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忙进屋收拾东西。
「许医官请留步。」卫曦音余光看见人,出声叫住他。
她从怀里拿出制冰方子,向许医官致谢,「这是诊金,聊表心意,请许医官收下。」
元瑾一听,扭过头瞪着他。
许医官摆手解释:「翁主,不关下官的事,是卫女郎非要给。」
他原以为所谓的诊金,多半是一些粮食物资,结果现在打眼一看,好像是张方子。
身为殿下身边的医官,什么方子没见过?
许医官下意识感到方子不寻常。
能被卫女郎拿来当做诊金,只怕是一些孤方,想到此,他有些心痒难耐。
卫曦音帮着他解释,「没错,是我要给的,翁主可别错怪了许医官。」
当着翁主的面递上,也是怕医官会藏私,日后用制冰方子要挟河东国。
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
「我都说不用诊金了,你给了那我岂不是照样欠着恩情。」元瑾听到解释,还是有些不高兴。
卫曦音嘆道:「人情其实翁主早就还了,没有翁主,此行不会如此顺利。」
听她这么一说,元瑾有些茫然。
早就还了?
为什么自己不知道?
这时,郑百夫长进来请示:「启禀翁主,已准备妥当,何时启程?」
许医官见此哪有时间查看方子,连忙急匆匆跑回去收拾药箱,「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记得按时换药………」
元瑾依依不捨地再次与她告别。
卫曦音有些无奈,才进门又跟着出去,亲自将人送到县城门外。
她真的很不喜欢离别。
只希望早日平定天下,到那时………
卫曦音目送元瑾等人远去,她停在城门前片刻,默默转身折返。
这次她没有回去,而是直接去了谢宅。
谢家人非常惊讶,当家的几位长辈亲自出来迎人。
「卫女郎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卫曦音却不想与他们客套,连门都没进,直言问道:「谢学林可还活着?」
谢家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年纪较长的谢家人答:「我等不知,人外派在扬州任官,至今没有消息……」
卫曦音微微点头,并不在意,言明道:「扶风谢家有一女,名为谢芮安,流落在外时正巧被我所救,现居住在清河郡,不过我并不打算让她回来,也不希望你们去打扰她现在的生活。」
「你们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个人就行。」说着她也不去看那些人的反应,转身离开。
她要尊重谢芮安的选择,但也要这些人知道。
扶风谢氏谢芮安,这个姑娘她真实存在,并且活得很好,不需要依靠谢家。
谢家人愣在原地,眼睁睁看着她走远。
………
两日的时间一晃而过。
行李全都准备妥当,护卫小心翼翼地抬着卫劼上了中间的马车。
身后的卫明纶却很难哄,吵吵闹闹的半天才肯上车。
俞氏没法,只得留在丈夫乘坐的马车里照看着他。
卫琅不舍地瞧了眼自己的不黑,老实钻进兄长的车厢。
回程的队伍终于出发。
临走时。
却发生意想不到的一幕。
整个槐里县百姓从各个角落里出来,夹道相送。
自从女郎来了后,他们每日都能吃上饱饭,生活突然变得充满希望。
槐里县的陨星已经被找到,又有充足的粮食应对接下来的干旱,所有百姓打心底里感激女郎,感激卫氏。
得知女郎今日要启程回去,百姓们纷纷自发出来送行。
卫曦音瞧见这阵仗,反而觉得有些受之有愧。
她不过是拿了点粮食出来,真正为百姓劳心劳力的是赵郡守。
赵永易等在边境墙门口,将一封信交给她,「还请女郎将信带给我赵氏族人,大恩不言谢。」
第464章 离别与回程(二)
卫曦音收下信件,郑重应下:「赵大人的大恩我记下了,望日后还能与大人相见。」
赵永易拱手,「定有那一日,祝女郎一路平安。」
一行人护着卫家的车队,直到扶风郡的边境墙处。
「大人不必相送,就到这吧。」卫曦音挥了挥手,与身后的槐里县百姓告别,正式踏上回家的路程。
启程的队伍渐渐远去,消失在边境墙外的官道上。
队伍绕了一段路,先去祁川与褚钰汇合。
顺便与龚淳道别。
平日里气归气,大家相处了这么久,眼下即将分别,总归要去当面说一声。
龚淳望向马上的她,沉默片刻,只道:「路上小心。」
「六郎君保重。」卫曦音应下。
相对无言,突然没了话说。
龚淳脸上没有流露出过多的表情,却下意识攥紧手指。
他已继任族长,司州才是他的主场,从回来那一刻便知,迟早有这一日。
卫女郎的谋虑心智不输世间男儿,她想要肃清天下丧尸,建立安稳的世道。而他也会竭尽全力,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龚淳一路骑马护送,直至将人送出祁川。
卫曦音骑马走在中间,其身后跟着三辆马车,她调转马头,对龚淳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六郎君回去吧。」
可能是因为这两日经历的分别太多,她倒没什么感觉。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