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川柏闻言心下一沉,心底暗暗叫苦。
万一女郎问起坞堡情况,那他是说还是不说呢。
康家人居住在赵氏坞堡里,依附赵氏而活,若是将情况透露给女郎,岂不是打赵氏的脸,对主家不敬。
要是不说,卫女郎若向他发难,赵氏明显自身难保,哪里能保得了他。
康川柏左右为难,权衡再三,迟迟不敢出声。
卫曦音见他脸上神色阴晴不定,心情才好了些,「不是什么大事,是关于我家的一些私事,康老爷如实答来便是。」
「女郎请问,小的定知无不言。」康川柏强挤出几分笑意应下。
………
另一头。
赵永谦快步流星地再次返回祖堂。
气温炎热。
他这一日来来回回跑了多趟,额头溢出汗珠,浸湿了鬓发 ,却丝毫顾不上。
赵永晋跟在其身后,不知缘由,但见二堂兄如此着急,他心头已有猜想。
二堂兄聪慧过人,大概是猜出了清河卫氏和中山军目的。
两人一前一后,急匆匆进入族堂,叔伯们已离开,里面空空荡荡,仅剩两个已化成水的冰盆无人敢动。
赵永谦来不及歇口气,对着门口下人急声吩咐道:「快去将人都请回来!」
「是。」下人见郎君神色焦急,不敢耽误,小跑出门去叫人。、
不一会儿,才刚刚离开不久的族人们再次返回。
「永谦何事如此着急?」
赵永谦苦笑一声,「等叔伯们到了,侄儿一併细说。」
又过了片刻,人陆陆续续进来。
待人到齐。
他左右顾而许久,将自己的那番猜测说了出来。
屋内气氛几乎一滞。
在场众人闻言脸色大变。
「你说卫女郎是为粮而来?!」
赵令锋唰的一下站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踱步,神色有些惊慌,「他们怎么会知道?」
劫持漕粮与抢劫粮仓同样罪不可赦,当诛九族。
虽然大家都知晓朝廷已不在,但现在被人抓住把柄,借这由头找麻烦。
那些粮食可是朝廷的,被他们赵氏占为己有,众人无法狡辩。
一旁的赵令深忍不住白了他一眼,「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怪物肆虐,天灾频发,我们收纳了这么多百姓,哪里来的粮食?稍微动下脑子都能知道的事。」
另一位长辈附和,「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被人找上了门,我们到底给不给,该给多少的问题。」
那可是一万大军啊,相当于赵氏现在的总人口,所需粮食定不少。
「中山军是为广平之事而来,想来不会在此久留,就怕耽误得太久他们会选择用强,直接逼迫我们交出粮食。」其中一位长辈说道。
到时候就不是他们究竟想给多少的问题,而是卫女郎想拿多少了。
还是有人感到疑惑不解,「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开口要,非要我们自己猜,搞这么多弯弯道道做什么?」
大家闻言都不作声了。
赵令深想清楚前因后果,不由嘆道:「这就是卫女郎的高明之处了,她想要我们心甘情愿奉上粮食。」
非常简单的阳谋。
大军压境,不给也得给,还得心甘情愿的给。
清河卫氏何时出了个这么厉害的小娘子,真是将他们这群活了几十年的大老爷们耍得团团转。
而他们手里没有任何筹码,根本无法对抗中山军。
「大家不妨换一条思路,看来清河卫氏并不想掰扯以往旧怨,而是真想平定广平。」这对于整个河间赵氏来讲,或许是好事。
赵永谦适时出声,「那叔伯们的意思是?」
赵令锋气得吹鬍子瞪眼,扬声道:「还能有什么意思?她给了我们选择吗?!」
第358章 赵氏坞堡(十七)
确实,没得选择。
但……
赵永谦视线扫过地上的两个冰盆,只得出声提醒,「叔伯们难道忘了?卫女郎今日可在诸位妹妹面前露了一手。」
在场众人皆愣。
是啊,卫女郎还会制冰。
「咱们粮食得给,但制冰的方子,是不是可以与卫女郎商谈一番?」赵永谦提议道。
或拿其余物资买,或用粮食换都行。
有了制冰方子,日后夏季定不会难熬。
赵令锋闻言脸色才好看了些,若是真能要到制冰方子,而不是白给粮食出去,那他们也不算太亏。
那现在就剩一个问题。
该给多少?
当初运回来的漕粮有二十多万石,卫女郎知晓他们劫持了漕粮,但定是不知晓其中数额。
有叔伯嘆道:「还是派人去和卫女郎开诚布公的去谈吧,大运河经过的官粮数额能查,卫氏族人为官者不少,当中不少人门儿清。」
「是啊,卫明渊都能回到族地,难保其余人不在。」
已经决定给了,若在最后关头隐瞒不报,就差临门一脚将人送走,结果闹得不欢而散,实在没必要。
有人提出反对。
「真将数额报出来,万一他们狮子大开口,那到时不是骑虎难下?」
「没错,我看报一半就成,数额能查,但谁说漕粮只是被我们一家拿走了?平利县那边不是也有幸存者吗,我们抵死不认不就行了?」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