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用区区四万石粮食就想把她打发掉,门都没有。
赵令深眉头一皱,「女郎这话何意?」
这次卫曦音没让他们猜,非常干脆地说道:「既然赵氏有心为翼州出力,那晚辈就厚着脸皮开口。」
「诸位想必已经有所察觉,最近气温已经在缓缓下降,我等才率兵过来,营地都还没开始搭建,冬季需要的药材和木材,以及各类用品,军队都缺啊……」
四个月的木材囤积量,数目不小。
中山军需趁这段时间选址搭建大本营,要建造能够抵御严寒的军营绝非易事,就算选址在县城里,房屋大多倒塌损毁,都需要重新修缮加固。
而广平那边,在过冬前必须率兵过去进行第一次接触,士兵不可能都留下来去砍树修房。
反正赵氏过冬准备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干脆多出点劳动力,帮他们将木材准备好得了。
赵令深:「………」
第360章 如何抉择(一)
赵令深无语,卫女郎没骗他们,果然是『厚脸皮』。
是怎么好意思开口,让他们帮忙准备所有过冬物资的!
四万粮食可以现拿出来,木材却只能靠人力出去砍伐或者拾取,还得给他们运过去,几乎要出动整个赵氏坞堡的劳动力。
还有药材,冬季必不可少。
家中部曲已经告知过他们,卫女郎昨日去了趟康家院子,就那么一会儿功夫没看住人,竟然又开始打起药材主意!
底下一直没吭声的另两位赵氏族人,闻言后同样气得不轻。
这是把他们当仓廪府库,予取予求了?
卫曦音深知『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道理,见他们脸色涨红,憋得难受,幽幽说道:「当然不是白让赵氏出力,比如那制冰方子……」
听她主动提及制冰方子,底下坐着的人顿时气消。
好像也不是不行。
夏季能够制冰,谁不眼馋?
只要女郎愿意给方子,当中山军四个月的仓廪府库,其实也没什么。
赵令深却不敢当场应下,赵氏坞堡如今没个话事人,是由十几位叔伯共同管理宗族,他一人做不了主,若是先斩后奏,容易伤了内部和气。
「此事我等还需回去商量一番,晚些时候再给卫女郎答覆。」
卫曦音笑眯眯道:「这是自然,不过世伯还是先命人将粮食准备好吧,四万石的粮食,估计中山军要运好多趟呢。」
赵令深只有笑着应道:「这是自然。」
屋子里气氛和谐融洽。
赵永谦全程没有吭声,有两位叔伯在,还轮不到他一个晚辈插话。
他总共只见过卫女郎三面,却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认知。
明明有卫明渊这个长辈在,卫女郎却能越过嫡系叔伯,执掌军队,全程交涉几乎都是由她出面,弄得卫明渊似乎真就是一名随行的普通将军一样。
世家礼仪不谈,自古以来嫡庶有别,能越过嫡系的叔伯,由此可见她的身份不低。
卫氏人员并没有赵氏那样复杂,嫡系就那几房晚辈,此前族人们已有猜测。
赵令深瞥了一眼侄儿,兀地试探性开口,「不知卫公老人家如今可好?」
赵氏时刻关注着对家情况,卫暨辞官这么大一个事件,他们早就提前收到风声。
卫暨回了族地,同在翼州的河间赵氏,在灾难爆发前一日已得知。
卫曦音瞭然,她含笑道:「劳世伯挂念,族长他老人家一切安好。」想套她身份,哼哼,自己猜去。
赵令深端茶的手一顿,原先猜测卫女郎有可能出自长房,长房的嫡长子卫明纶确实有一嫡女,尚未定亲,年岁也对得上……
听闻人在京都,灾难发生前跟随自家祖父回到翼州,也不是不可能。
但她现在这一声『族长』,他们又不确定了。
见事情已谈妥,又问不出什么有用信息,赵令深放下茶杯站起身,「我等还需去安排装粮,就不打搅女郎了。」
一旁的三人跟着起身,嘴里说着客套话。
卫曦音笑着相送,唤来程秀送客。
事情办妥,接下来便是等着赵氏给粮了。
她今日没再出门,难得有空闲时间,干脆留在院子里练剑。
而赵氏坞堡外。
坞堡北面紧靠大运河,高耸的围墙矗立,封住了后方所有道路。
大军驻扎在高墙外两侧,沿着坞堡门口至后方两条羊肠小路蜿蜒曲折,那里原本有片竹林,枯萎后腾出一片空地来,后勤的队伍携带部分物资驻扎在这里。
赵氏的人很老实,那些百姓出来干活,也特意绕开中山军驻扎区域。
军队自从来到莫县后,这两日几乎无所事事,除了正常执勤外,大多数士兵都闲得很,除了吃就是睡。
陈将军见此,这哪行,从前懒散了那么久,好不容易翁主继位,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懒散下去,后面还怎么打仗。
要知道士气这东西,若不能一鼓作气,就会一泻千里。
于是从今日起,除了派出去两千士兵去往平利县寻人外,后方的粮草物资陆陆续续上路,押往南边的县城,去和两位卫氏郎君汇合。
后勤需要清点物资车,移交给士兵。
一旦忙碌起来,就没时间东想西想,章元彦只得暂时将思绪压住,听从六郎君安排帮忙。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