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若不是陛下圣明,让梁将军带着大军即刻出发,今日他们恐怕是等不到支援,已经城破身亡了。
知府此时欲言又止,似是有些好奇,但又不知如何开口。
梁锋见状道;
"大人有话直言即可。"
知府笑了笑:
「梁将军,我听闻民间有传言,陛下欲立盛姑娘为后,此事可是......」
此事可是真的?
听到这话,赵龙也立刻看了过去,他也对此事好奇不已。
虽然二人都早已听说此事,但他们不在京城,陛下又未下旨,所以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也不甚清楚。
梁锋点了点头。
「是真的。」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
「在朝堂之上,陛下亲口所言。」
两人一听,想起了近些日子以来,城中的一些流言。
知府想了想,对梁锋直言道:
「前些日子,玉阳府内不知从哪忽然传出了许多莫须有的流言,说陛下与盛姑娘是......」
知府将所谓昏君和妖女的流言说了。
梁锋听完,顿时面带怒意,一拍桌子:
「简直是胡言乱语!妖言惑众!」
赵龙:「我看这些谣言,就是平远王弄出来的,至于目的,不用说也知道。」
梁锋点头:「我这便给陛下写摺子,说明如今玉阳的情况,还有这些谣言一事。」
如今城内的危机已经解决,赵龙暂时的放下了心。
相信平远王一时半会是不会再敢出兵了。
紧接着赵龙又想起了一件事,神色又变得有些严肃起来:
「平远王身边有一谋士姓高,素来便十分得他信任,然而平远王此次攻城身边并无这人,我想,这谋士是否被派往了他处?」
梁锋思索片刻后,皱眉道:
「赵将军的意思是,这个谋士带着兵去了其它府州?」
难怪他今日见平远王所带的兵马至多三四万。
那时他还有些许疑惑。
平远王莫非只有这么点人不成?
原来是这样,他真的打的是兵分两路的主意。
赵龙点头。
梁锋:「不好!如此一来,只怕那姓高的,已经在攻城了。」
可是他们怎么确定,那姓高的,在攻哪一府的城池呢?
他神色严肃,又叫来了其他人共同商议。
事不宜迟,得早日出兵支援才是。
另一边的平远王狼狈逃跑之后,此时正对着手下的人大发雷霆。
「该死!真是该死!怎么偏偏到了最后关头,朝廷的援军就到了!」
想起自己差一点点就能攻破城门,在最后关头被拦下了。
这些援军到底是怎么来的?!
那姓赵的派人加急送往京城的请求支援的信,分明已经被他截了下来,人也已经杀了!
褚北珩既没有收到信,为何会派人前来玉阳府支援?
且从时间上来看的话,这些人早就在他第一次攻城之前便已经从京城出发了。
莫非褚北珩真有这么神机妙算不成?
三次,整整三次!
自己三次攻城,次次失败而退。
那城里的守将不过是万人,却能让自己如此狼狈。
这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要叫人嘲笑自己无能!
自己带去的四万人,如此被杀得只剩不到三万。
平远王一想到这,就恨不得将赵龙等人都杀尽。
而且他还有一事不明,算了算,城里那些人应当已经饿得没有力气了才对。
为何今日对战之时,他们个个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半点都没有挨饿的样子。
这又是为什么?
他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粮食?
平远王怎么都想不明白。
还有今日朝廷来的那些援军。
他们手上拿的武器是从哪里来的?
为何那么锋利坚韧,他的人根本打不过。
莫非是兵部有了什么新的冶炼法子?
平远王只觉得出师不利,心里满是怒意。
他叫来手下,问:
「高立那里可有传来什么消息?」
手下摇了摇头:
「回王爷,高先生还未传来任何消息。」
平远王眯了眯眼。
「行了,你下去吧。」
既然还未有消息,那便说明他还未攻下。
也不知现在平川府是什么情况。
只是希望不要如同玉阳府这般便好。
平远王想到这便又满是怒意,该死的,就差一点点自己便能破城了!
不过,既然援军到了玉阳府,那想必平川府那边是没有支援的。
如此一来,高立攻城,必然要轻松不少。
平远王冷笑一声,守住了玉阳又如何。
等着吧,平川府早晚会被他攻破的。
想到这,平远王吩咐下去:
「所有人即刻出发,去往平川!」
玉阳来了援军,他势必是攻不下了。
既然如此,他不如一同去攻打平川。
有了他的加入,必然会更快破城。
此时的平川府。
高立带着四万的兵驻扎于平川城外。
前两日下了雨,耽误了他的计划。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