐面上一热,道,「老朽的确是打听过,只是因为听说公子家的人,跑去我在阊门那边的旧居打听我们夫妻二人的下落,言语间提及小女,这才……多有冒犯,万望恕罪。」
「这也是情有可原,不怪你。」林琦喝了口茶,又继续询问匪盗之事。
甄士隐心中感激林琦救了他的女儿,对林琦的询问,那是有问必答,实在不知道的,便说不知。
弄明白了匪盗猖獗的原因,林琦话锋一转,「不知甄老爷将来有什么打算?」
看着甄家像是只烧毁了一座宅子,实际上没那么简单,甄士隐历年的家资,全都在这次大火之中烟消云散。
一般来说,家里不会存很多现银,都会去钱庄将银子兑换成银票,这样也方便存放取用。
哪知会遇上火灾?
甄士隐名下如今虽有田庄安身,但比起遭遇火灾前,那是大伤元气,再想像从前那样,动不动给几十两银子资助有才学的举人入京赶考,那是再不可能。
加上如今匪盗猖獗,只怕在田庄上,甄家难以安身。
提及此事,甄士隐也是满眼心酸。
大抵是打开了话匣子,甄士隐心中的苦闷滔滔不绝。
听完了甄士隐的哭诉,林琦想起家中两个弟弟,心思一动,「甄老爷可愿来我家做个西宾?不瞒你说,我家中有两个弟弟,正缺个老师教导。」
甄士隐别的不提,学问是不差的。
这甄士隐能成为阊门推选出来的望族,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一是他仁善,二是他也做过官,大抵是多年无子,便干脆辞官回乡,做了个富家翁。
但即便如此,这甄士隐仍是个实打实的进士,多年来手不释卷,教导他两个弟弟,是绝对绰绰有余的。
「我?这……」甄士隐有些犹豫,「您家可有一位当世大儒,在下哪里有那资格班门弄斧?」
教导人家大儒的曾孙,他可没那么大的脸。
林琦闻言,笑着道,「甄老爷应该也知道,我太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教一个我,已是令他老人家费心颇多,我这两个弟弟比较顽皮,我太爷爷实在没有这个精力教导他们。至于我祖父和父亲都在朝做官,更没时间教导他们了。」
这是实话,不是林琦找藉口哄甄士隐。
甄士隐被林琦说服了,再者田庄上确实很难安身。
给林家这样的门第做西宾,不说光宗耀祖,那也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走出门都算是一门谈资。
「那……老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甄士隐咬咬牙,还是应了下来。
若只有他和老妻封氏,甄士隐那是宁愿跟老妻去大如州投奔岳家,也不会去做教书先生。
奈何他膝下还有个年幼的女儿,为了女儿考虑,他都没法拒绝林琦的好意。
见甄士隐答应下来,林琦便笑着道,「田庄上匪盗肆虐,老先生如今还带着老妻幼女,那田庄只怕也很难安枕,老先生不如在我家住下,等我处理完手头的事,跟我一起回京。」
甄士隐没法拒绝,实在是妻子年迈,女儿年幼,他肩头的担子让他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多谢公子。」
「老先生仁善,这么多年来,资助了无数穷困的人,您也这是善有善报。」林琦笑着道。
到了姑苏后,林琦就叫人打探了甄家的底细,虽不至于将甄家查个底朝天,但甄士隐是个什么样的人,从这些事迹里,完全能推算出来。
这是个很善良的人。
去年还资助了一个在葫芦庙穷困好些年的举人入京赶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