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458 何人如此勇猛

0458 何人如此勇猛

    左都御史李士实真的放弃了他的内阁之路。


    兵部尚书何鉴面对触手可及的内阁大学士之位,不但没有再进半步,而且真的出人意料的致仕了!


    两位地位尊崇的大七卿,竟然像是任由裴元掌控的傀儡一样,被裴元一言就决定了他们的前途命运。


    魏讷甚至都觉得,自己当天是不是走的太早了,所以目击的事件不够完整。


    从之后的进展来看,说不定后面裴千户还给小照说了点什么。


    毕竟这一连串的事情出现的很突然,一般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很难抓住那转瞬即逝的机会。


    推理到这里,魏讷不由打了个激灵,莫非天子也是裴千户的内线?


    在何鉴致仕之后,魏讷就往智化寺跑的很勤。


    朝廷的大小事情,只要是能在裴元面前刷刷存在感的,魏讷都会及时过来回报。


    焦黄中也巴巴的来见了裴元几次,再三的想从裴元这里,谋求让焦芳还朝的事情。


    可是现在肯定还不是个好时机,杨一清与杨廷和还没开始揪头发呢,焦芳那老胳膊老腿现在入场,就是被暴打刷声望的。


    裴元不想让焦黄中这个不稳定因素,发现自己其实罩不住。


    与其如此,还不如多拿捏他一会儿。


    这一日,魏讷散衙之后又跑来打卡。


    说是天子这次又闹出了大动静,一口气收了一百人为义子,都赐为国姓,对外号称皇庶子。


    而且赏下名号极多,有都督数人,都指挥使十余人,指挥使几十人。


    这些武官全部列籍锦衣、腾骧诸卫。


    而且朱厚照的这些义子中,竟然还有逃奔来的达虏,这些达虏得赐姓名朱采、朱静、朱满、朱恩、朱窥,各自得了千户的名头。


    一时满朝哗然,惹得不少人纷纷上书。


    裴元听了朱厚照这些操作,也是瞠目结舌,无语良久。


    朱厚照收上百义子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朱厚照那上百个儿子,一堆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都挤在锦衣、腾骧那几个卫,他也是知道的。


    但是朱厚照还收了好几个达虏儿子的事情,是他怎么都不敢想的。


    皇明庶子,居然出现了逃入汉地的达虏,这踏马不比什么“阉士”、“儒监”的更加魔幻?


    裴元的这一天,就被历史那真实的荒诞感所承包了。


    陈心坚偶尔到大堂溜达的时候,还时不时看到裴元坐在堂上,有些魔怔且严肃的对着空气,说着什么,大明天子不能,至少不应该……


    临近傍晚的时候,左都御史李士实来见。


    裴元上次阻断了李士实的入阁之路,之后也一直给没他解释。


    现在人家寻上门来了,裴元琢磨着,也该给老哥哥说说其中的利害了。


    谁料李士实进门后,浑不在意的和裴元寒暄了几句,提起路上遇到的趣事,还说说笑笑了起来。


    裴元觉得应该主动提一提,于是便道,“上次入阁的事情,小弟还没给大都宪一个交代。”


    李士实摆摆手,笑道,“何鉴一去职,我就想明白了。到底是咱们亲近。”


    李士实说着,还有点得意,这让裴元有些弄不明白,这老家伙到底是想明白什么了。


    但无所谓。


    有bug不可怕,只要能正常跑,管他呢。


    裴元索性不去澄清了,而是问起了李士实的来意。


    说起正事儿,李士实也正色了不少,他叹了口气,“还不是天子又闹出的那些事情。”


    说着,李士实就给裴元说起了今天朝会的事情。


    大体内容,还是今天魏讷跑来送信的那些事情。


    只不过李士实人在现场,知道的更多,很多问题的细枝末节,也不是魏讷这个酱油左参议能打听到的。


    按照李士实的说法。


    自从兵部事变后,群臣们就在防备着朱厚照,生怕他又搞事情。


    结果……


    还真他妈防着了。


    尝到了“义子策”甜头的朱厚照,今天上朝的时候,直接抛出了他的百子计划。


    特别是还出现了达虏儿子。


    这让习惯以史为鉴的朝臣们,一下子就想起了安禄山。


    而且算上第一波认得十个干儿子,这就是一百一十个干儿子了,比《水浒传》里的魔星还多俩。


    群臣们在三观崩坏的时候,忽然有一位朝臣,意识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对了,阿照你折腾的这么欢,你亲儿子呢?


    这个轻飘飘的问题,让正得意的眉飞色舞的朱厚照,直接当场石化。


    要是以往,裴元肯定能畅快的笑出来,并且和李老哥哥一起嘲笑阿照。


    但是这会儿,裴千户却有些气抖冷了。


    他真不知道是哪个恶毒扎心之人,能用37度的嘴,说出这么冰冷的话。


    于是裴元问道,“是何人如此勇猛?”


    李士实答道,“乃是礼部左侍郎毛纪。毛纪甚至还直言不讳,以储嗣未建,乞求陛下早定大计。”


    再见,毛纪。


    再也不见!


    裴元正心潮澎湃着,李士实看了陈心坚一眼,对他道,“还请陈总旗屏退左右,老夫有事情要和裴贤弟商量。”


    陈心坚见裴元没出声反对,就让附近的锦衣卫亲兵远远退下。


    等堂中只剩三人,李士实才在座中,微微前倾对裴元说道,“贤弟,你对这‘早定大计’是怎么看的?”


    裴元这才弄明白了李士实的来意。


    朱厚照现在都十九了还没有儿子,毛纪劝他早定大计,肯定不止是让他回宫狠狠使劲,而是委婉的让他做好其他准备。


    联想下刚才朱厚照大肆收干儿子的事情,还能有什么准备呢?


    必然就是从宗室子弟中挑选聪慧幼童,作为备胎,先养在皇宫里啊!


    当年宋朝就是这么干的。


    如果朱厚照以后有了自己的亲儿子,那自然一切休提。


    如果朱厚照没有亲儿子,那么有这么个备胎养在宫里,多少也能安天下人心。


    万一哪天朱厚照这个独苗真要是挂了,也不至于出现政权动荡。


    裴元直言不讳的对李士实说道,“这么说,你是打算从宁王的后辈中挑选一人过继给天子?”


    李士实有些紧张的问道,“千户觉得如何?”


    真要是能用这法子,顺利的继承大明正统,那宁王还造什么反?


    裴元毫不客气的说道,“不妥!”


    李士实脸上难掩失望,却仍旧不甘心的问道,“为何?”


    裴元有些生气了。


    老子正加班加点替朱厚照生儿子呢,有你们什么事儿?


    裴元毫不客气的打断了李士实的幻想,“宁王乃是朱氏长者,太祖皇帝的五世孙。而当今天子,乃是太祖的九世孙。宁王打算去哪里弄出个太祖十世孙,来给当今天子做儿子?”


    “宁王最小的孙子,都是朱厚照的爷爷辈。纵是天子不幸崩殂,你觉得太后会怎么看?”


    李士实听得哑口无言。


    正因为是同宗的原因,正统伦序摆在那里,反倒让宁王有些难办了。


    真要朱厚照死了,太后总不能找个比她还辈份高的小孩子当皇帝吧。


    李士实想明白这些,也只能长叹一声,“罢罢罢,看来是没机会了。”


    裴元提醒道,“这不但不是个机会,还是个隐患。宁王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示好,就是因为看到了天子无后的可能。一旦真要有那么个孩子送进宫去养着,只怕就会人心思变啊。”


    李士实闻言一凛,这才意识到自己把事情想反了。


    这是把坏事当成了好事了。


    李士实拍了拍脑袋,有些后怕的连忙深深一揖,“还好今天来问了贤弟,不然只怕宁王数代筹谋,就要毁在老夫手里了。”


    裴元的想法,当然是怕有那么个宗室子在,会给他儿子的合法继承造成变数。


    他对李士实的感谢也是有些受之有愧的,因此并未拿捏,只是淡淡说了句,“下次注意。”


    李士实沉吟片刻,又询问道,“要是这么说,我是不是还应该设法上书驳斥毛纪,维护一下天子,免得众臣受其蛊惑,群起向天子进谏。”


    裴元想了下,忽然露出一个笑容,称赞道,“这个主意好。”


    说完,就口述道,“你可以让亲信御史这样上疏,就说是陛下和皇后都在壮年,仍可诞下嫡子。皇后又从无失德之举,贸然议论储嗣的事情,岂非太过无礼?”


    李士实也察觉出了其中的妙处,不由赞道,“言之有理!若是这样,那毛纪仍旧揪着不放,就有指斥皇后的嫌疑。”


    “明天我就安排人上书,免得诸臣多事,坏了当下的好局面。”


    裴元不动声色的轻轻“嗯”了一声。


    李士实说完嗣子的事情,倒也没急着离开,而是和裴元又商量起了别的事情。


    这些日子来,李大都宪也慢慢养成了惰性。


    很多事情能开挂解决的,就不用自己想了。


    反正只要输入给裴元,然后得到结果就可以了。


    而且很多事情,裴元的处置,也往往能发李士实所未想。


    裴元对李士实说的事情,也听得很认真。


    自从上次意外出现的补位内阁事件险些毁了裴元的布局,裴元就对朝廷的大小事情,都不敢小看了。


    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冒出一个具有连锁效应的大雷。


    魏讷虽然在通政司,但那个衙门主要处理的是地方上呈朝廷的文书,属于较为低维的政治资源。


    而李士实作为大七卿之一,又是掌管都察院的监察一把手,就算其他朝臣再怎么不待见他,很多事情都必须得在他眼皮子底下过一遍。


    他掌握的情报不但更高端,而且还能提供很多内幕和细节。


    李士实说了一会儿,忽然提到一事,“咱们关于京察的谋划,可能做不成了?”


    裴元顿时打起了精神,“说来听听。”


    李士实说道,“按咱们原本的计划,这次应该推动京察对付杨廷和的人。如此,既可以结好杨一清,又能促使那两个家伙内斗,减小我受到的压力。”


    “可是昨天我和杨一清对接的时候,他好像很是犹豫,有些不太想继续这么做了。”


    裴元闻言皱起了眉头,追问道,“杨一清是不想京察?还是不想针对杨廷和?”


    李士实道,“不想针对杨廷和。”


    裴元断然道,“这不可能。”


    杨一清与杨廷和后面闹得那么凶,现在正是激化矛盾的时候,怎么可能这时候又和和美美了?


    李士实无奈道,“是真的。我听说是刑部尚书张子麟牵的线,从中间做了个和事老。”


    刑部尚书张子麟?


    裴元一头雾水,这有他什么事儿?


    李士实道,“大致意思是说,如今天子顽劣,这般肆意妄为,颇有当年英宗之相。若是朝廷上下不能精诚团结,被天子从中利用,再出现兵部右侍郎李浩那样背刺的事情,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裴元这才有些明白了。


    原来是最近朱厚照的超常发挥,让大臣们起了警惕之心。


    现在分裂的清流势力,面对一个强势的皇帝,已经处于很不利的地位了。


    所以才打着精诚团结的旗号,让杨一清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要拆台,先不要搞杨廷和。


    李士实对此自然是不太乐意的。


    可是大义当前,就连杨一清都犹豫了,他李士实也不好跳的太欢。


    现在为了补完阵容严防死守,新任礼部尚书王华都在昼夜兼程,双倍老汉推车赶往京城,李士实又怎么好破坏这众志成城的局面。


    裴元目光动了动,心中许多念头闪过,终究没有多事。


    杨一清与杨廷和短暂的和解,也不算是坏事。


    他对李士实道,“他们怎么想,是他们的事情。你若是被动的跟着他们的节奏走,只怕被人卖了还犹不自知。”


    李士实也考虑过这一层,为难的说道,“可若是我单独推动京察,就要自己对上杨廷和。没有吏部天官的支持,到时候恐怕我连手下的都察院御史们都指挥不动。”


    裴元想了想,对李士实道,“对付陆完怎么样?”


    李士实大吃一惊,“对付陆完?”


    裴元平静道,“不错,对付陆完。眼下杨一清与杨廷和互相疑心,你也对他们多有猜忌。这样的团结,就算能勉强维持,也将不堪一击。”


    “朝廷上下,现在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需要一个体面的大义名分,把大家团结起来。总不能……,说是为了对付天子吧?”


    “陆完,就是个很好的靶子。”


    “他是刘瑾余党,而且现在也用不到他了。大家一起做点坏事,气氛不就更融洽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