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曦音点头贊同,「叔伯们做的都挺不错的,您和三叔祖不必操心庶务,多多歇息养好身子才是。」
卫暨知道自己这一生病,族人担忧不已,孙女更是冒险出门寻药。
他还不能倒下,明纶与大郎不在家,坞堡后继无人,他一旦倒下,人心会散,恐怕会在族中引起动荡。
想到此,卫暨深深地看了孙女一眼。
卫曦音有些不明所以,「祖父可是有事要吩咐?」
卫暨盯着她好半晌,才嘆了口气,无奈道:「无事,你出去看看老三一家在不在。」
通道这侧就他们两家人,卫暨居住的右边是卫曦音与弟弟居住的土屋,左边则紧挨着卫仲旬与卫礼。
至于卫文康,孩子太小抵抗力弱,卫暨怕自己的病情传染给孩子,便将他安排在女眷那边,由两位血缘较近的婶婶亲自带着。
搬到陌生的地宫,又与熟悉的亲人分开,卫文康感到十分不安,深怕曾伯祖是不要他了,眼泪汪汪地不肯走。
卫曦音瞧着十分心疼,这孩子自幼丧父丧母,缺乏安全感。
但这里不比家中院落宽敞,土屋之间挨得极为近,加上地宫里面空气不流通,风寒这种病状极容易传染。
要知道现在可没什么疫苗,这个朝代的小孩夭折率非常高,文康又是二叔祖一家留下的唯一血脉。
若是他出了什么意外,恐怕祖父余生都难安。
她只得亲自抱着孩子过去安顿,耐心宽慰道:「文康乖,曾伯祖生病了,你不能留在这边,五姑姑每日都会过来看你,等天气好点便来接你一起回家。」
三岁的小孩趴在她的肩头上,并不答话,眼眶里蓄满泪水。
卫曦音心有不忍,待在那边陪着孩子熟悉环境,直到孩子不再哭泣,在床上沉沉睡去,才嘆气着离开。
很无奈,但现在的生存环境艰难,不能因为一时心软而害了孩子。
……
卫曦音走出屋子,往左边的屋子瞧去,见没动静又询问值守一侧的护卫。
「可瞧见三叔祖和堂兄人?」
护卫忙答道:「回女郎,三族老又去铁匠铺了,礼郎君还在上面帮着搬运粮食。」
铁匠铺里十分暖和还透气,待着比地宫内舒服,加上如今地宫有直达铁匠铺的小门,过去十分方便。
三族老怕在一旁打扰到族长歇息,今早过来探望后便出了门。
卫曦音闻言,回屋子向祖父回话,「祖父,三叔祖并不在。」她以为祖父是找三叔祖有什么事。
卫暨听闻人不在,反而放下心来,让她过来坐下。
待她坐下后,卫暨才目光幽深地说道:「龚六郎带着翼州军来坞堡投靠,怕是事有蹊跷。」
第62章 蹊跷
卫曦音闻言神色立刻严肃起来。
她此前便有猜想,忙将章元彦前后两次不同的态度说了。
「那位章大人起先拼死阻拦,后来秦善与常鹰带着人过去,他却敞开粮仓大门任由索取。」卫曦音轻敲着手指,「依孙女来看,答案应该在那龚六郎身上。」
卫暨身居高位多年,有常人不能企及的敏锐目光,他颔首道:「龚六郎是祁川龚氏的人,与翼州军捆绑在一起,这对祁川龚氏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
再者……
卫曦音明白祖父的意思,接着话往下说,「再者翼州粮仓乃国之重地,粮仓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即便现在怪物横行,但里面的粮食堆积如山,他们不愁吃喝,完全没必要跑来求援。」
龚六郎在信上说,是因为营千总染病,导致翼州军只余不到百人,才请求清河卫氏救援粮仓。
但这怎么也说不过去,既然翼州军伤亡惨重,那为何不直接前往广平找龚刺史求援,反而求援清河卫氏?
就算是因为距离较远、外面丧尸横行等问题,但他们毕竟属于朝廷军队,这个朝代的人们阶级分明,不是谁都有卫曦音这样大的胆子,敢直接无视朝廷。
总得来讲,翼州军完全没有投靠清河卫氏的必要。
按照朝廷制度,避免官员与本家勾结,为官者通通调入外地任职,这也是为什么整个翼州境内,没有清河卫氏族人任官的原因。
祁川位于司州,离此地相隔千里,龚六郎现在想要回去根本不可能,最好的办法是想方设法前往广平,与族叔抱团。
而不是搭上粮草,选择求援其余世家。
要知道那么多的粮食,现在到处缺粮,清河卫氏要是胆子大些,完全可以私下挪为己用,又或者以次充好不被朝廷发现,龚六郎不会不知道这些。
「天上没有无缘无故掉下的馅饼。」卫暨疲惫地闭上眼,他心底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怕是翼州军与祁川龚氏,是另有事相求啊。」
卫曦音见祖父精神不振,怕他思虑过重,忙安慰道:「祖父不必为此费神,如今他们人在坞堡里,孙女出手试一试那龚六郎便知。」
不管他们是什么目的,她都不可能放过粮仓的那些粮食,那可是二十万石的粮食,足够族里食用好几年。
有了那些粮食,在之后的几年期间,他们总会找到解决日后温饱的办法。
提到龚六郎,卫暨却忽然想起一事,抬头轻轻瞥了孙女一眼,「你可知,此前你母亲一直在为你挑选夫婿,那龚六郎在你母亲的备选佳婿名单里。」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