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林如海也回来了。
今日为着武昌侯府的案子,林如海可是忙了一整个下午,面上不由带了几分疲惫。
贾敏见他进来,忙起身帮他脱去外衣,「老爷瞧着很累。」
「快要回京述职了,那些个勛贵尽给我找事儿,难免的。」林如海道。
贾敏让人备水,给林如海洗把脸。
然后又叫人摆饭。
寂然饭毕,林如海今天没有去书房,而是直接回屋歇息。
贾瑄则跟着黛玉他们回了屋。
今天确实折腾,贾瑄虽然身体扛得住,但其他人还是差了些。
哪怕是练功有成的黛玉,也略感疲惫。
次日,黛玉他们恢复上课。
黛玉和甄英莲上完课,便去了正院随贾敏学习管家、看帐本。
小黛玉还好,时间充裕,并不是很急。
可甄英莲今年已经十五,马上就要举办及笄礼,到时候就要许婚了。
甄英莲当初的事,在金陵传得广,虽说有林如海义女的身份,但婚事仍然有些艰难。
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味道。
贾敏打算等回京之后,再给甄英莲挑一门好的亲事。
因为这次回京,林如海定会受到重用。
一个正三品的应天府尹,与正三品的户部侍郎,怎么看都是户部侍郎的权利更大。
贾瑄偶尔会抽空指点黛玉修习剑法,黛玉聪慧,学得也快,但剑法的招式学的快,不代表威力也强,相同的招式,在贾瑄的手里,和在黛玉的手里,威力是不可相提比论的。
黛玉还有得练呢。
转眼过去四五日,武昌侯府的老太君带着孙儿孙女上门拜访。
彼时黛玉他们都在上学,而贾瑄在学堂里陪他们。
因此,他们没有见到侯府的人。
下学的时候,侯府的老太君已经带着孙儿孙女回去了。
只留下了丰厚的谢礼。
贾敏是不想收的,可老太君一口咬定贾瑄对她们府上有再造之恩,这些谢礼大半都是给贾瑄的。
于是,贾敏也没办法退回,只得暂时留下。
等贾瑄陪着黛玉和甄英莲来到正院,见到堆在院子里的礼物时,贾瑄也有些无语。
「这么多?」贾瑄无奈,「我只是顺手帮了一下忙而已,哪儿能收他们家这么多礼?」
说着叫来青仪,让他们将其中三分之二退回去。
没有全部退回倒不是贾瑄贪图这些财物,而是不太好退还。
因为别人送的礼,你退一部分,还好说,全部退回,就有点得罪人了。
之后,贾瑄听说侯府那位二老爷被判了流放。
这是侯府世子退了一步的结果。
按照律例,侯府那位二老爷若是硬要判的话,是可以判斩首的。
贾瑄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倒是成长了不少。」
侯府小世子没有要人的命,反倒退了一步,保住了他那便宜二叔的命。
看起来好像是心软,实际上是杀人诛心。
若是被砍头的话,也就是一死了之,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
可被判了流放,侯府世子又特意打点了关系,不叫人苛待的太狠。
如此一来,他那二叔,就要一直以罪犯的身份狼狈的活着去边境做苦役。
养尊处优多年的侯府老爷,落得个做苦役的下场,简直是太惨了。
偏偏这样一来,侯府小世子还落了个心善的好名声。
当然,在有些聪明人眼中,侯府世子这点小算盘还是很明显的。
只是侯府二老爷那种人,也没人会为他抱不平。
二月底,新任府尹到了金陵,花了三五日的时间交接,之后林如海便带着家眷登船回京。
金陵的事,彻底与他无关了。
三月中旬,船抵达京城码头,贾瑄下了船,与林家人同行了一段路,之后在路口分开,贾瑄直接去荣府,林如海则带着妻儿回府安顿。
贾瑄回到荣府,直接去了荣庆堂给老太太请安。
启程前,贾瑄就先让霁春骑马回京报信,他则带着青仪与姑父一家坐船回京。
当然,他的汗血宝马也被霁春带了回来。
「给祖母请安。」
「你这小傢伙,终于肯回来了?」老太太笑骂道,「一声不吭的就跑去了金陵,差点把你娘急死了。」
贾瑄闻言讪讪,「这不是留了信吗?」
「要不是你留了书信,早就惊动皇上了。」老太太道。
这倒是不至于。
贾瑄心中腹诽,他身边可是有皇上派的暗卫跟随,谁都会着急,只有皇帝不会。
这世上最清楚他踪迹的,估计就是皇帝了。
「姑父他们也回京了,现在已经回府收拾,想来明天就会来给祖母请安了。」贾瑄道。
老太太人老成精,哪里看不出贾瑄在转移话题,不过她也没抓着不放。
「回京就好。」老太太道。
第48章 贾瑄
料想明日黛玉会随着姑父他们一起来荣府请安,贾瑄便没回侯府,直接在福祉院住下了。
次日晨起,练了一个时辰的剑法,然后沐浴更衣,前往老太太的院子,陪老太太一道用早饭。
刚用完早饭,门房就来通报,林家姑爷带着姑奶奶还有表少爷、表小姐来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