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我来。」
萧洄带着他走到了最边上,指着某一块地方,「你往那儿看。」
在那个区域,供着几盏灯。
萧家所有人的长生灯都在那里。
「这是……」江知舟有些惊讶。
萧洄没回答他,而是道:「你往上看 。」
原来萧家长生灯还放着一个牌位,它靠着黑色的石柱,又隔得远,很难发现。
「看到了吗?」
江知舟目光往上,将那牌位上的字一声声读了出来:「萧长生之灵位。」
江知舟垂眸,轻轻将这个名字重复了一遍。
萧、长、生。
「长生,是我为他取的字。」
少年的声音从身后缓缓传来,道:「我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能获得长生。」
不要再被人陷害了。
要长命百岁。
江知舟缓缓道:「他是谁?」
「以后七月十五,你便来这儿替你友人庆生吧。」
萧洄轻声道:「想听我讲个故事么?」
***
黄昏,香客逐渐离去。小沙弥垂头打扫卫生。
长生殿外,主持拿着一沓纸,对哑僧道:「这是今日的长生灯名簿,拿去誊写一遍。」
殿门吱呀打开,萧洄从里面出来。
「结束了?你朋友呢?」
萧洄行了一个佛家礼:「他还想在里面再待会儿,麻烦住持了。」
住持合十回礼,念了声佛语,然后道:「你的另一位朋友在偏殿等您。」
「不用了。」
萧洄抿唇看着来人,道:「他来了。住持,我那位朋友可能会忘记时间,关门的时候记得去跟他说一声。」
说完,他跑过去。
「你都听到了吗?都听到了吧?」少年眼里藏着笑,「我说了,他记忆里的人不是我。」
晏南机嗯了一声,垂眸道:「很简单的一个故事。」
「我还有另一个故事,你要不要听啊?」
「听。」
「等你生日,我再讲给你听。」
作者有话说:
我好奇怪,半夜更新t.t
之前冲浪,忘了是知乎还是网易云上看到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适合傅二和萧洄[不是原身]的关系:【我知道那不是我的月亮,但有一刻,月光确实照到了我身上】
[1]摘自汪洙《神童诗》
行酒令是《将进酒》都知道吧?
第116章 无边记 02
十月初三。科考已结束一月有余, 京都城的热闹依旧没有减少。
在此之上,城内又涌入不少文人,甚至是一些在文坛德高望重的学士。
朝廷派遣六部轮流负责京都治安。
再过十天便是举国关注的大朝会。届时,全国各地省级学府会派遣学子来京互相交流切磋。
大朝会只允许当年未下场科考的文人参加, 这就意味着要有一位新的青云榜才子诞生。
风云际会, 青云直上,全国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这边。
大朝会算是各地学子崭露头角的机会, 古今的名人几乎都是从大朝会诞生。因此, 大朝会又被称之为「入世名帖」。
他给才华横溢但却出生微寒之人提供了扬名的机会。大朝会不看家世, 不看背景,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少年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往年间脱颖而出的人也不在少数。
其中,最为杰出的便是萧怀民。如果说世家以晏家为首,那么萧家便是所有平民的楷模。
晏家是数百年来无数个晏家人组成的晏家,而萧家的萧是属于萧怀民的萧。作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寒门学士」, 萧怀民已经成为天下学子争相学习的榜样。
天下学子多出生微寒, 最终出人头地的不及万一,萧怀民这样的终究是少数。
城南, 萧府 。
每日前来递拜帖的人不在少数, 即使得不到回应也依旧趋之若鹜。门口堵着的人实在太多了,萧洄现在回家都不敢走正门。
之前有一次他被人认出来, 那群学子追着他跑了大半条街。若不是萧珩正好路过,他很有可能会英年早逝。
萧洄进了偏门。
今日来给他开门的不是温书, 而是萧珩。
对方显然心情不佳, 绷着一张脸, 环着胸居高临下地看他:「这儿我家还是你家?」
天天来?
「我就是路过。」萧洄边往里走边探头, 「顺道蹭口饭吃。」
刚迈进一只脚, 被萧珩一把扼住命运的后颈,「你院里是穷的揭不开锅了?」
萧洄被他拎麻袋一样拎了回来,挣扎无果后企图撒娇:「庄师傅没温书做的好吃。」
少年伸出一根手指讨好道,「让我进去嘛,后门太远了我不想去绕,求你了二哥。」
见男人似有松动,萧洄再接再厉又接连唤了好几声。萧珩又好气又好笑,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虽然每次嘴上说着不欢迎萧洄,但实际上他还是很期待少年能来这儿的。
多一个人也热闹些。
这时,前来寻二人的温书突然出现,对他俩这样的姿势已然见怪不怪。
「二爷、三公子,开饭了。公子让我来喊你们过去。」
实际上是温时担心这俩在门口对峙一晚上,派了温书来「劝架」。这俩挨在一起就打闹,跟俩小小孩似的,没人来喊能在这说到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