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知晓,孙女去县城询问兵器准备情况。
估计很快就要启程赶往京都。
外面大风呼啸,又飘着雪粒子。
卫暨一点都没因为孩子们回来安心,而是心情既沉重,又担忧。
此去不知能否找到人,不知何时才能归……
卫曦音带着弟弟进来时,便看见祖父安静地盘腿坐在榻上,眉头微微紧蹙,像是心事重重。
卫琅大声道:「祖父!孙儿和阿姐回来了!」
卫暨回神,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没规矩。」
被孙子这一声插科打诨,刚刚低落的心情一扫而空了。
身后的吴伯赶紧将房门关上。
外面风太大,门窗紧闭,屋里的温度还好。
家中的窗牖全部重新改造加固过,材质换成铁丝,缝隙处加塞了木棉,风进不来。
卫曦音带着弟弟给祖父行礼请安,之后在下首坐下。
她知晓祖父关心广平情况,便将走之前发生的事细细道来。
卫暨边听边点头,道:「有明渊在,倒不担心广平会出现意外。」
「你三叔伯年少参军,因出身显赫,是比其余武将多了些晋升机会。」
「就算抛开身份不谈,他饱读诗书,文韬武略一样不差,知人善用,用人唯才,不然也不会在凉州很快站稳脚跟。」
再者后方有中山军支援,赵氏的粮草支撑,还有卫氏兵工厂打造的各种军需物资。
可谓地利人和占尽。
比起卫明渊那边,卫暨明显更担心即将上路的两个小辈。
但他并没有说出口。
说太多了,只会徒增孙女压力。
卫暨思忖片刻,深深看了孙女一眼,吩咐吴伯,「去把东西拿来吧。」
「是。」吴伯躬身离开,走向一旁耳房,那里放着一个早已准备妥当的箱子。
箱子不大,小巧精緻,外观华美。
老人家很快托着箱子出来。
卫曦音并没有动,但她心底已隐隐有预感。
这个箱子,她曾见过,里面装的是……
「我年事已高,早已不过问庶务。」
卫暨看也没看那箱子一眼,神色淡然,语气却极其严肃,「卫氏一族,是时候挑选新的族长继位了。」
「此事就在你离开前,先将它办了吧。」
族长具有很大的宗法权力。
那个箱子里,放着的就是族长印章信物,以及卫氏一族的族谱、族规。
卫曦音默默地垂下眼帘,心底莫名涌出万千思绪。
其实她早已猜到。
祖父此举不言而喻,是怕她找到兄长后,宗族出现内斗导致四分五裂。
所以才想在她离开之前,将事情盖棺论定。
第375章 熟悉之感
卫曦音没想过拒绝。
她一开始并没有想那么多,当初主动站出来接下烂摊子,是想替祖父保住卫氏,替长房一脉守好族地,给族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正常生存之地。
后来,她想要寻回亲人,寻回那些流落在外的族人们。
为了有足够的实力对抗丧尸和走出翼州,开始寻找和收纳幸存者,努力填充人口,甚至为了借兵,将主意打到中山翁主头上。
但随着时间流逝,坞堡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壮大。
她肩上的责任不单单再是自家的千名族人……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不知何时起,所有人在都依附着她生存,他们全都成了自己的责任。
她不能只因顾及兄妹情谊,便心生胆怯地抛下这一切缩在后方。
「我将你兄长养在膝下多年,当做继承人培养,最清楚不过。」
卫暨见孙女不语,缓缓说道,「卫劼这孩子温柔善良,与人恭而有礼,却处事优柔寡断,耳根子软,容易受他人影响。」
谈及自己的嫡长孙。
卫暨眼神闪过一丝怜爱,嘆道:「他是个好孩子,若在太平盛世,卫氏一族理所应当应该交到他手里。」
「但现在这世道,宗族需要一位有魄力、有胆识谋略的人来做抉择,他明显做不到。」
他教养出来的孙子,最是清楚。
「你兄长他不适合。」
卫曦音默默听着,依旧没有吭声,到底是从小疼爱自己的兄长,她自带滤镜看人。
一旁的卫琅睁着忽闪忽闪的眼睛,眼珠子圆熘的转动。
「祖父,你要把官让给阿姐当了吗?」卫琅知道祖父是很大的官。
二郎童言童语,驱散了屋内的几分严肃气氛。
卫暨懒得搭理他,他板着张脸,「这里没你什么事,回你院子里休息去。」
「为什么!?」卫琅不高兴了,嘟着嘴,「孙儿才回来,祖父光顾着和阿姐说话,都不搭理孙儿。」
卫暨无语。
「二郎听话。」
卫曦音也是感到无奈,扭头看向弟弟,「祖父和阿姐再谈正事,你先回去睡觉,等会儿再过来。」
卫琅顿时老实了。
但脸上气鼓鼓的,觉得祖父和阿姐不重视他,唰的一下站起身就往外走。
门一开,狂风夹杂地细雪飘进来。
门口处竖立有屏风遮挡,倒是不会灌进入到屋里。
只是被二郎这么一打岔。
「刚才说到哪了?」卫暨盘腿坐在榻上,抬手揉着眉心。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