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荒延村破局者 > 第7章 黄鬼村风云:一场关于「义庄」的惊魂夜谈

第7章 黄鬼村风云:一场关于「义庄」的惊魂夜谈

    黄鬼村风云:一场关于「义庄」的惊魂夜谈


    黄鬼村西头的义庄,向来是个让人绕道走的地界。


    那青砖灰瓦的老房子,窗棂裂得能塞进拳头,屋檐下挂着串褪色的白灯笼,风一吹就发出“吱呀”声,像有人在耳边叹气。村东头的张媒婆赌咒发誓说,她曾看见义庄的门缝里漏出蓝光,跟着就听见里面有人念:“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那是守庄人老陈头!”老周蹲在村头砸烟袋,“你们这些婆娘,少听评书瞎脑补!”


    二、守庄人的神秘规矩


    老陈头是义庄的守庄人,无儿无女,常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他有三条铁规矩:


    1. 日落闭庄:酉时三刻必锁门,说“阴物见不得阳”;


    2. 禁谈生死:有人问起义庄里的棺材,他必答“都是空的”;


    3. 只收活鸡:村民若来借住(比如躲避仇家),需用活鸡当“住宿费”,说是“给阴灵们闻个腥”。


    狗剩偏不信邪,某天趁老陈头打盹,偷偷溜进义庄后院。只见墙根摆着七口黑漆棺材,其中一口盖儿没合严,露出一角红布——像是新娘子的盖头。他刚想凑近,老陈头突然出现,手里拿着把锈迹斑斑的菜刀:“小崽子!活腻了?”


    三、义庄夜宿的异乡客


    深秋的傍晚,义庄来了个异乡客。那人穿着考究的青衫,腰间挂着玉佩,却满脸风尘,说是来黄鬼村寻亲,天黑前赶不到下一程,求老陈头行个方便。


    “按规矩,得给阴灵们献只鸡。”老陈头盯着他的玉佩。


    异乡客皱了皱眉,从包裹里掏出个油纸包:“只有这块酱牛肉,行不?”


    老陈头捏了捏牛肉,眼窝深陷的眼睛突然亮了:“进来吧,睡西厢房,别去后院。”


    当晚,狗剩蹲在义庄墙外偷听,听见西厢房传来“簌簌”的翻找声,接着是压抑的惊呼:“找到了!”他吓得拔腿就跑,撞上巡夜的老周,哆嗦着说:“义庄闹鬼了!那客官在翻棺材!”


    四、棺材里的秘密


    老周带着几个壮汉冲进义庄时,异乡客正抱着口棺材痛哭。老陈头举着油灯站在一旁,脸上看不出喜怒。


    “这是我姑母!”异乡客指着棺材里的骸骨,“十八年前她嫁去外地,竟客死他乡,灵柩停在此处!”


    老周凑近一看,棺材底果然刻着“黄鬼村陈氏”的字样。老陈头叹了口气:“你姑母临终前托我等家人来寻,说要魂归故里。唉,我怕消息走漏,才谎称棺材是空的……”


    狗剩瞅见墙角的红布,突然想起县志里的记载:十八年前,黄鬼村有位陈姓女子嫁去京城,路上遭劫,新郎被杀,她被救后却无颜回乡,客死异乡。


    “那红布是她的嫁衣裳。”老陈头用袖子擦了擦棺材,“她走时说,下辈子要穿得囫囵些再嫁。”


    五、义庄里的红白喜事


    异乡客要带姑母骸骨回乡,老陈头却拦住他:“明日是‘阴魂行路’的吉日,子时出发,路上撒些纸钱,阴灵才走得安稳。”


    当晚,义庄破例亮起红灯笼。老陈头杀了异乡客的酱牛肉,又从屋里掏出坛老酒,三人围坐在灵前喝酒。


    “我守了三十年义庄,”老陈头给自己斟酒,“见过难产而死的妇人,见过战死的士兵,还有……”他突然闭嘴,盯着窗外的树影出神。


    子时三刻,异乡客扛着棺材出门,老陈头往他兜里塞了把糯米:“遇鬼打墙就撒糯米,百试百灵。”狗剩偷偷跟上,只见异乡客每走几步就撒把纸钱,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极了提着灯笼送亲的新郎。


    六、老陈头的惊天秘密


    异乡客走后,老陈头病了一场。狗剩去送药时,听见他在梦里念叨:“刘大哥,对不住……我当年不该贪那两亩地……”


    这事传到老周耳朵里,他突然想起三十年前的一桩惨案:老陈头的结拜兄弟刘三,曾因宅基地纠纷暴毙,死后就停灵在义庄。后来老陈头主动请缨守庄,众人只当他重情义,却没人深究刘三的死因。


    “你说,老陈头是不是……”王寡妇压低声音,“当年害死了刘三?”


    老周摇头:“没证据的事,别瞎传。”但从此往后,他去义庄时总会多带些酒菜,陪老陈头喝上两盅。


    七、义庄大火与神秘救火人


    冬至前一日,义庄突然起火。村里人提着水桶赶来时,老陈头正抱着那口红布棺材往外跑,白发被火烤得蜷曲,脸上划了道血口子。


    “先救火!”老周大喊,“棺材放远点!”


    火势凶猛,屋顶的横梁“咔嚓”断裂,眼看要砸中老陈头,突然有个黑影冲进去,用肩膀扛住横梁,大喊:“老陈叔!快走!”


    众人定睛一看,竟是失踪多年的刘三的儿子铁柱——当年他随母亲改嫁,如今已长成铁塔般的汉子。


    火扑灭后,老陈头抱着铁柱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柱子,你咋回来了?”


    “听说义庄起火,”铁柱擦着汗,“想起小时候你总给我糖吃,就赶回来了。”


    八、火场中的真相大白


    清理火场时,狗剩在灰烬里发现把锈刀,刀柄上刻着“陈”字。老陈头看见刀,突然瘫坐在地:“刘大哥,对不住……当年我一时鬼迷心窍,想占你家地,故意在你酒里下了药……”


    原来三十年前,老陈头因贪念设计害死刘三,多年来愧疚难安,才主动守庄,只为给兄弟守灵赎罪。


    “我就知道是你!”刘铁柱红着眼眶,却没动手,“我娘临终前说,你这些年活得比死人还累,就算了吧。”


    老周叹了口气,拍了拍老陈头的肩膀:“走吧,去村部住,以后别守庄了。”


    老陈头却摇摇头,从灰烬里捡起半块红布:“等我给陈姑娘找个好婆家,就走。”


    九、黄鬼村的义庄传说


    开春后,义庄重修一新。老陈头依然住在里面,只是不再挂白灯笼,换成了喜庆的红纸灯笼。有人问起,他就说:“阴灵们也爱热闹。”


    铁柱留在村里,跟着老陈头学做白事司仪。两人走街串巷,帮村民操办红白喜事,老陈头念的祭文里,总少不了一句:“恩怨皆过往,莫负眼前人。”


    狗剩把这事写成话本,在县城的说书铺里讲,取名《义庄秘史:棺材里的红盖头》。说到老陈头救火那节,他一拍惊堂木:“诸位看官!那火海里扛横梁的,哪里是凡人?分明是刘三的阴魂附了体!”


    台下有人喊:“胡说!我见过铁柱,壮得能打死牛!”


    狗剩笑了:“你当阴魂是啥?不过是活人心里的一道坎,跨过去了,天就亮了。”


    如今,黄鬼村的义庄不再让人害怕。每逢清明,老陈头会在门口摆上酒菜,招呼路过的行商:“进来喝杯酒再走,阴灵们见不得人冷清。”偶尔有小孩调皮,问起棺材里的红盖头,老陈头就会指着远处的青山:“那是陈姑娘出嫁的方向,她现在啊,正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铺满花瓣的路上呢。”


    章节特色:


    1. 古代乡村民俗考据:义庄功能、守庄人规矩、阴魂行路吉日等细节,还原传统殡葬文化;


    2. 悬疑与温情交织:棺材红布、老陈头梦呓、火场救人等情节制造悬念,最终以恩怨和解收尾;


    3. 人物弧光塑造:老陈头从贪念到赎罪,铁柱从仇恨到宽恕,展现人性复杂与救赎主题;


    4. 乡土哲学输出:通过“恩怨皆过往”“阴灵是心坎”等台词,传递宽恕与放下的人生智慧;


    5. 民间传说质感:话本式叙事、县志伏笔、灵异元素虚化处理,营造虚实相生的古风韵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