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绑定收藏系统,我成为了国宝 > 第295章 开始调研

第295章 开始调研

    白溪果断离开了会议室,把空间留给了过于兴奋的十个技术宅,祝他们之间能深入交流,互诉衷肠,一起迸发出灵感的火星子。


    回到六楼,白溪正准备回办公室,刚好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林商拎着一袋文件,似乎正准备下楼。


    白溪挑了挑眉:“你长假结束了?”


    林商好奇道:“长假?”


    “范托说你请了长假....”


    林商略微一想就明白了:“我确实刚回来......不过范托那家伙应该是习惯了,我们这行,一般有‘问就是请假’的说法,以免透露情报,算是一点潜规则。”


    白溪心说好家伙!这范托是有点不信任她还是怎么的.....


    我都脑补出你身患绝症的画面了。


    林商看着白溪古怪的表情,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问道:“白总这是在关心我么?”


    白溪当然摇摇头,理直气壮道:“有么?我就随口问问。”


    林商观察着白溪的微表情,做这行的岂会没有这种能力?


    只是终究,白总脸上虽然带着些许尴尬,但确实没有额外的“关心”。


    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林商摇摇头,扬了扬手上的文档:“那我先下去了,回头见。”


    两人错身而过,林商走入电梯。


    电梯门快关闭的时候,听到外面的白溪的声音:“一切正常就好,新年快乐!”


    林商微微发愣,想回话时,电梯门已经关闭了。


    只是脸上的笑容还在。


    “一切正常,新年快乐。”


    ......


    鲁省南部,临市、炎县、前庄村。


    春耕的时机,是由南到北,逐渐推移的。


    同时还牵扯到当地具体的天气情况,如果雨水过多,就需要晾晒等待,所以哪怕是同一个气候区,也有先后之分。


    前庄村北边的道路上,几个人站在路口嗑瓜子。


    “小刘!今年咋不去城里打工?去年在魔都挣到钱了没有?”


    被称为小刘的人颠着腿说道:“还行吧,在魔都跑外卖,一个月也好几千,就是累点。”


    “啥叫外卖啊,一个月几千不少了!”


    “就人家饭馆做饭,我给送到人家屋里去。”


    正聊着,一辆黑车停在了路口,下来一男一女。


    都穿着深色夹克,这装束一看就是更北边大城市来的。


    那个女的笑着说道:“你们好,这里是前庄村么?”


    “这里是前庄村,你们找谁?”


    “我们是农业部门的,听说这边引进了一批新农机,想来走访一下。”


    “新农机?你是说乡里农机社的‘勾芒’么?已经回去了!”


    女调研员一愣:“回去了?不是说今天早上来这边工作么?”


    难道“勾芒”的工作亩数作假?


    他们是从农机社那边,了解了工作计划,然后再突击抽查反馈的。


    要知道国家支持,就意味着补贴,就意味着钱。


    骗补贴的行为层出不穷,很多就是靠着虚构效果,虚构数据,虚构先进性。


    不过这次,显然她想多了。


    “恁来晚了,人家已经干完嘞!”


    一人绘声绘色的形容着,地道的鲁省口音听起来很有气势:“那玩意儿是真能啊!侧腰滴门一打开,花花花往外出蜜蜂!”


    魔都打工回来的小刘纠正道:“人家那叫仿生飞行器!不是蜜蜂!出蜜蜂还了得!恁以为是蜜蜂窝窝呀!”


    “那不是一个意思么!我们三个大小伙子往里面送料,都没那玩意儿撒的快,几百亩地,从前到后乱七八糟的事儿加一块,愣是没超过半小时就干完喽!”


    “我还和那司机商量着,我二叔家的地也没弄,那司机不愿意,说都排满了,要赶去下一家,让我自己和农机社打电话重新约。”


    女调研员拿出小本本,虽然没有赶上,但这些农户的反馈也很重要。


    “要我说,他那个东西效率这么高,应该就指着一个地方洒,一个村都包圆了再去下一个地方,不然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女调研员写下:统筹性有待提升,工作订单过于分散。


    当然,这不是“勾芒”的问题,毕竟这是个新技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如果“勾芒”的应用,能够更加普遍,就能像传统农机那样,有更合理的区域规划,效率应该还能再提升。


    “那您觉得,勾芒的价格贵么。”


    “我滴天爷,一亩地才五块钱!哪里贵了~!”


    “去年找人手撒的,一亩地几十块钱,就这还得是沾亲带故才愿意来,每天管饭,农忙的时候谁家都缺人。”


    旁边小刘突然说道:“一亩地五块钱?”


    “嗯啊,咋了?”


    “伱家300亩,他半小时挣了1500?”


    肥是自家准备好的,勾芒也就费个油钱、电钱.


    虽然没细算过但小刘感觉,这比送外卖有前途啊


    他是去过大城市的,不觉得自己学不会操作“勾芒”。


    只是心想这么一台机器,很贵吧?!


    小刘决定回去打听一下,虽然老家这边只有一台,肯定不饱和,哪怕以后饱和了,他也能开去别的地方.那毕竟是一辆车子不是?


    有趣的事情是.......


    一通操作下来,农户感觉自己赚了,毕竟真金白银的省下了钱,全是纯收入。


    (想)开勾芒的也觉得自己赚了,半小时一千多块,哪怕刨去成本,也肯定有的赚。


    两边都觉得自己赚了,这就是生产力的提升......


    而不是一个链条上的上下挤压内卷。


    女调研员不但认真询问了农户们的想法,还去了勾芒刚才工作的地方看了一眼。


    黄色的土地上,黑色的基肥很显眼。


    而且恰巧旁边一块地上,有人正扛着麻袋,在隔壁地块人力撒肥。


    撒的有稀有疏,不够均匀,和隔壁勾芒作业的土地,视觉上有着明显对比。


    女调研员感觉这场景很有参考意义,拍下了一张照片,准备拿回去汇报。


    然后叫上同事,出发去下一个调研点了.


    这次得有点提前量,否则又赶不上热乎的。


    同样的工作,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村庄都在发生。


    这次“两部联合调研”,从京北出发,兵分数路,化整为零,一路南下。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