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考在即,这都是翰林院负责的,因此林如海最近很是有些忙碌。
林如海走后,贾瑄同林家兄妹也没久留,起身告退。
先送了黛玉回揽月苑,接着贾瑄随林琛回东院。
这几年,贾瑄一直住在东院,林琛还是今年才搬到东院的,之前和黛玉一直随父母住正院。
一夜好眠,次日用过早饭,贾瑄便回了荣国府,这次没有坐一会儿便又去林家,而是老老实实住在家里。
第16章 贾瑄
在家里住了一晚,次日一早贾瑄去荣庆堂给老太太请安。
正聊得开心,他二婶带着贾宝玉还有李纨进来了。
贾瑄等三人给老太太请安过后,才问,「宝玉怎么没去家塾上学?」
被贾瑄问起上学的事,贾宝玉下意识往王氏身后躲,他对这位堂兄很是畏惧。
王氏见老太太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忙道,「昨儿宝玉摔伤了,我便让宝玉在家休养两天。」
摔伤了?
贾瑄疑惑的打量着躲在王氏身后的贾宝玉,这不是全须全尾的站着吗?哪里摔伤了?
莫非是内伤?
贾瑄的疑问,同样也是老太太的疑问,贾瑄作为晚辈不好直接当着老太太的面怼王氏,老太太却没这个担忧。
「摔伤了?依我看,是躲懒不想去上学,随便找的藉口吧?」老太太冷眼道,「老二家的,我知道你疼爱宝玉,可溺子如杀子,你这样惯着宝玉,他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王氏不敢同老太太顶嘴,低着头悻悻不敢接话。
连王氏都如此,胆小的贾宝玉就更不必提了。
「行了,你们回去吧。」老太太如今看见二房这母子就觉得烦。
王氏也不想在这里受老太太冷眼,忙不迭带着宝玉退下,至于李纨,则被王氏以代替她侍奉老太太为由,留在了荣庆堂。
老太太看了李纨一眼,不由得嘆气。
在她看来,这个孙媳妇在王氏跟前讨生活,实在有些可怜。
因此,老太太也没为难她,只让她在边上坐着。
若是让李纨回去,李纨也没时间休息,反倒要被王氏叫去立规矩,在她这里坐着,好歹没人为难她。
李纨心里也是清楚老太太的善意,心怀感激的坐在边上当壁画。
因着李纨坐在一边,贾瑄说话便注意了许多,没提二房的事。
聊了一阵,早上处理完杂事的邢氏和王熙凤也来给老太太请安来了。
有了王熙凤在,屋里瞬间热闹起来,气氛也好了很多。
老太太上了年岁,热闹了一会儿,不免面带疲色。
见状,贾瑄便带头告退。
邢氏、王熙凤和李纨同路,贾瑄的院子就在荣庆堂前头,便在荣禧堂东西穿堂分开各自回屋。
贾瑄回到福祉院,就将燕草和青萝叫进了堂屋。
燕草和青萝当年被老太太指来照顾他时,就已经十三四岁,两年前她们就已经十七八岁,年纪再拖就成了老姑娘,贾瑄也没想磋磨她们,请示老太太之后,便给了她们恩典,免了赎身银子,放她们回家自行婚配。
她们俩并不是贾家的家生奴婢,是幼时家中艰难,才签了死契卖进府做奴婢的。
一般来说,签了死契的丫头,是不可能再放回家的。
但贾瑄心善,两个丫头照顾他也尽心,他也希望这两个丫头能有个好归宿。
若是换做贾府的家生奴婢,那都是家里的主子说配哪个小厮,就配哪个小厮,奴婢是没有拒绝权利的,只能任由摆布。
可惜,燕草和青萝走后,新提拔上来的绿竹、荷风都有些怯懦,不怎么敢近身伺候,做事情畏畏缩缩。
贾瑄多少明白原因在哪儿。
他虽然年纪小,却是实打实的侯爷,且深受皇恩,时常入宫面圣,隔三差五就有皇帝皇后的恩赏下来,在他跟前伺候,没点抗压的能力,是不顶用的。
而且,他也不是寻常的孩童,几个丫鬟哄一哄,就能哄好,他做事从来认真严厉,交代的事情没办好,被他训斥是常有的事。
这些丫头们年纪不大,眼界太低,自然害怕。
时间一长,贾瑄懒得将心思花费在调教丫鬟上,便干脆又将成了亲的燕草和青萝请了回来。
虽然名义上还是他跟前的大丫鬟,但实际上却是他院儿里的管事娘子。
而燕草和青萝的夫君,经过贾瑄初步考察之后,将自己在京城的两个铺子分别交给了二人打理。
如果不出意外,燕草和青萝会一直在他院儿里伺候。
「侯爷唤我们进来,可是有事吩咐我们去办?」燕草和青萝是打小伺候贾瑄的贴身奴婢,可以说是最了解贾瑄行事作风的人了。
贾瑄摆摆手,「我今儿在荣庆堂见到了宝玉,二婶说宝玉摔伤了,便没去上学,你们知道宝玉摔伤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青萝的消息最灵通,人缘也是极好的,一听贾瑄这么问,便道,「这个奴婢知道,摔伤一事乃是子虚乌有,事实是贾宝玉不想上学,故意摔了一跤,找的藉口罢了。」
「这小子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贾瑄虽然猜到真相是这样,可真的听到真相,还是有些无语。
青萝提起二房的宝玉,就撇嘴,颇有些看不上,「就二房宝二爷这德行,亏得二太太还有脸说宝二爷是个有出息的,还拿他同咱们侯爷比,真是厚颜无耻,那贾宝玉哪里比得上咱们侯爷?不说同侯爷比,哪怕是琏二爷也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