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见卫曦音过来,他连忙拍拍手上沾着的水和粉末。
「五娘怎么过来了?」
卫曦音向他行礼,「良叔伯,造纸坊可还顺利?」
卫成良笑道:「挺顺利的,这边才开工两日,主要明镜堂纸张消耗太快,再不加急弄一批出来,坞堡快没纸张用了。」
关于造纸技术,坞堡有相关记载的书籍,弄起来并不难。
卫成良得知自己即将担任造纸坊管事,在作坊还在建造的时候,便专门将那些书籍全部找了出来,仔细翻看研究。
所谓万事开头难,他以为起码得过几日才能将事情理顺。
谁知过程异常顺利。
开工第二日,他们就将纸张给顺利造了出来。
卫曦音也笑道:「那如此便好,日后坞堡能做到自给自足,咱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卫成良打心底认同。
两人不熟,他又是嘴笨之人,聊了几句后,主动带着人在造纸坊里参观。
造纸坊建造得中规中矩。
前院几间屋子里建有巨大的制浆池,因为现在缺水,只有一处制浆池投入使用,其余的暂时空置的。
另一件加工的屋子里人头攒动。
不少人站在巨大的凉台前,将竹子、树皮等材料切碎,运出去加水搅拌,进行蒸熟形成混合物。
作坊不大,一会儿就逛完了。
卫曦音为了拉近关系,主动提及卫成良才出生不久的孩子。
「小堂弟满月了吧?侄女时常外出,倒是还没见过,实在是有些失礼。」
听她提及孩子,卫成良脸上的神情带有『初为人父』的喜悦,「都是自家人,五娘想看随时去都可以,满月的时候吴伯专门送了礼过来……」
「对了,得五娘照顾,我那妻妹目前跟随着褚先生做事,人变得稳重不少,内人一直想跟五娘道一声谢……」
庄书玉目前在研究所做记录官,每月有薪资领,为了给才出生的外甥挣粮食,她每日干劲十足。
家里人却不知她具体做什么,只知道在跟着褚钰做事,还以为是帮助卫曦音打理一些外面的庶务。
卫曦音原话还给他,笑道:「都是自家人,何必客气。」
二人又闲聊了会。
卫曦音才道:「侄女找廷堂兄还有事,便先去忙了。」
卫成良不敢耽误她,一路将人送到门口。
出来后。
外面烈阳高照,街道上人很少,整个县城显得有些冷清。
想要恢复以前的繁华,任重道远。
卫曦音熟门熟路走到兵工厂。
卫廷格外低调,门外的牌匾仍然写着——铁匠铺。
门旁的作坊编号,却是一个非常醒目的【壹】字,暗示着这里是第一座落成的作坊。
里面热闹非凡。
坞堡的铁匠铺除了留有一名铁匠和三名学徒,帮助干活的人修理工具外,其余的匠人和学徒全部搬了过来。
门口的人瞧见女郎过来,赶紧进去通知廷郎君。
卫廷很快迎了出来。
卫曦音摆了摆手,「又不是外人,廷堂兄干嘛还专门出来迎接。」
卫廷笑着调侃道:「里面已经全部建好,怕五堂妹迷路,堂兄只好出来迎一迎人。」
卫曦音:「………」瞧不起谁?
等走进去,她才明白卫廷为何会这样说。
兵工厂几乎是两个军营那么大。
光是前院就十分宽敞。
十几座熔炉房整齐排列,后面还有各种库房以及不同用途的房屋,一眼望不到头。
真要她挨个走过去,一间间的找人,非累趴不可。
第242章 藤甲
外面太热,实在待不住人。
卫廷领着人,来到他处理庶务的屋子。
自从兵工厂建好后,他将住处从县衙搬到了这边,两个月以来只回过一次坞堡,他家下人多,缺什么吩咐一声,自然有人将东西送来。
卫曦音跟随卫廷踏入屋子,俗称书房。
研究所与营地,仅有一副供人入座的榻与一排旧木架,完全没法与兵工厂的这间屋子相比。
这间屋子里的陈设,可谓是自灾难发生以来,卫曦音见过最奢侈的。
房间内宽敞明亮,布局十分精緻,书房的中间位置摆放着紫檀木制成的案几,上面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样样瞧着都价值不菲。
背后靠墙放有一排排书架和书柜,架子上摆满了古籍典籍,一些空格处还放着花纹十分亮丽的花瓶,以增加书房的雅致氛围。
更过分的是,四周墙上还挂着许多名家画作。
整个环境显得十分雅致幽静。
卫廷解释道:「是家中下人想着我在这边待的时间久,从家里搬过来的东西,我当时忙着清点兵器,三叔祖刚好过来,他吩咐下人布置的。」
卫曦音:「………」好吧。
五叔祖有钱,家里用的东西都是好东西,虽然没参观过卫廷的起居室,想来也不会比书房差到哪里去。
真是人比人,羡慕死个人。
卫廷从架子上抽出一沓资料,两人在榻上盘腿坐下。
「这是整个兵工厂的落成布局图,五堂妹看看吧。」卫廷将图纸递给她,「从砌墙开始都是由我亲自盯着,现在有二十个熔炉房,十间大的兵器库,二十间材料库房……」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