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明末争雄 > 第350章 权臣祸国(三十六)

第350章 权臣祸国(三十六)

    严霜并不知情,逛完街,找了间客栈准备下榻,结果,晚晴带着姜家表少爷找上门来。


    “表少爷,快抓住这女人,她是姜家逃奴!本也是您的奴婢!”


    那表少爷本就是个好色之徒,严霜虽然遮了容颜,但五官和手脚脖颈的皮肤还是十分亮眼,顿时就被他看中了,于是指挥手下仆役上手。


    “给小爷绑回去!竟敢做逃奴,看小爷如何收拾你!”


    “看你们谁敢!”严霜心中惊讶,手上却不慢,抄起身边的板凳与仆役对峙,“奴家的身契已经结了,如何还算你姜家逃奴?!”


    “笑话,你是看姜家毁了,便要私自逃跑吗?你说身契结了,如何证明?”


    晚晴咄咄逼人,她可不怕严霜,先伸手要抢板凳,严霜自然不肯,两人拉扯中,表少爷身边的仆役也一拥而上。


    “放开我!你们这帮畜生,强抢民女吗?!”


    “小贱人,你本来就是姜家逃奴,什么民女?”


    喧闹引来街边人围观,指指点点。


    严霜一个弱女子如何斗得过他们?


    很快就被压在地上,绑了手脚。


    表少爷十分满意,上前来用扇子抬起严霜下巴,却不想这丫头一口唾沫就吐在了脸上。


    “反了你了!看小爷不打死你!”


    表少爷扬起扇子就要扇到严霜脸上,却突然听见身后一声暴喝,手如同被铁钳夹住般剧痛起来。


    “住手!光天化日,强抢民女,还有没有王法?”


    “他妈的,哪个不长眼的……”


    表少爷气恼回头,正准备开骂,却看见捏住他手的是位捕快服的青年,在他身后,一身玄衣的公子正静静的看着他,目光冰冷彻骨,正是陈吉发。


    “那个……这……这女人是姜家逃奴……”


    “放屁!她的身契是吉发亲手给她的,你还想狡辩?”


    “可府衙并未备案……”


    “现在备案了!”


    那捕快将表少爷推开,又拔刀指向晚晴和仆役。


    “不想死的都滚!”


    晚晴心中妒恨,但没有胆子同这些大人物硬刚,她将求助的目光看向表少爷,后者却上前给她一个耳光,将她扇倒在地,不敢多语。


    “妈的,贱货,让小爷得罪贵人。”转身又向玄衣公子拱手道,“搅扰陈大人,草民这就走。”


    “走吧,莫要再欺压良善。”


    表少爷带着晚晴和仆役们走了,陈吉发冲严霜点点头,便准备转身离开。


    “公子!”严霜追了出来,满身的狼狈,“带奴走。”


    “此去路途遥远,而且我们都是男人,你一个姑娘家跟着不妥。这里很快就会建立女会,你可以在这边的合作社当雇员……”


    陈吉发自以为这番安排已经很妥当了,但严霜上前抓住他的胳膊,擦了擦已经有些花的小脸,仰头认真的看着他。


    “不要,您带奴走。”


    严霜是那种长相周正清纯的美,与王宝珠那种娇俏艳丽的类型很不一样,当眼含泪光楚楚动人的盯着人看时,清澈含情的双眸杀伤力格外的巨大。


    陈吉发只觉得心弦绊动,心跳呼吸都不自觉加快起来,连忙将视线偏开,抽出手臂。


    “姑娘……”


    “公子莫要担心奴误了您的事情,奴吃得苦,会骑马,能跟上。只求您带奴走。”


    “吉发,要不就带上吧。”赵坤兴促狭道,“好人干脆做到底。”


    严霜听见有人帮她说话,于是又上前一步要抓陈吉发的衣袖,后者退后躲开,面色尴尬道:


    “那便走吧。”


    听了这话,严霜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


    “好!谢谢公子。霜儿会乖的。”


    陈吉发在胶州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即便是季闻道提前将报告打到了皇帝的御案上,可架不住影响太大,弹劾的折子如雪片般飞向紫禁城。


    因为上个月孙传庭大败李自成而心情稍好的崇祯皇帝,又皱起了眉头。


    “杜宪何在?”


    “回皇爷话,杜公公巡营去了。”


    回话的是个年轻的太监,叫王承恩,是曹化淳走时,推荐给崇祯皇帝的。


    这太监平时木讷少言,但是做事认真勤恳,于是被皇帝留在身边伺候。


    “让他来见朕。”


    王承恩应下,躬身退出门外,寻了个小太监去传话,刚刚安排妥当,便看见东厂太监王之心抱着拂尘踱步过来。


    “小王公公,在忙呢?”


    “王督公吉祥,圣上有事要传唤杜督公,方才安排人去送信。”


    “是莱州的事情吗?”


    “这……咱家不知。”


    王之心左右看了看,见周围无人,抓住王承恩的袖子轻轻一推,将块金铤子推入后者袖中。


    “不管知与不知,若圣上问起,还请小王公公美言几句。”


    王承恩本想将金铤子还回去,但王之心抓着他的手不放,于是只能作罢。


    “王督公何必如此?圣上自有决断。”


    “如今鳌山卫的事情已经查完,生米做成了熟饭,再折腾一遍,怕是要激起民变。北镇抚司送回的赃银有八十万两之巨,就冲这些银子,那些人也该死。”


    “这话如何敢在圣上面前说?”


    “咱家不为难小王公公,只求圣上问起时,您便只说银子,不谈其他。”


    王承恩心中了然。


    自崇祯继位,朝政败坏,其中最难的,便是银子不够。


    皇宫开支、官员俸禄、内外战争,哪一项都是花钱的无底洞,偏偏到了崇祯末年,天灾不断,税源锐减,朝廷连年入不敷出。


    王之心今日跑来专程说这个话,意思很明了,便是要将这笔赃款,献于皇帝内帑。


    八十万两银子,不管如何得来,不管皇帝如何想法,总归也是到位了,可以直接补贴朝政。


    “明白了,督公且放心。咱家自有分寸。”


    王承恩这样说,其实心底里是不打算帮忙解释的。


    毕竟,圣上究竟是想要银子,还是想要追责,现在谁也说不清。


    崇祯皇帝是个有道德洁癖的人,而且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王承恩跟在他身边,自然不会去触这些霉头。


    不过,王之心今日能提前同他知会,倒也不是无可救药,若是圣上真的问起,如实说就是。


    至于胶州究竟发生了什么,谁又在乎?


    如今天下大乱,到处都是烽火,小小的胶州实在无关紧要。


    杜宪匆匆入宫,在宫门口碰到王之心,两人点了点头,意思说,分赃的事情已经认可了。


    胶州出发的时候是一百二十万两,从锦衣卫出来的时候是一百万两,王之心匆匆跑来上报,给出的数额是八十万两。


    这个比例能如此高,还得感谢季闻道这厮做事利落,若是拖久了,让内阁那帮子文臣掺和进来,还能更少,且要分一部分到户部。


    所以,王之心同杜宪提前暗中勾兑过,让杜宪咬住这个金额,目的,就是为了让皇帝将八十万两直接收下,绕开户部。


    而这个时候,户部尚书程国祥,也就是素有清廉之名、从南京通政升任户部尚书的那位程大人,也知道了胶州的事情,有位南京故友给他递了个消息,说是锦衣卫办了大案,押送人犯和大批的赃银入京,便立刻动身去找首辅刘宇亮,等他到的时候,兵部尚书杨嗣昌已经在了。


    刘宇亮是个老好人,做事四平八稳,并不出挑。


    如今的内阁之中,皇帝最宠幸的是杨嗣昌和薛国观,因此大小事情,以杨嗣昌和薛国观的意思为主。


    看见杨嗣昌在,程国祥便知道事情要坏。


    果然,才开口,杨嗣昌便呵斥起来。


    “程司徒所为何事?今年剿饷催缴整齐了吗?”


    程国祥闷了一肚子火,硬声硬气道:“天下遍地烽火,杨阁部何时平了兵灾,本官便何时清缴完税。”


    “汝敢与圣上言否?”


    “杨阁部是要与圣上言剿饷的一年之期吗?”


    杨嗣昌脸色很不好看,拂袖转身,对刘宇亮道:“胶州之事不可轻忽,待本官进宫面圣。”


    刘宇亮只觉得头痛,于是摆手道:“文弱(杨嗣昌)、仲若(程国祥),切莫要急躁。先坐下,慢慢谈。”


    首辅发话了,杨嗣昌却并不买账,冷哼一声,转身持笏进宫。


    程国祥自然不甘示弱,也跟着走了。


    刘宇亮这个首辅当得憋屈,也懒得管这两人,轻叹一声,回值房办公去了。


    崇祯皇帝不知道下面的太监和文臣之间的弯弯绕,等他见到杜宪的时候,先听到东厂的解释。


    “鳌山卫指挥使余同安与倭寇勾结的证据确凿,并无冤枉之处。所获账目、人证、赃银,皆押送回京,圣上可着人复核,绝无虚假。”


    崇祯皇帝见杜宪面色如常,冷静利落,心中的疑虑少了许多。


    “可为何无令调动战船?地方卫所是北镇抚司能够直接调动的吗?”


    杜宪事前同曹化淳沟通过,早就想好了措辞,这时候侃侃而谈。


    “那余逆与登莱兵备道有私,正常报请,怕是要走漏风声,坏了大事。这件事是北镇抚司调查别的案子时偶然获悉,但当时余逆与其党羽已经发现了线报的行踪,若不及时行动,后续怕是难以定案。所以,锦衣卫办案千户季闻道当机立断,一面派人回京送信,一面采取行动。圣上可以命人查看先前的奏章,奴婢的确报过此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