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舅母这话,林琦又生出了期盼之心,「舅妈说得对。」
在贾家用过晚饭,林琦就与弟弟一块儿回府了。
之后直到太爷爷寿宴开始,都没有再出门。
冬月初六是林老爷子七十大寿,寿宴从初三开始,初十结束。
头天来的是皇室宗亲,世家勛贵。
太子不能亲自来,但也派了长子前来祝寿。
林老爷子那可是两朝宠臣,先帝在世的时候,便深受皇恩,后来新帝继位,林老爷子还是先帝钦点的辅政大臣,一直到六十岁光荣致仕,不禁继承了祖传的侯爵爵位,还被恩封一品光禄大夫。
致仕十年,林老爷子不少门生旧故都在朝做官,更是当朝大儒,儿子、孙子都简在帝心,如今曾孙也是小小年纪就考中了小三元的天才,明眼人都能看见,林家还有数十年的富贵。
哪怕是当朝太子,都不敢轻易得罪林老爷子。
宴席上,宾客都笑呵呵的祝寿,太子的嫡长子今年也十八岁了,已经娶妻两三年。
对比太子,这位皇孙殿下倒是显得更温文尔雅。
梁家因出了一位皇后,梁皇后的父亲被恩封了承恩公,也就是梁雁的祖父。
宴席上,林老爷子同承恩公一唱一和,口头上定下了林琦和梁雁的婚事。
皇孙殿下面上的笑容都撑不住了。
等头天的宴席散后,皇孙殿下匆匆离去。
且不提皇孙殿下将消息带回去后,太子是如何生气,林家这边寿宴仍是照常举行。
一晃过了初十,寿宴正式结束。
次日林老爷子便请了官媒去梁家提亲,梁家那边也不拿乔,直接就收下了聘礼。
这聘礼一收,就等于婚事正式定下。
过了十五,林琦兄弟俩便随着梁夫人和梁家三兄妹一道南下去镇江。
到镇江时,已经是腊月初五。
这个时候贾敏已经怀胎四个多月,肚子已经开始显怀。
两个多月不在镇江,贾敏气色在大夫的调理一下,已经好了许多,胎象也稳固了。
因着贾敏有孕,林琦不想让贾敏过于操劳,就帮忙料理年货的事。
这都有定例,倒也不难处理。
展眼到了除夕,因着贾敏有孕,吃食上要多注意,很多菜林琦干脆叮嘱厨房不要上桌。
林家的祠堂在京城,在祖籍姑苏,却不在镇江,因此便在院子里准备了个独院,摆上了牌位,就当是祭祖了。
初一开始拜年,林家在镇江也没什么亲戚走动,便只去了梁家,其他一些交好的官员家里,只派人送了年礼。
林如海的官位在镇江这一片,可以说是最高的,只有下头的官员给他拜年的道理,没有他去给下官拜年的道理。
原本林琦是打算过完年就同几位表哥一起外出游学的,但因着贾敏有孕,林琦有些不放心,加上惦记着他娘肚子里这胎可能是个妹妹,就愈发不想动弹。
在家里赖着赖着,就赖到贾敏生产。
稳婆是一早请来的,因贾敏不是头胎,虽然年纪不小,但因着有经验的稳婆守着,倒也没出什么意外。
等产房里安静下来,稳婆抱着孩子出来报喜。
现下正是五月间,天气不冷,倒也不怕孩子受凉,因此可以抱出来给孩子的爹看一眼。
「恭喜林大人,林夫人生了个男孩儿,母子平安。」
林如海:「……」
林琦:「……」
林玮倒是乐了,「是个弟弟啊?」
作者有话要说:
原着有提,林如海四十岁那年,黛玉才五岁,也就是说,黛玉是林如海三十五岁那年出生的。
现在林如海才三十岁,黛玉出生还得五年呢→_→
大抵林琦婚后才能见到妹妹了。
(笑死.jpg)
第128章 林琦21
听到林玮带了点幸灾乐祸的声音,林琦回过神,有些悻悻的吩咐下人给赏钱。
他硬是在家里赖到五月都不出门,是因为什么?
还不是想见妹妹一面?
结果倒好,又是个弟弟。
看样子,他这辈子是没希望盼着他娘给他生个妹妹了。
林如海听到儿子吩咐下人给赏钱,也从失落里回过神来,嘆了口气,「儿子,儿子也不错。」
想来消息传回京城,父亲和祖父是很高兴林家又添丁了的。
林如海这想法还真一点没错。
等到贾敏又生了个儿子的消息传回京,林老太爷和林老爷父子都很高兴,忙不迭的开祠堂祭告祖先,说起林家添丁的大喜事。
至于儿子/孙子盼着的姑娘又没了,那只能说命运弄人,这命中注定没有闺女。
林琦这边,已经歇了今年外出游学的心思。
毕竟他娘刚刚生产,二弟年纪也不大,父亲忙于政务,母亲这边没人看着,他还真不放心。
等到贾敏出月子,已经六月半了。
这一年已经过去一半,这齣门没多久就撞上新年,也没什么意思。
干脆推迟到明年在出去游学。
思及此,林琦回屋后写信告知贾瑚前因后果,约定明年开春在金陵汇合。
出了月,林琦收到贾瑚的回信,答应了他的提议。
同时贾瑚去跟张家子翼提游学的事,梁家这边就由林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