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非常快,没过多久,二十个新制的枪头就做好,统一放在靠墙的架子上。
卫曦音感到非常满意,她又在屋子里待了会,才提出告辞。
卫廷还要去盯隔壁屋的熔炉,便将她送到门口。
临走时。
卫曦音脚步忽然顿住,问道:「对了,廷堂兄最近可有见到芮安?」
「没有,褚先生不是让芮安留在研究所帮忙么,我这月余都没回去过。」 卫廷一头雾水,「五堂妹问这个做什么?」
卫曦音嘴角微翘,露出意味不明地微笑,「没什么,廷堂兄哪天遇上了便知。」
搞了半天,还没发现呢。
真想看看堂兄到时候的表情。
卫曦音一脸狭促地抱着小冰壶离开。
不明情况的卫廷待在原地,他倒没想太多,宠溺地对着五堂妹离开的方向摇了摇头,便将此事抛之脑后,又进去忙了。
城里许多房屋才刚拆除不久,废墟成山得堆在地上,不少百姓推着板车,将废弃的材料拉走。
太阳晒得人抬不起头,大家埋头干活,好多人都没发现女郎从身边走过。
第199章 挑选管事
卫曦音去了县衙,想找九叔伯询问一下规划县城的事儿。
衙门被重新修缮过,门口的两座石狮子却灰扑扑的,积起厚厚的一层灰。
城里到处都在拆房建房,灰尘实在太大,加上水源紧张,谁有空天天擦,反正也没人在意这些,等全部修好后再做一次大扫除便是。
卫明宽正准备出去,与进来的卫曦音撞上。
卫曦音指了指他手里拿的册子,问道:「九叔伯要去哪?」
「去公厨那边,你七叔伯带着人去了营地登记户籍,让我过去盯着。」卫明宽神色复杂地抬头看了她一眼,「我正有事要找五娘,那便等会儿过去吧。」
说着他转身折返回去,卫曦音只好跟上。
衙门很大,后面是灵县县令的居住之所。
卫明宽带着她七拐八拐,来到一间他们处理庶务的屋子,解释道:「前面灰尘太大,只能将东西先弄到后院来。」
他又指了指隔壁厢房,「我和你廷堂兄就睡在旁边,这边方便些,天气太热,来回跑有点费劲。」
卫曦音连忙说道:「辛苦九叔伯与廷堂兄了。」
卫明宽摆了摆手,拿起手里的册子扇风,「又不用我们亲自动手,这边不愁吃不愁穿的,哪谈得上辛苦。」
就是热了些,但坞堡也热。
他回去时才得知有制冰方子。
卫明泽这次过来将方子拿给了他,嘱咐他先不要外传。
硝石矿目前开採很慢,仅有程青带着一些新兵在那边开採,他们不仅要运送硝石矿,还需寻找其余制造炸药的原材料。
就怕方子公布之后,百姓悄悄屯硝石屯水,甚至打山上蓄水池主意,对于管理十分不利,还不如将冰块当做干活的奖励,每隔几日发放一批,顺便激起大家干活的积极性。
卫明宽拿起案几上的规划图纸,「五娘过来是想问问灵县的改造情况吧?」
卫曦音点头,「侄女去复阳时,图纸还没出来,还不知道如今这边的进度如何。」
在她回话期间,卫明宽已经将案上的图纸打开。
「进度有点慢,一是天气太炎热,现在外出干活的人,明镜堂允许他们干一个时辰歇半个时辰,就怕大伙儿生病,给药材铺增加压力。」
「二嘛,大部分人都集中在外面修建城墙,需先一步将整个灵县圈起来,地界变得安全,才敢趁着夜晚无太阳出来干活。」
说着卫明宽嘆气道:「现在人口虽然有一万八,但除却卫家军、卫氏部曲、做手工活的女眷,还有一些老弱孩童以及坞堡干后勤的人外,实则外面没多少人。」
运送粮食和开採复阳矿石,共调走三千名百姓,至今未归。
另五百人是卫曦音这趟回来后,有些人瞧见那些运送矿石的百姓一次性领了好几块竹牌,大家羡慕不已,纷纷报名加入。
外面虽然危险,但是危险与奖励并存。
聪明人已经想到,夏季这般难熬,只怕今年的冬季也好不到哪里去,等城墙修好后,不一定会有活干,尽早屯到冬季的存粮才是正事。
明镜堂没反对,天气恶劣,矿石的事也应早点完成,便又选了千人出去,另五百人是去粮仓运送剩下的那些粮食。
再加上召集了一批有编织手艺的人去做竹编安全帽。
别看人口多,算来算去,在外面干活的人并没想像中的那么多。而需要圈住灵县四面,再小的县城它的地界也不会太小,起码你真要逛的话,几天都走不完。
卫曦音盯着图纸,点头道:「慢点就慢点吧,眼下生存最要紧,就像祖父说的,急不来,咱们一步步地按部就班来做便成。」
卫明宽对她笑道:「该慢的是得慢,但坞堡的纸张库存不够了,所以我将造纸坊最先划分出来,至于铁匠铺的事,是你廷堂兄亲自盯着,我没插手。」
他指着图纸上的三处说道:「目前就三个地方规划完成,铁匠铺、染坊和造纸坊。」
这个时代是有造纸工艺的。
卫曦音还是奶娃的时候,便发现家里人写字用的是纸,而不是竹简。当初她还以为自己胎穿到的是之后,等大了些,通过周围人说话行事与自己看书,才发现是个从未听过的朝代,像魏晋,又不像。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