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她又去投靠二女儿家,想来二女婿行商,家境颇为殷实,给她老婆子一碗饭吃倒不难。
结果住了不倒半年,因这老婆子依旧是死性不改,虽是寄人篱下,仍是整日趾高气昂地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更是不分主次,乱插手女婿家中的大小事务,不但弄得家中上上下下怨声载道,竟连累了一个小妾流产,且是一个男婴,气得二女婿亲自拿着扫帚,将这徐老婆子扫地出门。
走投无路,徐老婆子只得背上一个包袱,去投靠收养的义女、后嫁到乡下去的李素珍。
这李素珍正是草姐儿的阿娘。她不是这徐老婆子亲生的,是收养的别人家的女儿。
这李素珍是徐老爷子生前好友的遗腹子,徐老爷子怜她家家破人亡,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便从小收养为义女。
徐老爷子虽是尽了老友的情谊,但这徐老婆子却十分不待见李素珍。
一是因为这李素珍是别人家的女儿,平白家中多了一张吃饭的嘴,生性抠门的她自是不悦。
二来因这李素珍生得美貌,胜过她那两个亲生女儿许多。那没长眼的媒婆撑着青伞来她家,竟要绕过她那两个亲生女儿,要先给李素珍说媒,说是十里八乡的青年才俊,都瞧上了徐家的小女儿。
气得她撺掇着徐老爷子,倒贴了一份嫁妆,将李素珍早早地嫁了出去。
许的人家正是她娘家一个远方穷亲戚陈老五,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在乡下只有两三亩薄田,家境贫寒。
李素珍知道后,便也没说什么,只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她亲生父母不在了,徐老爷子和徐老太太,便是她在世上的双亲。
待李素珍出嫁那一日,徐老婆子也假惺惺地送出了门,对着李素珍颇卖弄地说道:「你今日出嫁成家,我们也对得起你父母的在天之灵了。」
「你成了家,自然是别家的人了,往后的日子是甜是苦,都得自己撑着,可怨不得旁人。」
意思是,以后李素珍过得不好了,可别来她们徐家打秋风。
新娘子李素珍粉颈低垂,只默默地听着。一如她十八年间,在徐家挨训的每一个时刻。
打发走一个吃白食的李素珍,又见她嫁给了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汉子,徐老婆子心中着实痛快了。
李素珍和陈老五成家后,家中贫寒,日子很是清苦。
但好在素珍心灵手巧,又善针织女红,一手好刺绣也颇能补贴家用。
陈老五虽然生性木讷,倒也老实良善,如今又娶了一房貌美贤良的妻,万万喜出望外之事,早已心满意足,家中大小事务,对素珍唯命是从。
素珍操持着家中生计,一文钱硬生生地掰成了两文钱花。又取出了自己嫁妆里的首饰,又置办了几亩良田。不出三四年的时间,陈家中已经从曾经的一贫如洗,竟变得有模有样了。
素珍出嫁后也不忘徐家。逢年过节就给徐老爷子、徐老婆子孝敬些她亲手做的衣裳、鞋子,还有自家庄家地里打下来头茬的蔬果。
只是徐老婆子从来都瞧不上李素珍,觉得她家太寒酸,送来的礼物也忒上不了台面。
就连家中请客,素珍和陈老五都是和下人们坐一桌吃席,从来都不当正经宾客看待。
一来二去,素珍和陈老五吃尽了徐老婆子的白眼,渐渐地也不大往徐家走动了。
--------------------
要开新文了,各位久等了!
这个故事最初的灵感源自冯梦的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我将书名定为《花魁独占状元郎》,旨在表明主体是女性,客体是男性。
这部书中的女子们,不是被男性视角审视的客体,更不是心甘情愿沦落为男性的同谋,而是自我觉醒后拥有主体性、精神独立的女性。
全书大概40w字,预计今年完结,还是那句话,我码字速度可能会比较慢,但保证绝不坑也绝不烂尾。
今年算是对我本人来说很重要的一个年份,如果让我来概括的话,就是「告别过去,迈入了全新的人生旅程」。
我很庆幸,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能够和那一端的你一起经历。
我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个故事,将我的快乐和勇气也一同带给你。
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吧:)
第2章 绕床弄青梅(2)
=========================
谁曾想,世事难料,风水轮流转。
往日她这个养尊处优的老婆子沦落到缁衣乞食的地步,亲生的儿女都靠不住,只得来投靠这个从来被她瞧不上眼的义女。
若说她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那是不可能的。
若是李素珍不让她进门,她也没什么话可说。
出乎意料的是,素珍毫无怨言地收留了徐老婆子,不但奉为座上宾,更是将她如亲娘一般孝敬。陈老五也感念徐老婆子许给自己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因而对她也十分客气。
体会过世道无常,人情冷暖,徐老婆子吃过许多苦,性子也收敛了许多,平时还会帮素珍做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素珍一家子也过了几年消停日子,竟有几分患难见真情。
七八年过去了,朝廷终于平息黄巾贼叛乱。老百姓们原指望着重新过回太平日子,谁知正应了那句老话,「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原本风调雨顺的江南竟遭逢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四五月无雨,河流枯竭、禾苗尽枯,庄稼绝收,更有瘟疫流行、蝗灾猖獗,百姓民不聊生。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