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447 来者不善

0447 来者不善

    王老哥现在得多心塞啊。


    要知道再过几年,朱厚照的无子危机加剧之后,大半个朝廷都投了宁王。


    老实人费宏对抗了一阵,觉得自己惹不起,也直接提桶跑路了。


    就是王琼王老哥在关键时刻,当了撑住大明的中流砥柱。


    结果,就这么个忠臣,还被朱厚照给卖了。


    裴元也是很无语,朱厚照这家伙,该不会以为他是单机玩家吧,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能随手利用。


    裴元想了一会儿,心中没有头绪。


    在历史上,王琼确实也是在这前后跑去赈济各地的。


    但是在那个时候,前线大量积压粮草,损耗巨大的事情,还没彻底爆出来。


    等到朱厚照弄明白此事,勃然大怒的时候,直接经手军需的户部左侍郎杨潭倒了霉,负责总领全局的户部尚书孙交也被迫致仕,正在外面苦逼赈济的街溜子王琼,反倒成了善后此事的最佳人选。


    于是王琼紧急驰奔湖广,把扔在那里烂了一年多的粮草,抛售了二十六万两银子,然后王姐归来回到京师,坐上户部尚书的宝座……


    想到这里,裴元麻了。


    前线积压粮草的事情,好像、好像已经被他提前捅破了。


    没有这一年的腐烂损耗,也就意味着,孙交和杨潭的罪责被大大减轻了。


    调度粮草失误的杨潭可能有点难受,但是孙交却不至于就此滚蛋。


    这也意味着,让王琼重回朝堂的两大诱因,“排他前面的领导全都撤职”,“就近驰援紧急救场”,全都没了!


    再加上裴元为了平衡朝局,想在王华入京之前,提前让王琼、杨廷和对线,把他作为杨廷和的对家举荐给了天子,故意小坑了王老哥一下。


    桩桩件件综合起来,几乎是大方向的改变了王琼的历史线。


    王琼通过户部尚书成为大七卿,然后转职兵部尚书的这件事,是王守仁开满权限,蹲草宁王的重要前提。


    而宁王能不能成功南下到达南京老区,又是宁王之乱能否成功的重大变数。


    卧槽……


    这下不会出乱子吧。


    正在裴元心情十分尼玛的时候,陈心坚派去送帖子的人回来了,他连忙匆匆回禀。


    “千户,王侍郎现在就想见你。”


    裴元已经没了之前的同仇敌忾和义愤填膺,有些尴尬的说道,“不见行不行?”


    陈心坚,“???”


    ——大佬你想想你在说什么。


    不见当然不行,现在又一个王老哥正处于迷茫的时候,他裴千户怎么能缺席?


    裴元便道,“走吧,咱们去见见王公。”


    裴元带人出门,直接去王琼府上拜见。


    王琼府上之前已经接了陈心坚的拜帖,知道裴元要来,早早就有管家等在那里。


    裴元一到,就被引入了上次去过的书房。


    裴元进去时,就见王琼脸色沉静的在桌后写着什么。


    裴元看见这似曾相识的场景,不由心中一跳,这、老东西来者不善啊。


    就是上次在书房里相见,让裴元匆匆往桌上看了一眼,结果王琼的命运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琼不但没能借助功劳,得到晋位左侍郎的机会,还直接被流放出去了。


    细细一捋,岂不唏嘘?


    裴元想到这里,更加不淡定了。


    这老东西肯定是细细捋过了,发现问题的关键在某人身上,然后才摆开这架势等着自己的吧。


    裴元干笑着打招呼,“卑职见过王公。”


    王琼抬起头来,见裴元站的远远的,不由和煦的说道,“站那么远干什么,过来过来。”


    “这……”裴元犹豫了。


    往前挪动几步。


    王琼有些不悦,“裴小友生分了。”


    裴元觉得书房里的气氛还算和缓,连忙道,“不生分不生分。”


    王琼问道,“既然不生分,贤弟为何不看看我写的什么?”


    裴元继续不淡定,卧槽,老登这是点我呢。


    裴元硬着头皮往那桌案上一扫,就见纸上写着“不共戴天”四个字。


    落笔铁钩银划,如刀似戟!


    卧槽!好字!


    裴元连忙对王琼劝说道,“不至于不至于,那毕竟是天子……”


    王琼愣了愣。


    接着胡须乱颤的一把拍在桌上,口中怒道,“裴元!你怎敢算计老夫?!”


    裴元见糊弄不过去了,只得无奈的说道,“这件事我也没办法啊,我可是好心好意把你引荐给天子。我哪想到那家伙这么不中用。”


    王琼满是怀疑的打量着裴元,“你真没暗算我。”


    裴元想发誓,但没敢,只能涨红着脸说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又说了些莫名奇妙的话,一些不懂了。


    王琼见状,倒是心中略微开解。


    裴元之前在王琼面前的人设,可一直都是阳光开朗,为国为民的锦衣义士。


    这会儿见裴元急的脸都红了,也不好抓着此事不放。


    他将案上铺着的纸团起,叹了口气,“唉,你也是好心,可能老夫的时运不行,没有公卿的命。”


    王琼心里也明白,裴元最多就是把自己的文章拿给天子看了,之后天子抛出自己和人打擂台,那也是天子自己的事情。


    以天子的尊贵,谁又能让他做不甘愿的事情呢?


    用这个来苛责裴元,实在是他无理取闹了。


    裴元不想让王琼琢磨这些了,便主动开导,“纠结过去的事情已经没有意义了,王公还是要往前看啊。”


    王琼闻言叹息一声,没有接话。


    往前看?


    能怎么往前看?无非就是一个府一个府的来回巡视,去地方过上个五六年,等到物是人非,就该打发自己回家养老了。


    裴元想了想,对王琼说道,“卑职诚心实意想要帮助王公,还请王公不必遮掩。咱们坦诚相待,或许就能找到一条出路。”


    王琼这会儿心烦意乱,确实也想找人倾诉。


    如今他在朝中满目皆敌,这件事偏偏又牵扯到天子不当人,实在是无法和人说起。


    见裴元肯好心开解,心头微暖,开口说道,“你我之间也算是忘年交了,没什么不好明说的。”


    “现在仔细想想,老夫之前让你帮着向天子递文章,确实存了幸进之心。如今引来满朝攻讦,也是自作自受。”


    现在的社会大舆论就是这样,默认的就是将皇权放在一个被监督的位置,大臣们应该齐心协力的限制皇权。


    皇权也当然可以任性,或者说别说皇帝了,就算匹夫也有任性的资格。


    就算以杨廷和、杨一清的位高权重,如果被他们赶车的马夫来一个黑虎掏心,该扑街的还是得扑街。


    前提是,你要能承担的起后果。


    若是能承担的起后果,就算上朝的时候给了杨廷和一个嘴巴子,那也是权力的小小任性。


    若是承担不起后果……


    累累青史在前,能够“长治”,又能“久安”的皇帝又有多少?


    王琼一念之差,被人发现和皇帝私通,自然就被视作焦芳那样的叛徒。


    裴元对王琼说道,“那些且不论,王公可知道为何首辅要立刻将你赶出朝廷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王琼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无非是怕老夫在这个位置上和天子里应外合,让天子的命令跳过内阁和六科的监督,得以落实罢了。”


    户部掌握着国库,王琼这个右侍郎还是能调动大量资源的。


    一旦这里露了口子,让朱厚照的中旨有落实的机会,那就容易带来很多麻烦。


    王琼看着裴元问道,“你是锦衣卫,也该知道中旨的危害吧。”


    这话裴元不大好接。


    大明天子的旨意,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圣旨,一类是中旨。


    圣旨,是皇帝以大明帝国法定代理人的身份,颁布经过朝廷认可的旨意。


    这个圣旨的权威很高,因为他代表的朝廷中央的集体意志,对抗圣旨,就相当于代表对抗整个统治阶层。


    可能有人不解,不是说都给事中能封驳圣旨吗?


    都给事中能成功封驳圣旨,一般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天子不愿意破坏制度的权威性,因为他就是制度最大的受益者。


    第二种是朝廷和都给事中一起给天子唱双簧,天子不想也不敢戳破这点表面和气。


    而中旨呢?


    就是皇帝以天子小朱的身份,传达未经朝廷认可的个人想法。


    中旨的性质大致就相当于,从私人的角度来说,这件事能不能给我个面子。


    因为牵扯到天子的面子,中旨的权威性,也就和天子本身的权威性密切挂钩。


    像是老朱元璋、老朱阿棣这种猛人,中旨的权威性无限接近于他能动用的力量。


    像是小朱厚照的中旨,如果被人不当回事,那也只能尴尬笑笑:算了算了。


    这个从小被教育的很好的天子,就像是被训练的很高级的人工智能,大概有什么不能伤害他那几个老师的潜意识指令。


    裴元之前还对朱厚照说过,锦衣卫好就好在可以不守规矩。


    他们本身就是天子意志的极端体现,当然不能对中旨有什么非议。


    裴元决定换一个角度带王琼看这件事,“也就是说。朝廷重臣们认为,你留在京城中,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威胁,所以就必须要把你弄去地方,减小这样的威胁。是这样吗?”


    王琼答道,“不错,就是这样。”


    裴元不给王琼思考的机会,继续道,“那如果这个结论成立的话,是不是如果你在地方上的威胁,大于在京中的威胁,那么他们就会把你弄回京城,再放回眼皮底下,对不对?”


    王琼愣了一下,没想到裴元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但如果细细想想的话,这个逻辑,似乎也没错?


    王琼顺着这个思路思索了一会儿,却想不通。


    他也不纠结,索性直接问道,“老夫在地方上无非是了解民情,赈济百姓,又能对他们有什么威胁。”


    裴元却斩钉截铁的说道,“能。”


    王琼皱起了眉头,等着裴元说后面的话。


    就听裴元循循善诱道,“王公若是把心思用在地方实务上,也无非是用骐骥做驽马的事情,就算有很好的成果,也不会有人在乎的。若是做的差了,反倒惹人耻笑。”


    “但若是王公把心思花在一些制度性的东西上呢?若是王公能思考出一些更适合大明的道理,能够更深切的改变大明呢?”


    “若是王公想出的东西,能够让朝廷诸公战栗,甚至不得不恳求你回来,不得不恳求你不再想下去呢?”


    王琼听的头皮发麻,忍不住叱喝道,“裴元,你在说什么疯话?老夫岂是离经叛道之辈?”


    裴元盯着王琼道,“并非离经叛道,裴某之前就有些朦胧的想法,只不过因为裴某的地位卑下,就算提出来也不会引起什么关注,甚至说不定还被人故意扭曲,成为残害百姓的工具,所以裴某并不敢言。”


    “但若是这件事由王公来推动,则必定使天下震动,朝廷诸公战栗不安。”


    王琼的态度已经严肃了起来,他审视着裴元,认真的问道,“你先说来听听。”


    裴元道,“裴某想的这个法子,叫做一条鞭法。”


    王琼不解的问道,“什么叫做一条鞭法?”


    裴元答道,“一条鞭法,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和其他的所有杂征全部统合计算,然后把这些钱折算为银两,得出一个数字。再将这个数字,按照田亩总量往下摊派。”


    “我们征收的钱粮都来自于土地,那么我们就该以土地为目标征税,而不是以百姓为目标征税。土地在谁手中,我们就向谁征税。”


    “这样一来,那些没有田地,本就贫穷的百姓,就不用再背负沉重的税赋。而那些拥有土地,拥有产出的人,就相应的承担起朝廷的开支。”


    “而且将本色税和折色税,全部简化为银两,还可以大大简化征收的方式,既能减小官府的征收难度,也能更方便运输和使用。”


    裴元一边慢慢解释着,一边留心着王琼的神色。


    考虑到这项改革推动的难度,裴元还故意提出以银两作为征收标准的方式,吸引白银集团一起来推动这个一条鞭法。


    王琼听着听着,脸色果然激动涨红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