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靠近那边的乌鸦山脉,以及一些偏僻附近无村庄的农田。」扩张则需要人,不仅是建设的劳动力,清理周边怪物的部曲,更需要驻守巡视之人。
这么多张嘴需要养活,亩产量确实提高了,但没有种地的田,春季产量再高又有何用。
卫明渊明白她的意思,「确实是该如此,明日就让卫家军听从族里调遣,出来干活。」
见三叔伯如此上道,卫曦音沖他一笑,「扩张的事不急,先将灵县内的事全部安排妥当,再说如今到干旱季节,田地就算开垦出来也来不及了。」
说着她转头看向卫明泽,「对了七叔伯,那收割之后地里可有再种上粮食?」
卫明泽苦笑,「当然种了,但眼下山上泉水断流,没有水源灌田,看样子别说收成,就连庄稼能否存活都是问题。」
卫曦音思索片刻,提议道:「要不现在就开始搭棚吧,反正冬季能用上。」
她记得上一年根本没有秋季,夏季之后直接步入寒冬。
想到冬季的寒冷,他们应该尽早做准备。
「不过现在的棚四面不需要封住,主要用来遮挡阳光,可移植一些大树到田地边上,也能起到遮阳的作用。」毕竟山上温度要低一些,避免太阳光直射就成。
卫明泽应道:「行,等回去之后我与你叔伯们商讨一下。」
谈话间几人已经走到县城门口。
驻守城门的张七连忙行礼,「见过女郎、三老爷、七老爷。」
按理说卫曦音是小辈,但护卫们行礼却是将她排在前面。
两位叔伯没有丝毫不愉,点头示意。
跟在他们身后的一车车粮食运进县城,送往县城的公厨,因卫家军驻守在此,族里今日需要运过来的粮食将近五千石。
卫明泽目光盯着那些粮食,又道:「关于地宫的存粮还未与五娘提过,今年收上来的新粮,粟和大豆产量总共是六千多石,除了给族长与三族老留了些外,其余已经存进地宫,坞堡众人依旧吃的粮仓内的陈粮。」
卫曦音明白他的意思。
粮食也有保质期,避免地宫的那些粮食坏掉,自然要先将陈粮消耗掉。
她可没忘记粮仓内还剩有两万石粮,已经派人前去搬运。
但现在坞堡的人口已达一万八,就算一人每月食用1-2斗粮,每个月光吃掉的粮食总和都要八千多石,再加上有些岗位还会额外发粮,按一月消耗一万石来算,剩下那些粮食仅仅能支撑两年多。
还是这两年不再收纳幸存者的前提下。
所以他们必须在两年内,让亩产量的数量赶上消耗的速度才行。
不然往后的日子怪物持续变强,天气愈发严峻,只怕会越来越难熬。
第196章 纯属巧合
「我先去一趟公厨,将粮食存放妥当。」卫明泽很忙,带着人先行一步,他等会儿还要去给卫家军登记户籍。
卫曦音与卫明渊站在城外,等粮车先行,之后才一道进入县城。
灵县不是治所,只有两道城门,位于东西两个方向。
面对坞堡这边的是东城门。
进来后,首先映入眼帘地是门口左侧新建的一处营地,外面一圈圈的围墙,地盘从外面瞧着极大,至少是坞堡营地的三倍大。
营地外面有卫家军值守,见到将军过来,赶紧上前行礼。
「见过将军。」士兵想了想,又向卫曦音行礼道,「见过女郎。」
卫明渊淡淡嗯了一声,他微眯着眼,打量空荡荡的县城。
从门口进来一条笔直平整的道路望不到头,两侧房屋全部化为废墟,除了脚下的青石板路,已经瞧不出原样。
各处都有人忙碌的身影,所有废弃的材料,分类运送到不同地放置。
房屋的那些旧石材与瓦片,接着使用在之后的各处作坊建造之中,而敲掉的老木材被统一堆放到几间大仓库内,留着冬季时当柴火烧。
可谓一点都没浪费。
卫明渊习惯性将手放向腰侧,却发现那里空空如也,他顿了顿,询问道:「五娘想用县城来做什么?」
「造作坊。」卫曦音没瞒着他,「建立民生产业,我们需要做到自给自足,打造出整个民生保障体系,为以后生活在这里的人,提供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自从干旱显现,她现在都在想要不要建一个蓄水厂。
卫明渊神色立刻变得复杂,没想到侄女如此能干,外面还在挣扎求生,她已经开始为将来做打算。
难怪族长会不顾性别,选择了她……
他半晌点头问道:「比如?」
卫曦音回道:「比如布坊,春季时植物生长加速生长,制作麻衣的野草苎麻满地都是,还有棉花,族里那会儿趁机屯了不少,日后我们可以自己生产布匹。」
「又比如瓷器,我们可以自己开窑烧制,还有木制器具、竹编手艺、提炼油、开採盐矿、打造兵器等……实在太多,侄女一时半会儿说不完。」
她一边说话,视线时不时看向县城营地方向。
十方教抓到的两人关在里面,此事关乎到日后翼州安稳。
卫明渊注意到她的视线,跟着一同打量新建成的军营,「五娘是想进去看看?」
卫曦音想了想,将之前十方教出现在清河郡的事说给他听。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