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曦音赶紧拉着他上前,给三叔伯见礼。
军队人数众多,得排着队进来,山路狭窄,道路容不下那么多人,前方的众人只好先一步下山。
卫明渊将儿子留在此地,替前锋营的士兵领路。
他走在最前方,带着晚辈们回家。
陈将军自然跟着他们一起,既然来到坞堡,他身为将领,自然要先去拜访卫公。
「二郎怎么会在这里?」卫曦音见弟弟由阴转晴,又开始高兴起来,这才出声问道。
卫琅老实回道:「前几日他们回来,我跑去问,他们说过几日阿姐就回来,我就天天过来守着,阿姐,你以后不要扔下我了……」
孩子口中的『他们』,自然是指前些日子带着战马回来的卫家军。
卫曦音闻言心头泛酸,「是阿姐的不是,害二郎伤心了,阿姐以后去哪定会告知你一声。」
当时她想着家里祖父还在,郎君们也在,而二郎自从当上什长后,已经没有像从前那般黏人,她才放心地离开。
岂料伤了孩子的心。
一行人下山的速度极快,很快来到半山腰。
只见山路两旁及不远处,四处有农田存在,上面搭建的遮阳棚完好无损,棚子留有缝隙,稀碎的阳光洒在田里的庄稼上。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田里的庄稼仍然长成半人高,叶尖微弯,叶身微缩,但好歹都活着。
第298章 世外桃源
陈将军感到一阵恍惚。
见惯外面的荒芜与贫瘠,忽然眼前出现一大片透着生机的庄稼,让人恍然想到灾难发生前……
那时的天气虽然出现异常,但翼州此前受灾并不严重,中山国被群山环绕,气温并未受到太多影响,他们驻扎在边境,经常能看见在田地里劳作的佃农,偶尔还有孩子们沿着田埂欢笑地跑来跑去。
现在回想起来,明明才过去一年,却好像是很久远的事。
山河变天,物是人非。
陈将军忽然觉得很难受,盯着那些庄稼久久说不出话来。
在他们的后方。
从山脚下来的前锋营士兵,看到地里存活的庄稼纷纷惊掉了下巴,眼珠子瞪得熘圆,嘴巴张得好大。
士兵脑子里全部都是『卫氏坞堡居然有庄稼』的声音。
远处有族人正在山上浇水灌田,检查庄稼的情况,瞧见是明渊和五娘带着人回来了,隔得老远地打招呼。
卫曦音认出了人,正是当初她从十方教手里救出的族人。
她出声回应:「峰叔伯。」
卫明峰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外面天热,他和几名族人已经守在田里两个时辰,忙来忙去一身都是汗。
「都回来了啊,这趟辛苦了,大家赶紧回坞堡休息。」
卫明渊在旁接话,指着地里的庄稼,「天气炎热,要保证庄稼存活,怕是用了不少水,族里的水可还够?」
他本意是如果水不够,这趟回来让卫家军再出去找找,定要将这批收成保住。
卫明峰却会错了意,以为是觉得他们浪费水,毕竟水是卫家军寻到的,外面的人连水都喝不上,他们却奢侈到拿水浇灌庄稼。
他连忙解释道:「水够的,明镜堂派人过去测量过,那个深潭看着不大,实则里面深不见底,根本测量不出来,咱们用了好多水,水位都没下降多少……」
卫曦音指着庄稼询问:「那一天需要浇多少次水?」
「三次,现在气温太高,不勤快点庄稼撑不过去。」
挑水上山是个体力活,族人们以前从未做过,现在水资源珍贵,万一洒了就全浪费了,所以负责挑水的都是下人。
叔伯们每日会跟着上山,检查一下庄稼的生长情况。
卫明峰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对身后的褚钰拱手道:「还是先生聪慧,昨日我们过去看了,季大郎君和夕姝负责的农田长势最好。」
这事儿是褚钰在离开前,专门找到卫明泽说的。
以他们需要观察庄稼为由,要了两块田地,划分给研究所。
为了方便观察照料,分到的那两块田就在研究所上面,离得极近。
族人们看着长势比他们快一倍的两块地,百思不得其解。
此事如今只有少数人知道。
褚钰客气回礼,「不必客气,这是钰该做的。」
后方的士兵已经翻过围墙,开始下山,前面的人不动,后面的人也走不了。
眼见山路上越来越堵。
卫明渊与族人们客套了几句,在前领路,先带着人回坞堡。
卫琅像个小尾巴一样,亦步亦趋地跟着姐姐。
卫曦音跟在卫明渊身侧,身后除了弟弟还有两位先生和陈将军。
陈将军自从看到那些庄稼后,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直到跟着女郎他们走到山脚,延绵不绝的围墙出现,他才回过神来。
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
眼前高六米的围墙作为拦截,高墙沿着山脚蜿蜒延伸,灵县内一片祥和之气,四周有护卫抱着冰壶在外巡视,官道上外出干活的人们,推着板车来往于县城和坞堡之间。
那些人长期在外活动,皮肤晒得有点黑,眼神却明亮,浑身散发的一股朝气,由工头领队结伴出行。
恍神间。
不远处又有一队人,推着车说说笑笑的走来,车上都是造纸坊最新制作出来的纸张,一队人专门负责运输,将珍贵的纸张全部运回坞堡的明镜堂。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