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曦音盯着九叔伯匆匆忙忙离开的背影,在原地站了会,她垂下眼睑,才转身往相反的方向走去,打算去找三叔伯,一起回坞堡。
军营门外。
有卫家军值守,瞧见女郎过来,连忙进去通报。
很快有士兵出来,行礼道:「将军请女郎进去,三老爷也在里面,正在做户籍登记。」
「有劳。」卫曦音点了点头,跟在士兵身后踏入军营。
里面很大,至少是坞堡营地的五倍之大。
进来便是两个大小相同的校场,位于左右两侧,由中间一条笔直的土路分开,土路两旁有不少保留下来的挺拔大树,阻挡了烈阳照射。
树下阴凉处支着四个案几,明镜堂的四名叔伯坐于案前,卫家军都站在两边校场上,正排着队上前,挨个做登记,登记好后到一旁领衣服。
为了尽早做好登记,几名叔伯忙得连抬头的功夫都没有。
卫明泽也在其中。
明镜堂这趟过来,不仅运过来五千石粮食,还给每一位士兵带来一套换洗衣服。
士兵身上那套铠甲,穿了快一年没换,他们赶路有时会路过一些有水的地方,大多数时候怕是污染水不敢用。
运气好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山间泉水,补充水囊,顺便舀水出来连人带衣服一道淋洗,然后就这么穿着湿衣服继续赶路。
卫明泽听闻后一阵无语。
果然习武的都是一群大老粗,也不怕生病。
族里在春季屯有不少植物,比如做麻衣的苎麻、苘麻、葛麻等,堆了满院子,有懂行的人在教女眷如何漂洗、捶打,编织成衣。
这种粗壮的麻衣本来做好准备发放给围墙内居民的,眼下这些士兵没衣服穿,明镜堂便先将这批麻衣拿了过来。
干旱导致缺水,换下来的臭衣服与铠甲也没地洗,只能分开堆放在空屋子里,等日后有水了再说。
卫明渊带着儿子就站在案几边上。
他沉默片刻,良久,开口道:「给族里添麻烦了。」
卫明泽闻言抬起头,「几件衣服和一点粮食罢了,族里现在又不缺,能算什么麻烦?」
这种粗麻也只有这些大老粗能穿,稍微皮肤细嫩点的,穿上都是遭罪。
「你要真过意不去,尽早将你这群士兵叫出去帮忙干活去,怎么分配得问问五娘,不过灵县四面边境得尽早圈定,到时候活动范围大了,许多事才能开展。」
说着卫明泽摇了摇头,「人多了,屯的水也不知够不够用……」
至于其他的话,他当着众人面,没说出口。
三千军队对于坞堡来讲,犹如一场及时雨,有了兵力,日后做起事来方便很多。
五娘虽然没明说,但叔伯们心如明镜,五娘怕是迟早都要出去寻找长房一家。
不管是中山军还是翼州军,哪有卫明渊的卫家军好使。
卫明渊神色平静,「这是自然。」
登记的队伍排得很长,士兵都不识字,户籍信息需要挨个开口询问,卫明泽没空再和他说话。
卫曦音过来时,户籍的登记工作还没结束。
她走上前向几位叔伯行礼。
卫明泽指了指身后排队的士兵,说道:「天色不早,五娘先跟着你三叔伯回坞堡,看来今日弄不完了,咱们几人晚上就歇在这边。」
三千士兵,仅有四人在做登记,自然没有那么快。
卫明渊还要回去接谷秋,怕误了时辰,点头道:「那先告辞,明日我再过来。」
说着他转身吩咐卫凌,「你留在这,帮叔伯们搭把手,安顿好后再回来。」
卫凌自然应下。
将父亲与五堂姐送到军营门口,才返回去帮忙。
太阳已经落山,在外干活的人们结束一日的劳作,扛着农具,在监工带领下回去休息。
至少在整个灵县境内的高墙修好之前,还不适合夜里干活。
叔侄女二人走在官道上,落在人群后面。
卫曦音将想让卫家军帮忙出去寻找水源的事说了。
卫明渊:「你七叔伯刚跟我提过屯水之事,我正有此意,有事尽管吩咐他们便是。」
「不过叔伯想问问你。」
他声音很低沉,语调很缓慢,「五娘对于日后,有何打算?」
第210章 开诚布公
叔侄女二人其实才见过几面,或许是因血缘关系,并没有什么隔阂感。
卫曦音不假思索地回道:「清理翼州,赶去京都。」
卫明渊平静地点头,「五娘打算如何做?」
「探广平、平中山,扫荡翼州,之后赶往上京。」卫曦音说的极慢,「祖父他老人家一再教戒侄女,做事不可急躁,翼州是咱们的大本营,不扫除隐患,侄女不敢带人离开。」
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甚是决绝。
卫明渊不由顿住脚步,似乎也没有料到,侄女居然将寻找家人排在了最后面。
做决策者需全方位权衡,因此忌讳感情用事,不能只凭一时头脑冲动、一腔热血去做决断。能以家族为重,顾全大局,光是这份心性已是常人不可及。
卫明渊在此时此刻,才终于弄明白族长的良苦用意。
卫氏一族,五娘她担得起。
卫曦音跟着停住了脚步,官道上有路过的护卫向她抱拳行礼,她微微颔首示意,等人走后才苦笑一声。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