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位高个子,也学着他们压低声音道,「这里离莫县不远,就几日路程,现在河间郡很安全,我们没必要跟随军队吧……」
赵永晋摇头,「是那位女郎说想要去坞堡拜访,我已经拒绝过一次……」
看到这么多的军队,说实话他心里极没安全感,也想早点赶回去。
但女郎言辞之间表现得非去不可,拒绝无用,他只能顺着接话。
中山国不顾外面危险,长途跋涉赶到这边,他们是为了整个翼州还活着的百姓,若是他再推三阻四,倒显得赵氏气量小了。
身旁二人皆愣住,"女郎?"
「嗯,中山郡统兵之人是位女郎。」赵永晋解释道。
二人震惊不已,反应可谓是和赵永晋刚才一模一样。
他嘆了口气,「都歇着去吧,过几日就能回去了。」
而另一头,等人一走。
卫曦音收敛神色返回帐篷,她询问秦善:「对了,二郎人呢?」
军队人数众多,由各千夫长率领,按千人一组为单位行进。
三叔伯和陈将军率领四千军队在前开道,一千卫家军随她在中,卫琅是卫氏部曲编制,自然应该跟着她。
本来卫琅很喜欢和姐姐待在一起,但帐篷附近无事可做,三叔伯还会经常过来。
卫琅有些怕他,三叔伯训人的时候好可怕,他每次只要见人一来,就嚷嚷着要去看马儿,着急忙慌地躲出去。
一来二去,卫琅干脆留在后面,寸步不离地守着不白和不黑,天天眼巴巴地等着能骑一会马。
卫曦音觉得好笑,他连祖父都不怕却偏偏怕三叔伯,于是随了他意,让他留在后方负责照料马匹。
这样的结果显而易见,她已经连着两日没见着人。
「回女郎,二郎君这两日很听话,一直老实地待在后方。」秦善回道。
卫曦音闻言便没再过问,反正听话就成。
他们携带的军需物资实在太多,改造过的车厢又大又沉,只有马匹才能拉动。而马场留下十匹马作为繁育,跟出来的马儿包括不白、不黑在内,仅有九十三匹。
因此卫曦音将弟弟的马儿徵用,帮忙拖运粮草,连她的不白也在负责拉车。
马匹不够用,连一支骑兵都凑不齐,等生出小崽,还得花费时间和粮草餵养训练等,起码要等几年光景,才能初具规模。
不过这些事先放一边,当务之急是要粮的问题。
军队在三日后,踏入莫县境内。
第349章 赵氏坞堡(八)
卫曦音再一次把赵永晋叫来,好言道:「按理说拜访需要提前准备拜帖,但赵郎君也看见了,军中条件简陋,只有劳烦郎君先行回去传话,我携大军稍后便到。」
赵永晋闻言背嵴一寒,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女郎这话何意?」
什么叫携大军稍后便到?!!!
不是说好只是去拜访一下?
为何大军还要去赵氏?
卫曦音微微一笑,「赵郎君想哪里去了?广平至关重要,大军是不会在莫县久留的。」
心底却想:让你待在军中三日,该见识的都见识了。
双方实力悬殊,想必心中已有一把秤,自然到了该你出场的时候。
赵永晋现在完全摸不清她的态度,一时半会儿没做反应。
卫曦音不甚在意,询问起身旁程秀,「对了,今日几号了?整日忙着赶路,我倒是忘了。」
「回女郎,已是季秋月末,明日便是十月。」程秀恭敬回道。
「快十月了啊。」
卫曦音深深嘆气,「不知不觉已是一年,冬季危险更甚,定是无法返回了。」
赵永晋忽然好像明白过来。
这是特意说给他听的。
的确,现在赶去广平郡只怕刚好赶上冬季,到时候冰雪覆盖,怪物变强,中山军只怕会深陷险境之中。
所以女郎的意思是……
还未等他理清思绪。
卫曦音再次转头看向他,「赵郎君赶紧回去吧,不然等会儿天都要黑了。」
想不明白回去让聪明人帮你想啊。
别再耽误她时间。
卫曦音毫不客气,用完就扔,直接下令撵人。
赵永晋一脸恍惚地带人离开。
千名民兵,脚程自然要比拖着一堆军需物资的大军快,他们一路急行,仅用三个时辰回到赵氏坞堡附近。
巡视的部曲和民兵一瞧,「是晋郎君他们回来了!」
赵永晋敷衍点头算是回应,他一路上满脑子都是女郎说的话,心急如焚地朝着坞堡大门跑去,想找长辈们和堂兄们拿个主意。
坞堡里头。
宗祠附近族堂里,赵永谦几人正在与叔伯们商量过冬事宜。
赵氏不缺粮食,但坐吃山空总不是办法,他们与卫氏一样,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尝试种粮。
周围附近良田污染严重,前期没有人力开垦新田,后来直到夏季才将事情理顺,开垦了些田地,但干旱季节,种上的庄稼收成极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赵永谦便提议尝试冬季搭棚。
「春季植物生长迅速,新开垦的田地正好种下一批粮食用来养田,只要撑过冬季,趁春季屯够足够的粮食和冰块,明年一切都会好起来。」
今年夏季大家都不好过,冬季他们屯了一批冰块,但还未等到气温最高,冰块就已经全部化掉。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