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甥俩躬身道:「是。」
卫青后退几步,然后转身离去。
霍去病也跟着后退,跟上他舅舅。
舅甥俩一起出了宫。
然而出了宫门,霍去病却又悄悄折返宫中。
寝殿之中,曦月褪去了华服,只着洁白的里衣。
她正准备上床睡觉,忽然间一双手从背后抱住了她。
一具挺拔的身躯贴在她的后背,温暖又灼热。
一个滚烫的吻落在了她的耳廓上。
少年含住她的耳尖,用牙轻咬。
曦月抬手摸了摸他的头。
少年这才松开她,让她转过身来。
下一刻,他又重新抱住,不肯放手。
这一夜,少年热情而又奔放,像是要连本带利讨回补偿一样。
第二天,曦月睡了许久。
少年人实在太能折腾,她也有点遭不住了。
第90章 汉武(20)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
曦月每天除了上朝,便是赏花游乐,日子过得十分清闲。
她时常让卫青与自己同游,与从前没有什么不同。
霍去病总是跟着,不过他可不敢在他舅舅面前放肆,装得倒是很像。
后来有一天,他忽然不装了。
曦月便明白,卫青已经知道了。
也许他刚回来那会儿就知道了,只是没有说而已。
既然陛下没有说,他便假装不知道。
天子从来都不是一人的天子,永远不会属于任何人。
整个天下都是天子的,天子有资格决定一切,做臣子的没有资格置喙,否则便是尊卑不分。
曦月也没有在此事上纠结什么,只是不再避讳了。
倒是朝臣们私下里议论纷纷。
陛下怎么就那么喜欢卫氏的人呢?
专门宠幸他们家族的人,不肯分一丝一毫的宠爱给别的家族。
曦月对这些私下里的议论一清二楚,但她完全不在意。
系统最近发布了一个新任务,组建乐府,她的心思全都扑在这上面了。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最初有诗经,后来有乐府,最后才发展成唐宋诗词。
乐府诗中的名篇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对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曦月下旨召集了一大批乐师和大儒,搜集民间诗歌并加以创作,然后编撰成册,传之后世。
这件事的进度很快,许多人报名进乐府。
曦月翻了一下名单,在里面发现了不少眼熟的名字:李延年、司马相如……
李延年便是李夫人的哥哥,精通音乐,为妹妹创作了流传千古的诗篇。
司马相如创作了着名的凤求凰,也是个精通音律的大才子。
他会进乐府,估计是想藉此见到天子,从而一展才华。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卓文君。
她也是个大才女,还是司马相如的妻子,可是晚年却因色衰差点被休弃,最终写了一首《白头吟》来挽回丈夫。
历史上汉武帝也建立了乐府,但却没有卓文君进乐府的记载。
现在之所以有了改变,只是因为那至高无上的君王便是女子。
有些人仅仅是存在,就如同灯塔一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天下万千女子,有这么一个榜样,便多出了无限可能。
过了一段时间,曦月想看看乐府办得怎么样了,便去了一趟。
府官连忙迎了上来,向她参拜,还要让所有乐师一个个来献艺。
曦月道:「不必了,朕看看就走。」
府官便领着她四处走走。
楼阁之中,一个美貌的女子正在与众乐师翻阅书籍,编纂诗歌。
府官道:「那是卓文君,年十七,善弹琴,文采十分出众。」
曦月点了点头,原来这就是卓文君。
她现在还如此年轻,又入了乐府,将来可不一定会嫁给司马相如了。
那首白头吟,说不定就要随风消散了。
曦月又接着走,然后听见一阵悦耳的琵琶声,于是在墙外驻足倾听。
府官道:「这是李延年编的新曲,他是乐府之中的第一乐师,他有个妹妹十分善舞,此刻一定在伴舞,陛下不如去看看。」
曦月顺着回廊,走了过去。
她一眼便看见了那位倾国倾城的李夫人,果然舞姿曼妙,举世无双。
下一刻,那悦耳空灵的琵琶声忽然间断了。
曦月看了过去。
那是一位面如美玉的郎君,身姿卓绝,眼波流转,发间簪着一支玉簪,宛如遗世独立的一支莲。
身为李夫人的兄长,他的相貌也是世间第一流。
李延年的目光投向了她,空濛的目光似月光一般。
他的手顿在原地,一时怔愣。
下一刻,他重又弹起了曲子,只是已经和原来的完全不同。
这首曲子优美高洁,充满了赞颂之情,引得所有人都涌了过来倾听。
只听那无双的乐师唱道:「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他看着她,一字一句地唱着,自然天成。
诗歌乃是抒发作者情感之作,他所唱的每一句,都是他想说的话。
一曲毕,曦月道:「赏。」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府官身边这位贵人就是陛下,于是纷纷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