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封奏摺都被扔在了地上。
德安深深的低着头,不敢吭声。
他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看见了几个字。
隐约写着「进宫」,「位份」,等字眼。
德安心想,这又是哪些个不怕死的。
怎么还打着让自己的府上的姑娘进宫的主意呢。
德安日日跟在陛下身边,自然清楚,陛下的心里只有盛姑娘一人。
陛下要立盛姑娘为后,不代表他就要大开后宫,选秀选妃。
这后宫吶,不会再有其他的女子了。
只会有盛姑娘一个人。
那些大臣若是打着让自己府上的姑娘进宫给家族谋求荣华富贵的主意,那可真是想错了。
第330章 打破流言
这些大臣也不想想,陛下若是要开后宫,又岂会等到现在。
所以吶,这些大臣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接下来几日,朝堂之上依旧有大臣提出选妃的言论,都被褚北珩一言否了。
甚至有一次大发雷霆,将几个带头的狠狠的骂了一顿,又罚了几个月的俸禄,这才让这些人消停了些。
只是随着盛星词十九岁生辰即将到来,御史大夫几乎是每日都会提出「盛星词不宜为后」一事。
他也慑于天子威压,但却半点没有退步。
甚至大有「陛下若是不收回成命,他就一头撞死在殿前,只为保住大昭的名誉」的意思。
德安眼见着陛下的脸色越来越黑,心里恨不得将御史大夫的脑袋切开,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陛下决定的事情,哪是他能改变的。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闭上嘴,以免惹了陛下不快。
又一次早朝,御史大夫像前几日一样,再次说起了此事。
「陛下,大昭没有离和离女为后的先例,此事万万不行啊!」
褚北珩现在看见他就头疼,看他就碍眼,偏偏对方清正廉洁,自己又无法下手。
御史大夫迂腐固执,将三纲五常都刻进了脑子里,轻易不会改变这种想法。
褚北珩不搭理他,摆了摆手,下朝了。
御史大夫见状,欲言又止,但还是没有继续说什么。
唉,陛下为何就对立盛星词为后一事如此执着。
陛下是个明君,可就是此事是他的污点。
盛星词对于这个御史大夫数次反对自己为后一事也有所耳闻。
她知道,这个朝代的人思想顽固不化,迂腐老旧,像御史大夫这样想的人不知凡几,只不过只有御史大夫说了出来。
但盛星词要去怪他吗?
也不会。
人的思想如何,是被环境所影响的。
可御史大夫如何想,也不会改变自己要与承景大婚的事实。
若是可以,盛星词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时代的人的思想能变得更加自由、开阔。
能让女子不再被束缚。
几日过去,平川府再度传来消息。
梁锋带兵再次攻城,依旧失败。
同时,关于昏君和妖女的流言,不知如何就传到了京城。
现如今京城内本就因褚北珩执意要下旨立盛星词为后一事议论纷纷,哪怕御史大夫多次进谏,都未改变主意。
这似乎更是与流言所说的相差无几。
当今皇帝已经变成了被美貌沖昏头脑的昏君,竟然执意要立一个和离女为后。
而在有心之人的煽动之下,这些流言愈演愈烈,让一些普通的百姓开始动摇起来。
莫非当今圣上真的是个昏君?将军府上的盛姑娘真的是个妖女?
只是就在流言在京城中散开没多久,便有人忍不住为盛星词说起话来。
酒楼之中,听到这种流言,有几人激动得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声说道:
「盛姑娘如何就是妖女了?她分明就是菩萨!」
「是啊,当初若不是盛姑娘,我们许多人,说不定早就已经饿死了!」
「盛姑娘心善,救了我们大傢伙,我们听不得这些诋毁她的话!」
「你们是不知道,当时我们这些人有多绝望,多亏了盛星词发善心才能活下来。」
............
这些话一出,立刻叫其他人好奇了起来。
「哦?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为何这么说?」
「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是盛姑娘救了你们的命?」
一开始为盛星词说话的人听到问话便想起了那几日难熬的日子,立刻忍不住红了眼眶。
他感激的开口说道:
「你们有所不知,我们几个是从玉阳府来的。」
玉阳府?
那又怎么了?
听说反贼平远王一开始攻打的就是玉阳府,只是将士们誓死守城,最终等到了援军,这才没有让平远王攻破。
听到问话,对方继续道:
「我们玉阳在被攻城的前几日便遭了灾,城里的粮食所剩无几,后来又遇上大雨,能吃的粮食要么是被大水沖了,要么就是被水泡了,城里能吃的东西,几乎找不到。」
想起那几日,他依旧满是对盛星词的感激。
「城里的粮商有粮,可偏偏不肯放,要卖高价,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手上哪里来的钱买粮?只能挨饿。
知府大人和将军都是好官,凑了钱出来买粮,熬成稀粥在府衙前发放,可是哪里够呢?大人们的俸禄很快就没了,城中险些出现有人饿死,就在这关键时刻,盛姑娘出现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