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我没落网,凭什么说我有罪! > 第113章 解剖案件!案情明了!

第113章 解剖案件!案情明了!

    从目前来看,警方调查的基础为,搜查一个能串联公立学校,以及私立学校的凶手。


    而寻找的人员设定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进行。


    像是沈苗,其身上具备的特征便完全符合,不过.


    “假设,沈苗与公立学校的事件有关,但她死了,她确实死了,那私立学校的案子便和她无关。“


    “想用她将所有信息,两部分的线索串联起来,断不可能。”


    “除非,凶手不是她,或者说,凶手还有第二人!”


    徐嚯的目光如炬,思维在这一刻逐渐清晰。


    他在黑板上不断写写画画,将原本一团乱的信息明确分割成两部分。


    “那也就是说公立学校,程玉在内引起的部分事情,在经过时间的沉淀,促使出现了第二部分,也就是目前的案件。”


    “但,第二部分又自成一个逻辑,第一部分的信息无法代入其中?”


    钱华灵光一闪,恍惚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信息的泄露也是因为他!?”


    李建业更关心这件事,他眉头紧蹙。


    如果是因为细作的话.那事情的严重性可不是单纯的杀人命案这么简单了。


    “很有可能,因为虽然产生问题的逻辑不同,但解决问题,得到的答案相同。”


    “所以,两个凶手在利益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互帮互助的情节。”


    徐嚯点了点头。


    刚才他提出了有人泄露情报的猜测,从而推出第二凶手。


    而现在得出的答案,刚好对此形成逻辑闭环!


    “问题相同,利益也会相同。”


    “在假设沈苗就是第一个面对问题的人来推测,第二凶手的问题是什么?”


    不等周围人思索透彻,徐嚯再次追加问题。


    周围人忙不迭被从推理拉回现实,大脑思绪继续滚动。


    形成同一个问题的人有很多。


    举个例子。


    开学,老师要检查作业,现在站在老师面前的有两人。


    一,是压根就没写的,他的问题是如何躲过这次检查。


    二,是作业写了找不到了,问题也是如此躲过检查


    产生问题的逻辑不同,但面临的问题相同,问题相同那利益也是如此。


    已知,在假设沈苗就是凶手之一的基础上.


    第二问题是什么?


    “也是80?”


    “这起案子,导致人员死亡的80事件不是同一起!?”


    钱华顿了顿,随即脸上露出错愕。


    “死者程玉,在解决完沈苗的事件后不仅没改,甚至又进行了一起!?”


    一个人犯错了,会改吗?


    看情况。


    如果得到了应得的代价,那大概率会改。


    因为,绝大多犯罪事件的代价,都超过了犯罪本身带来的价值。


    唯有让他承担犯罪后的代价,对方才会改!


    反之,只会产生一种刀尖上跳舞的刺激感,以及蠢蠢欲动的心理。


    这么说吧。


    如果,抢银行不犯法,杀人不犯法,强奸不犯法等等一切犯罪,都不需承担代价。


    那么,这个世界会乱成什么样?


    良心?道德?底线?都是靠代价来维持的!


    教导小孩水热怕烫,你不能光靠嘴告诉他,这样他迟早还会去摸。


    只要一烫,有了记性,即便不不告诉,那孩子看到热水壶也知道不能伸手触碰。


    “那么,请问在场各位。”


    “程玉.受到过代价吗?”


    一个不复杂,却十分沉重的问题出现在众人耳边。


    徐嚯扫了眼周围几人。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赵州市本地的大队长双颊通红,一股羞愧的情绪从内心涌出。


    李建业深吸一口气,闷闷道:“没有。”


    “没错,她做了错事,没有代价。”


    “拍拍屁股一走了之,这就是她做错事后的遭遇!”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她会改吗?”


    程玉没付出任何代价。


    如果硬要说的话.一点钱?


    首先,要对程玉的家世有个明白。


    程阳,不是因为他是董事,所以才能顺便利用权柄调犯错事的程玉进私立学校。


    而是程玉犯了错,所以,程阳才会花点钱,去做个董事,随后安排一个位置。


    做错事,承担责任的不是程玉。


    甚至说,她还享受到了更好的待遇!


    做坏事,做错事,不但不惩罚,反而能有更好的环境,这合逻辑吗?


    不合。


    但程玉就是如此!


    “不出意外,在私立学校当中,程玉还做了一件事。”


    “这件事直接性导致第二个凶手的出现。”


    “由此,私立学校的三人,才会被凶手以怀揣着愤怒的情绪将其虐杀,而对待第一次事情的参与者,杀害时才会不怀揣任何情感。”


    此话落下,所有人沉默。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粗略的案情变得细致。


    两位凶手,两次事件发生,死者之间不同差异的原因


    明明全都搞清楚,但.却让人没有一丝喜色。


    第一死者,在线索中被80死亡。


    但程玉转身就拍拍屁股找到了下一个目标。


    甚至,如果不是凶手出现,程玉的未来规划是


    接受高等教育的培育,去大学享受青春,随即前往国外镀金,过着夜夜笙歌的生活,最终回到国内,站在所有人脑袋上,成为一颗耀眼明珠。


    这很现实。


    没有凶手,对方的后续就是如此。


    曾经发生过一起案子,一个人,绑架且轮j女人,被判刑却逍遥法外。


    只有这样?


    不,对方在没受到惩罚后,又做下了多起案件,均被摆平。


    什么级别的案子?


    两次死刑!


    期间穿插着部分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级别的案子。


    98年判了第一次,20年才最终被判死。


    也就是说,在这被有人针对判刑的22年时间,对方过得很潇洒,且潇洒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判了死刑后都还能如此。


    何况程玉这种什么都没处罚的


    “别沉迷,现在不是思索这种事的状况!”


    徐嚯沉声开口,打破这种气氛。


    “时间紧迫,熬夜追来的时间,可不是给你们呆愣用的!”


    他们这些人里,每个人都至少一天没合眼,就是为了腾出时间追查案件,可不是愣着玩用的!


    “继续查案!”


    听到这些话,众人的精神好了点,气氛不再那么低迷。


    “如果,凶手真是第二部分,也就是私立学校的受害者引出的,那,,,,,,他的身份是什么!?”徐嚯引导着众人思维向迷雾般的案情走去。


    他们调查了沈苗,凶手和沈苗的信息完全不沾边,曾一度导致案件陷入短时间的迷茫。


    但如果,将沈苗替换成另一个人


    “父亲?母亲?追求者?”


    李建业一顿,下意识将之前在沈苗身上排除的信息吐出。


    “不知道。”


    徐嚯摇摇头。


    他说的很果断,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故弄玄虚只会拖延推理的发展!


    “信息不足,警方前期将大量资源投入到第一部分,也就是公立学校上,针对私立学校做出的行为不多。”


    “同时,找出的信息也几乎没有。”


    “这些东西不足以构成推论问题在哪个时间点,又或是凶手是什么人。”徐嚯道。


    私立学校他们所针对学校,老师做出的调查,全都指向了一件事。


    那便是,教导主任没说谎!


    不是死掉的那个,而是审问的教导主任,对方没有半分说谎的意思。


    他是真不知道,学生和老师都证明了,换句话说.


    如果不是眼下的这些推论,将矛头指向了私立学校的话。


    李建业他们都准备放弃针对第二部分的调查了。


    浪费那么多警力却是白费功夫.


    “这问题不大,只要逻辑链足够硬,能将后续的推理建立在它之上就没问题。”


    “暂时不管第二部分的线索隐藏在哪。”


    “我们针对第一部分隐藏的凶手,进行讨论。”


    徐嚯大手一挥,将写在右边。


    也就是第二部分的信息抹去,看的钱华眼都红了,极力睁大眼,确保将所有推论都记下。


    “现在,先思索有关第一凶手的特性。”


    将案情分割成两部分,一个凶手推论到两个凶手。


    那,眼下针对第一凶手的推论便是.


    “两个问题,首先是第一个。”


    “一,他为什么要和第二凶手合作,由第二凶手杀人?如果和公立学校有关,那对方完全可以在一年半之前将其杀害!”


    徐嚯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啃食了薄荷叶,又宛若一个人睡觉睡到自然醒,大脑一片透彻,无比轻松。


    一个问题,剑指两个凶手推论的漏洞处!


    自己来推翻自己的推论?


    李建业思索道:“时间一年半前,沈苗是在半年前死亡。”


    “这期间的空白时间,如果真存在一个凶手,完全有足够的空间下手杀人。”


    “从一年半也没消磨杀人仇恨来看,当时对方肯定是不畏惧法律的。”


    “但”


    他话没说话,钱华就接了下去,“他还是等了一年半。”


    “直到现在,03年十月24号当天凌晨,对方才对程玉下手!”


    “且,即便是下手也是找了第二个凶手下手,非亲自索命!”


    “这是为什么?”


    对方害怕吗?


    徐嚯觉得是不怕的,岁月都无法摧残的愤怒不用对此怀疑。


    那就是其余原因。


    “什么原因?”


    “能导致一个人,在极端愤怒的情况下,过了一年半也没复仇,还是找了第二位凶手,让对方代替自己杀人。”


    徐嚯又补充道。


    一件事情不亲手参与,往往其所承载的情绪是不会得到释放的。


    就像,伱在电脑上玩再多的飙车游戏,漂移过弯样样精通,登临国服第一。


    但,其刺激程度依旧远不止你在现实的路上飙车飙到两百迈,甚至是两百五十迈!


    两者完全不是一种体验。


    又或是你看电视剧的时候,代入感再怎么强烈,依旧感受不到彻底的爽感,会不上不下的,感觉无比难受。


    举个例子吧。


    曾经,在几千年前,有个老头被人追杀,追杀者杀死他的家人,嫁祸给他,全家老小只有他一人逃了出去。


    仇恨令他一夜白发,加入敌国。


    后来,对方在敌国听到杀害自己家人的凶手死亡,是什么情绪?


    欣喜?快乐?高兴?


    不。


    是悲痛万分!


    对方非但没有为对方的死亡而高兴,反而是无比悲痛。


    原因便是自此以后,无法【亲手】为其家人报仇,无法亲手杀死对方割下脑袋!


    后来这人为此,在攻破敌国后,还将这人的尸身从坟中挖出,对着一具尸体疯狂击打。


    而鞭尸一词的由来,便与他相关。


    他叫伍子胥(xu)


    这件事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记载,倒是没在《春秋》等书出现,所以存在一定假的概率,但真概率却很大,可以当初依据。


    “他能给出第二凶手详细的情报,也代表他时刻关注着程宇等人的行踪。”


    “他的愤怒,怨恨,足以让他对着一具尸体不断的下手。”


    “何况是活生生的人?”


    “更别说,还是在眼前晃悠的情况!”


    徐嚯再次剖析。


    对方给了第二凶手信息,导致对方在这时间段附近开始杀人。


    而信息是需要收集的,这年头,大多的收集信息只能依靠肉眼进行。


    也就是身为加害者的程玉在对方眼皮子底下晃了许久。


    对方忍得住?反正徐嚯是忍不住。


    “所以,需要一个强行盖过情绪,导致对方不能出手的原因。”


    徐嚯循循渐进,接着又道:


    “也就是”


    “硬性条件!”李建业试探道。


    徐嚯点了点头。


    也就是所谓的,不想变成不能。


    这一刻,所有人脑子里浮现出一个人名。


    “第二个问题,凶手,也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凶手,为什么要找第二个人来杀人。”


    “也就是所谓的硬性条件。”


    你想喝水,你看着水壶,那能不能喝取决于你本身的意志想不想。


    你想喝水,但你没有胳膊没有手没有腿,水壶在高处,那么,你想喝水就不再取决于自己的意志。


    这就是所谓的硬性条件!


    也就是说,凶手具备因硬性条件,导致自己无法杀人,随即才采取一定行动找到第二凶手,让对方杀人。


    那这个人是谁?


    恍惚间,徐嚯三人眼神交流一番,眯了眯眼。


    一个人名试探性从口中吐出。


    “孙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