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曦音不想将人逼得太狠,她轻咳一声,开口道:「章大人不必现在做决定,等收到广平消息再不迟。」
「到时一切明朗,真相如何自然会知晓。」先给他打个预防针罢了。
钓过鱼的都懂,收线要缓慢平稳,不能与水面平行,也不能扬得过高。
这样上钩的鱼儿,才不会因为激烈挣扎而跑掉。
卫曦音走远了些,叫来那名千夫长,低声细细嘱咐了些后续事宜。
千夫长仔细聆听,认真记下,时不时点头附和几声。
等卫曦音再走回来时,章元彦已经离开,只有龚淳还留在原地。
她冲着龚淳颔首,「多谢六郎君帮忙说话。」
「女郎敲打的时机刚刚好。」
龚六郎道,「与其担心章元彦随时会反水,不如开诚布公的明言,他只是愚忠,优柔寡断了些,需要外力推一把才能下定决心。」
卫曦音点头认同,但……
「时机不时机的,倒是六郎君谬赞,主要这会儿不说,明日就走了。」
走之前,总要将一些事说清楚。
章元彦为坞堡做了不少事,不仅交出粮仓供给卫氏族人和清河郡百姓,还勤勤恳恳地帮着他们训练新兵部曲。
他对那些部曲有教导之恩,对坞堡有恩。
亦是一名好官。
就怕他一时糊涂,做出对坞堡不利之事。
按照三叔伯的性子,肯定不会手下留情。
「天色不早,我先进去了。」卫曦音不等他答话,挥挥手,转身往赵氏坞堡走去。
本来还想劝龚淳今晚再好生与章元彦说叨说叨,但一想到他那性子,还是算了。
不使劲往别人伤口上撒盐都算好的。
明明龚长骏是他亲三叔,结果他表现得还不如章元彦一个下属难过。
守在坞堡门口的民兵等了半晌,终于瞧见人回来。
待女郎进入后,坞堡的吊桥才缓缓下降。
卫曦音回了赵氏为她安排的宅院。
一进去,便见卫明渊身躯笔直地立在廊下,像是专门在等她。
卫曦音走上前行礼,「三叔伯。」
她这么晚回来,卫明渊却什么都没问。
侄女回去后,恐怕就要启程赶往京都。
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不知能不能找到人,前路渺茫,前途未卜,就算她能干,又怎能不让人担心。
他低沉着嗓音问道:「二郎去了饶安县,五娘回去……可要带上他?」
卫曦音点头,「自然要带上,二郎有一身武艺,能够自保,有我在旁看着他会很听话。」
以建造军营为藉口让卫琅去饶安县,也是怕弟弟口无遮拦。
他没什么心眼,不是那群赵氏儿郎对手,在赵氏坞堡里三言两语就能被人套出话来。
而去往平利县还需几日路程,回程的事她已交代给外面的千夫长,二郎他们有马,骑马很快会追上来。
卫曦音掏出制冰方子交给三叔伯,她将需要告知的事一併说了。
「侄女答应赵氏三日后给方子。」
「三叔伯可留意一下康家,冬季气温骤降,挑选两名康家人随军是不错的选择。」
她微微垂眸,再次行礼,缓缓道:「有三叔伯在,侄女没什么操心的,明日侄女去往平利县后会直接返回清河郡,到时就不过来和三叔伯道别了。」
卫明渊接过方子,闻言后沉默许久,心情忽然变得十分沉重。
既是一种担忧和牵挂,又是一种无奈和理解。
他情绪极少外露,面容始终沉稳坚毅,眉宇间却紧皱成一团。
卫曦音想了想,声音平稳地说道:「三叔伯不必担心我,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人生莫忘父母恩,不管眼下的京都,是龙潭虎穴也好,刀山火海也罢,总要去闯一闯。」
她等这一日已经等了许久。
卫明渊能理解,他缓缓伸出手臂,轻轻地拍了拍侄女肩膀,声音低沉,「去吧,叔伯相信你能保护好自己。」
他收回手,转身大步离开。
卫曦音望着三叔伯离开的背影,心绪起伏,待在原地好半晌,才默默地走回房间。
第363章 离开和埋伏
卫曦音和中山军要离开的消息,并没有提前通知赵氏族人。
等到一切准备妥当,赵永谦等人才收到消息。
自从见到卫女郎后,赵氏族人们惊嘆卫氏女的心思缜密,多谋善断,原本的守旧派思想已在悄然发生改变。
经过商量,他们一致决定,摒弃旧礼,让家中的小娘子们出来做事。
不说能有卫女郎风采,起码能学一些东西。
当然,他们心底期盼着,万一家里的小娘子就有几个聪明的,日后能有卫女郎一半胆识,能为家族撑起半边天,那对于整个宗族来讲都是好事。
不和卫女郎比,但可以和卫氏的其余小娘子比嘛。
他们赵氏女,哪里比清河卫氏的差了!
赵令深带着人过来送别。
「女郎这么匆忙,倒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送行宴都没来得及准备……」实则赵氏族人巴不得他们赶紧离开。
卫曦音含笑道:「世伯客气,不需要这些虚礼的,送行宴什么的,留着下次一样的。」
身后的赵氏族人呼吸一滞。
下次?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