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曲先生琢磨出步骤,在旁指点,便命小的们接手打造。」
需要把裁切好的铁料埋入熊熊烈火的熔炉中,烧制炙红后进行锤鍊,打至铁料由红变暗,再重新放进炉里烧红,如此反覆……
最终锻成大小弯度不同的铁具。
成形后,再次烧红,浸在水池里冷却,或者埋入炉渣灰自然冷却,末了,再用磨刀石打磨,以求锋利。
「咱们的人使用的兵器都是曲先生画图纸,小的们动手做的,后来贾师傅被救出来,见到后也是赞不绝口。」这些百姓对于流程倒是非常熟悉,禀报完后搓着手忐忑不安地盯着卫廷。
大家都是临时跟着曲先生学的,没有匠籍,而且听说铁匠铺内加上学徒已经有十几人,万一卫氏嫌弃他们没有匠籍又人太多,不肯收怎么办。
卫廷扭头看向堂妹,本想询问下她的意见,却见她正站在架子前,事不关己地正在观察铺子里的瓷器。
按照五堂妹的意思日后铁匠铺需要扩大,现在的这点人手肯定不够。
卫廷沉吟片刻,他颔首道:「既如此你们都留下吧,贾师傅每月一块松木牌另二斗粮食,尔等每月一块松木牌,明日起到铁匠铺上工。」
大家闻言喜出望外,连连躬身道谢。
有了稳定的活计,日后不用担心生存问题,外面筑墙的工作十分不稳定,谁也不知等高墙修起后还有没有活干。
等人都走后。
卫曦音才缓步走过来,坐在了卫廷对面。
她意有所指地说道:「五叔祖这间瓷器铺不错,日后保留着吧。」
卫廷点头,谈起正事,「护具必不可少,随着天气越发炎热,护卫们出任务愈发辛苦,不知五堂妹可听说过『卸甲病』?」
「自然听过。」卫曦音回道。
无论环境有多恶劣,士兵在夏天打仗的时候,依然是穿着厚重的铠甲。
铠甲本身就是对士兵的一种保护,只有士兵穿上铠甲与敌人对战,才能让自己有一份保障。即使夏天非常炎热,但是士兵也需要穿着铠甲征战沙场。
士兵们在火热的太阳下战斗更会汗流浃背。
如果贸然脱掉铠甲,毛孔在运动之后是舒张状态,这时脱掉铠甲,毛孔就会马上缩紧,不利于身体健康。
甚至会得病,对此病也有一种称呼,叫「卸甲病」。
卫曦音道:「此一时非彼一时,这才六月份气温已经如此炎热,夏季出现高温与干旱已是必然,锁子甲被高温照射,铁质的护甲会迅速升温变得滚烫,甚至会灼伤护卫。」
「不仅如此,铁在高温下还容易变质生锈。」
卫廷思索片刻,起身从一旁柜子里拿出笔墨纸砚,铺在案几上,「堂妹可有解决办法?」
「涂保护层。」卫曦音不假思索地道,「锁子甲轻便透气,作战时必不可少。」
卫廷连连点头,「我也是如此作想,至于护具我倒有些其他想法。」
他指了指卫曦音头上的遮阳帽,「关于兜鍪(dou mou),原本厚重不透气,若是换成五堂妹头上那种,堂妹觉得如何?」
卫廷早就注意到她那形状怪异的帽子,但小娘子的装束打扮,他身为兄长也不好多问。
不过肉眼瞧着,帽子十分结实,行动时不会影响视线,堂妹戴了一整日也没见她有何不适,想来重量也轻。
护卫不需要如士兵打仗般冲锋陷阵,兜鍪的主要作用是在打仗时用于保护头部,怪物没有智力,不会专门指着头部攻击。
既如此,应当在能保护护卫的前提下,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
卫曦音下意识摸了摸头顶上的帽子,干脆取下来递给他看。
「是凝霜做的,帽身採用竹编,防晒的同时又透气。」
她想起上辈子的竹编安全帽,其结构强度、冲击吸收和耐刺穿等性能均能达到要求,最大特点是透气性好,且重量轻。
卫曦音很快想到几种不同的编制工艺。
她不由拍手叫好,「堂兄这主意妙!」
註:兜鍪(dou mou),古代战士戴的头盔。秦汉以前称胄,后称为兜鍪。种类多以形象设定,有虎头兜鍪、凤翅兜鍪,狻猊兜鍪,等。
第169章 规划灵县
卫廷拿起帽子反覆观看,笑道:「东西是堂妹弄出来的,我不过是瞧见堂妹戴着才忽然想到。」
「堂兄不必谦虚。」
卫曦音摆了摆手,「我原来心底的想法是在兜鍪上打孔,增加透气性,但重量仍在,显然对付丧尸的话竹编的安全帽也够用,还能减轻负担。」
不过帽子样式恐怕要重新设计。
她的这顶遮阳帽主要为了防晒,左右边沿很浅。
至于护膝与护腕,倒不用特意调整,主要是手套。
卫曦音道:「皮质的手套不透气,为了不妨碍手指灵活性,硬质材料无法添加,我琢磨着可以将手指不受力处改良成网状。」
说到这她才想起,手套一般是由女眷在缝制,不归铁匠铺管。
她忙问道:「堂妹们都在训练吧,那现在缝制的活谁在做?」
「不是所有女眷都去了,除了自愿参与训练的,还有不少留在别院那边,现在是七婶在管。」卫廷答道。
卫氏的女眷在灾难发生时死伤最多,本来人不多,最开始缝制的事情是由吴伯在负责管,后来随着许多外来妇人加入,已成规模。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