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想的是,若是馄饨,需得提前买了面和肉馅,细细来和,只怕是又要耽搁些时间。宋吟秋着急回府,若是过了宵禁,只怕是连个落脚的地儿也难寻。
宋吟秋震惊得忘了动作,却下意识地反驳道:「君子远庖厨……」
沈知弈擦了擦手,淡淡道:「殿下知晓下官现为武官,算不得君子。」
宋吟秋默然。
「你也没说带我到你家是为了吃饭……」她仍有些犹豫。
兴许是豫王当年好不容易找着个跟死去的世子相貌如此相似的孩子,再容不得半点差池。虽说对宋吟秋并无什么感情,但多年来,宋吟秋的衣食起居除了宫里偶尔的赏赐,便是由王府全部包揽。
她甚少外食,而像现在这样被不相熟的朝廷命官邀请至家中并吃他亲手煮的面的,更是闻所未闻。
她纠结半晌,最终向食物屈服。
她自认为还算是良心尚存,拿起筷子的时候顺口问了一句:「你呢?你不吃吗?」
谁知沈知弈道:「于礼不合。」
宋吟秋:「……」
都到了这种地步,搬出于礼不合的理由是否太过敷衍。
但当她真的下口时,沈知弈却又问道:「可还合胃口?」
面条煮的刚刚好,柔软却又筋道,辅以丰富多汁的酱料,是京城不太常见的口味。宋吟秋觉得它跟宫里御厨做的炸酱面区别可大,却又隐约认为炸酱面合该是如此风味。
她点头表示称赞。
沈知弈似乎松了口气,又下定了什么决心:「炸酱不小心做多了,你可还要添上些?」
宋吟秋被喷香的面条暂时剥夺了说话能力,继续点头。
——虽然让沈知弈忙来忙去,而她不劳而获,好像有些不道德。但她劝不动沈知弈,便也随他去了。
沈知弈进厨房拿了个小罐,回来放在桌上。
宋吟秋舀了满满一勺,那炸酱与京城惯常的做法不同。她瞧着里边儿搁了小米椒、八角、茴香等佐料,还有一种叫不出名的菌子。
她挑出一颗菌子:「这是?」
「下官家乡产的菌子,殿下若是不嫌,可以尝试一二。」
宋吟秋嚼着菌子,只觉脆爽滑嫩,因着用滚油酥过一遍,更是爽口。花椒、山奈等辛香调料非到没掩盖菌子本身的清香,反倒刺激了胃口,别有一番风味。
「京城这边大抵没有这种菌子。」宋吟秋突然道。
「是,下官调任时从家里带来。这种做法的菌子若是用纸在罐子上封了,便能多保存一段时日。」
宋吟秋半眯起眼,问道:「你是蜀中人?」
她喃喃道:「我幼时曾于蜀中……曾有幸伴驾皇上至蜀中,在行宫住过一阵子。如今想来,倒有些惦念蜀中的菜餚。那时年少,去了京城便也乐不思蜀。」
沈知弈垂眸,这些话他作为臣子本不该听。
自然也不该注意到她的「口误」。
宋吟秋没发现沈知弈眼底汹涌的情绪,从回忆中抽身时只挤出一个有些牵强的笑:「都是往事,沈大人见笑了。」
沈知弈似乎很能应时而变:「我明白。」
「那我便不叨扰了,」宋吟秋想了想,还是没有薅完那罐炸酱,她起身作别,「多谢沈大人款待。」
她对着空碗露出迟疑的神色:「那这碗……」
沈知弈反应很快:「我一会儿收。」
他从架子上取下大氅,本意欲帮宋吟秋披上,临到头却又仿佛想起什么,手上动作一顿。
宋吟秋被人服侍惯了,等了片刻没等到外衣自个儿披上来,不由得偏头。看到发愣的沈知弈,她才想起自己今日没有带流莺出门,万事需得自力更生。
但既然沈知弈手已经抬了一半了,使唤一下也未尝不可。
她开口,再次套上了世子惯有的语气:「怎么?沈大人,你我同为男子,难道还存在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的禁忌来?」
沈知弈移开视线,躲开了她的目光,将大氅规规矩矩给她披上了。
待到转到身前系带时,宋吟秋终是觉得不妥。
「我自己来吧。」她闻声道。
沈知弈默默退后半步,不知怎的宋吟秋觉得他似乎松了口气。她接过系带,布料带着沈知弈手上微热的温度。她顾不得多想,手腕灵巧一翻便绕了个不松不紧的结。
「殿下,我送您上马车。」
宋吟秋打理完毕,转头再看沈知弈时,他又恢复了一直以来疏离的分寸感。
她轻轻点头:「有劳。」
临出门时,却忽地下起雨来。微风吹拂着散落的雨滴,街边的小摊受了雨,有的就地撑起伞来,百无聊赖等着或许还有过路人进来歇脚,买上一碗小吃;也有的慌张把锅碗瓢盆用一张布盖上,推着车往家赶。
宋吟秋与雨幕里的烟火人间隔着距离,沈知弈撑着一把油纸伞,大半斜倚在她头顶,他自己湿了半边。
很是合礼数。
他解释说屋里没有多的伞了。
街边其实就有趁势卖伞的小贩,但宋吟秋不在意。
她踏上马车,门外伸进一只手,将伞递过来。
她只管收了,也没问沈知弈回家时撑什么,她也不想问。
反正今日一别,她继续回王府心甘情愿被拘着,沈知弈升官也好被贬也罢,反正也轮不上她来左右。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