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习武读书,书房就占了一片地,再建个练武场,老太太分出来的地盘,怕是堪堪够他使。
见贾瑄自己也愿意,邢氏心里纵使不愿,却也无话可说。
她知道自己蠢笨,远不如儿子聪慧,听儿子的准没错。
见邢氏消停,贾瑄才松了口气。
次日,邢氏带着贾瑄一起去给老太太请安。
王氏自然是不在的。
「瑄儿,你爹昨儿回去,把我的决定告诉你了吧?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现在告诉祖母。」老太太虽然做了这个决定,却不会枉顾贾瑄的心意,若是贾瑄不愿意,她可以推迟这个决定,总之前头的院子是一定要整合的,即便贾瑄现在不住进去,过个几年还是要搬进去的。
贾瑄道,「孙儿没有意见。」
「既然你没有意见,祖母就叫人挑了吉日开工。」老太太道。
贾瑄想了想,道,「祖母,可以在院子里开闢一块儿地方做练武场吗?」
老太太闻言怔住,「瑄儿想习武?」
「咱们家本就是武将出身,习武有什么不对吗?」贾瑄反问道。
老太太被问住,她的想法,自然是不想让贾瑄吃这个苦的,但转念一想,贾家小一辈的,贾琏已经是废了,贾珠已经确定走仕途,路子已经固定了。
贾瑄……
或许可以试试文武兼备?
「就依你了。」老太太道。
「谢谢祖母。」贾瑄没想到老太太这么快就同意了,他还以为老太太心疼他,会不同意。
过了两天,一批批工匠进了荣国府,择定吉日后便动工了。
按照贾瑄的意思,西南角与府东边马棚对称的一片修成练武场,往里是一个小花园,花园后头便是书房,书房后头便是起居室。花园的两侧修两条游廊,院子中间修个凉亭,练武累了便能进小花园里的凉亭歇息。
这样修起来,有些地方要动的地方比较大,有些地方更是要推平重修。
现下天气还不是很暖和,老太太怜恤这些工匠,便叫他们慢慢修,不赶时间。
院子一修就是两个多月,眼看着端午将近,天气也越来越热,老太太便吩咐管家,叫每日准备一碗解暑的绿豆汤给工匠们,省的病倒了。
就在端午前几天,王氏终于发动了。
她虽然年岁不小,可到底生过两个孩子,折腾到傍晚,平安的生下一个儿子。
老太太因着王氏在背后诅咒贾敏,在她生产的时候,也不去瞧她,只在荣庆堂等消息。
这个时辰,贾瑄正好陪老太太用晚饭,刚放筷子,就见周瑞家的捧着个木盘满脸喜悦的赶来了荣庆堂报喜,「恭喜老太太,二太太生了个哥儿,口里还含着一块玉,上头还有孔有字呢。」
老太太:「……」老身是年纪大了,不是傻了。
贾瑄也是有些目瞪口呆,他二婶这是闹哪出呢?
老太太深吸一口气,到底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发火,冷淡的叫周瑞家的上前,拿起木盘里的玉看了看。
确实晶莹剔透,是块质地极佳的好玉,一面刻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另一面……好傢伙,字更多。
老太太没耐心看完,将玉往木盘里一摔,沉着脸道,「刚出生的孩子才多大?这么大一块儿玉含在嘴里?你把我当傻子?」
周瑞家的愣住,「可是……」是真的啊!
老太太不想听周瑞家的狡辩,「行了,回去告诉你家太太,少搞这些歪心思,把心摆正。」
见老太太满脸不耐,周瑞家的也不敢再多嘴,捧着玉,满脸忧心的退了出去。
周瑞家的一走,老太太就搂着贾瑄嘆道,「瑄儿,你二婶从前也不是这样的,如今上了年岁,倒愈发不着调了。」
贾瑄没有跟着指责王氏,不管怎么说,王氏都是他的长辈,他不好将心里的话宣之于口。
「或许……二婶只是希望祖母更喜欢堂弟一些?」贾瑄道。
有他这个现成的例子摆着,不怪愚蠢的王氏想效仿。
老太太一脸不忍直视的表情,「真是个蠢妇,瑄儿你这样的人百年难遇,哪里是她随便造个玉就能效仿的?做再多都是东施效颦。」
王氏住的东小院,离她的荣庆堂,直径距离少说都有六十多米远,若是绕圈子走过来,少说一两百米。
贾瑄的玉隔了一丈远,就会自动回到贾瑄手里,一丈是三米多远。
而周瑞家拿来的玉,不说那么大孩子根本含不住,单论东小院离荣庆堂的直径距离,就足有二十丈出头。
就这还想跟贾瑄比?
以为在玉上多刻几个字,就显得更神异吗?
真是个猪脑子。
老太太都懒得追查,已经是认定了王氏自己找人私造的。
哪儿有胎里带出来的玉,上头自带孔的?
傻子都不相信!
贾瑄嘴角抽了抽,也觉得匪夷所思。
虽然在他看来,王氏并不是个聪明人。
那也没可能蠢到私造这种一看就能拆穿的玉,来给她儿子充作衔玉而诞的玉。
莫非……真是一孕傻三年?
第6章 贾瑄
因着王氏东施效颦,私造玉佩效仿长房衔玉而诞一事,老太太如今提起王氏都嫌晦气。
这种嫌弃一时半会儿消不下去。
洗三礼前一晚,府东边闹哄哄的,乱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