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戈正要问话,却察觉丫鬟扯了下自己的袖摆。
她顺着丫鬟的动作转头看去,竟见门口走来一位神色略有几分急切的夫人。那夫人和众人打过招呼后,径直走向史太君,得史太君介绍,季戈才知道了来人身份。
正是荣国府二夫人,王氏。
季戈恍然大悟:这王夫人一生共有两儿一女,除去年刚出生的红楼男主贾宝玉外,还有个与烟儿一般大得长子贾珠,以及与贾珠前后脚出生的女儿贾元春。
贾珠与元春的年龄差也就在一两岁之间,烟儿今年十五,元春即便比她小两岁,那也有十三了。
清朝选秀的年纪是十三到十七。
史太君口中那位想和烟儿有个照应的小姑娘,应当就是这位原着中的贤德妃了吧?
但……
贾元春是大选入宫的吗?
她怎么记得贾元春入宫多年一直都是女官,一直到林如海死后,才封了贤德妃?
而且年纪也不对啊。
原着写得明明白白,贾元春是亦师亦母地照料了贾宝玉好几年,亲自为他启蒙后才入了宫,可如今贾宝玉出生不久,还不满周岁,抓周名场面都还没来呢,哪儿可能启蒙?
虽然满腹疑虑,但季戈并没有卖关子的想法,也顺便借贾家的口给其他人一个定心丸。
她不好说自家正设法免选,于是便道:「皇后时常召见我家姑娘,是将她当女儿宠呢,她的婚事指不定要皇后做主,选秀与否我们真拿不定主意。」
当女儿宠!
这便是没有入宫的意思了。
王夫人惊喜地看向史太君,几乎要克制不住胸腔涌动的喜悦,当场笑出声来。
史太君瞪了她一眼,回头笑道:「皇后最喜安静,已许久不曾露面。令嫒能得她青眼,定是万里挑一的品格,选秀与否,这婚事都差不了。」
季戈只当没看见她们婆媳二人的眉眼官司,失笑道:「那便托您吉言了。」
自贾珍婚宴结束后,林烟不准备入宫的消息便在私底下传开了,那些有意入宫搏一把的人家将视线从林家移开,转向了更具威胁的人家。
季戈乐得自在。
连带仍旧经常被皇后召见的林烟,都感觉入宫后的经历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倒是皇后听说此事后,颇有些不高兴:「这一个个的,自己爱钻营,就当所有人跟她们一样。」
不说林烟的年纪,她也不可能亲自为皇帝张罗后妃。
她皇后之位坐得稳当,疯了才去搞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争宠手段。
担心有那不长眼的人瞎想,皇后干脆找到雍正,主动服软,提到了自己靠林烟缓解思子之痛的事。
雍正与皇后是少年患难夫妻,最希望她能从弘晖的早夭中走出来,闻言甚至不需要皇后开口,便直接给了林烟一个明年选秀免选的名额,让她父母自己安排婚事。
林烟从皇后口中得知此事,当即喜不自禁地撒娇道谢,回家便将这好消息告诉了父母。
了却心中大事,季戈与林淮做事儿的时候效率都高了不少。
好事成双,没过多久,他家又接到了林海报喜的消息:时隔三年,贾敏终于再次怀孕。
这一胎,应当便是林黛玉了。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贾敏怀孕后精力大不如前,偏他家长子又体弱多病,而且也不知是原着的惯性,打从贾敏怀孕后,这个原着不曾存在的孩子便三天两头地生病。
要知道这孩子年满三岁后,原本病弱的身子便开始好转,虽仍不如寻常孩子,却已经极少生病。
林如海夫妻吓得不行。
而且随着贾敏肚子越来越大,那孩子的病情竟也越来越重,有次病情凶险,竟险些没救回来。
林如海病急乱投医,不但求遍了两广乃至江南一带的名医,甚至跑到各大名寺道观。
幸而老天怜悯,林如海一次前往深山道观求医时巧遇得道高人,得他指点,有了将孩子送回京城生活的想法。
林家在京城根基浅薄,能找的只有季戈一家,除此外,便只能将那孩子交给贾敏的娘家养育了。
但……
若是个女儿也就罢了,史太君在教养女儿方面相当拿手,这点从贾敏身上便可知一二。
可将儿子寄养在荣国府?
不是林如海偏见,但贾赦贾政两兄弟是个什么样,他还是相当了解的,再下一辈,贾瑚死了,贾琏废了,贾珠病弱多情,贾宝玉虽还看不出个什么,但衔玉而生的名头实在让人不知该说什么好……
若非贾珠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林如海都不会提到荣国府。
林淮徵求季戈的意见。
季戈本人是无所谓的:「这孩子既然是因为生病送回京城,那想来即便中途……出了什么意外,弟妹也能理解。」
「家中两个小的时常惦念这个堂弟,若他回京后住在咱们家,肯定需要两兄弟在旁照看,到时直接将人安排在两兄弟的院子住,不但可以藉此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对他们的性格养成也有好处。」
「他的生活起居也不需要我多劳累,不过是再挑选几个丫鬟小厮,衣食住行并月例等一应待遇比照他们两兄弟便是。倒是那孩子的学习需要你多费心,你若不介意,我自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这事儿既没有风险,也不需要她亲力亲为的出力,还对两个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她为什么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