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攀金枝 > 第二百九十七章 赏赐

第二百九十七章 赏赐

    楼彧深深的望着侃侃而谈的王姮。


    他就知道,这世上,唯有阿姮最懂他。


    用王棉的怪话来说,他与阿姮的三观最为契合。


    用古话来说,他与阿姮的心意最为相通。


    就像这次,他们两人都没有商量,就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近乎相同的方式“报复”独孤夫人。


    还有对于楼谨的解读,阿姮也与他有着惊人的一致。


    王姮绝不会像某些女人般,非但不理解他,反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他不够宽容、不够孝顺。


    他若杀人,阿姮会给他递刀,会和他一起毁尸灭迹。


    总是被舍弃,总是一个人,楼彧内心的孤寂,除了阿姮,无人体谅、更无人抚慰。


    不管发生任何事,阿姮都会不问缘由、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定的站在他身边。


    这样与他无比契合的阿姮,他又如何舍得放手,如何愿意被人拆散?


    任何阻碍他和阿姮的人,都是他的敌人,他绝不会心慈手软。


    “阿姮,你说的没错,楼谨耗费十几年,苦心经营起来的‘爱妻如命’的形象,他自是不能自己破坏掉。”


    “况且,有些东西,哪怕是假的,演着演着也就习惯了、成了真。”


    楼彧依然保持着他刻薄的本性。


    点评亲生父母的爱情故事时,也丝毫不留情面。


    或许,最初的时候,楼谨是真的心仪独孤氏。


    但,到了后来,这份纯粹的爱就掺杂了太多太多其他的因素。


    名声上的,政治上的,还有儿女、家族等方方面面……发展到今日,楼谨已经“不得不”深爱独孤氏。


    他“不得不”对她一心一意,矢志不渝。


    正如阿姮所说的那般,楼谨骄傲、自负,他习惯了掌控一切,定不会为了些许诱惑,就让自己多年的付出毁于一旦。


    即便已经后悔,他也会跪着将这条路走到底。


    给他送女人,是没用的。


    还是直接给独孤氏添麻烦,最有效!


    ……


    独孤夫人好福气,生了个孝子,找了个孝媳。


    知道她一个人孤苦无依,便用了几年的时间,耗费不止多少人力财力,为她找到了亲人——


    亲生母亲,嫡亲兄弟,还有一大群的亲戚。


    他们本是最底层的草民,天降富贵,竟有个国公夫人的亲人。


    那可是国公府的主母的,诰命夫人,有钱有权。


    听说还非常得国公爷的宠爱,出嫁这么多年,国公府的后院也只有她一个女人。


    原配+宠妾集于一身,妥妥的人生赢家,难怪在整个京城,安国公夫人都是无数女人羡慕、嫉妒的对象。


    这样的女子,姓赵,是他们老赵家的女儿。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女儿是国公夫人,他们赵家也就能摆脱农门,成为贵人。


    赵家母子三人,只是“先锋”。


    认了亲,独孤夫人以为给些钱,就能将他们打发回原籍。


    赵母却喜滋滋的表示:“大丫啊,我们就不回去了!你在京城,这般尊贵,定能照拂我们一家!”


    “以后啊,我们就在京城安家。哎呀,老赵家祖坟冒了青烟,我们可不能辜负了这天大的福气。”


    两个兄弟也满眼崇敬:“对!阿姊(阿妹),我们就在京城。”


    “京城好哇,这般繁华,这般富贵,就是一样的给人做活,赚的钱都更多些。”


    “更何况,我们可是国公府的舅爷,有安国公这样的姊夫(妹夫),还能少了我们的好日子?”


    母子三人,早已被京城的锦绣繁华、国公府的富贵豪奢迷得花了眼。


    他们才不要回老家,他们要留在京城,背靠国公府,好好享受。


    兴许啊,他们还能弄个小官儿,彻底改变他们老赵家的门庭!


    傻子,才回去呢!


    独孤夫人:……对!我才是那个傻的,居然还幻想着能够把这么一群人打发走!


    然而,随后的事实告诉独孤夫人,这、只是开始。


    赵家母子在京城安顿下来,便给老家写了信。


    随后的两三个月,赶在过年前,赵家的亲戚、族人,八竿子打得着的,打不着的七大姑八大姨,居然都携家带口的赶到了京城。


    几十口人,全都如蝗虫一般,冲到了独孤夫人的面前。


    独孤夫人真是眼前一黑又一黑。


    还是“宠妻狂魔”楼谨,亲自出面,在城郊购置了一个田庄,将这些人都安置下来。


    独孤夫人本能的想要松口气,现实却不允许。


    咳咳,孝子的礼物“难得”,孝媳的“孝心”也不遑多让啊。


    独孤夫人的义兄义嫂,倒不是赵家那样的破落户。


    他们是船户,大运河开凿后,他们便在河道上讨生活。


    水里来水里去,辛苦是真辛苦,也可赚钱。


    他们加入了河运的帮派,还混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这些年,他们更是攒了不菲的身家。


    义兄义嫂并不需要独孤夫人的贴补,甚至还能反过来给国公府“分红”。


    但,他们的麻烦才是最大的。


    他们想利用国公府的权势,扩大帮派的势力,提高身份,若是能够总揽整个运河的河运生意,那就更好了。


    楼谨:……呵!还真敢想!


    我一个空有爵位的光头国公爷,都不敢把手伸的这般长,这些跑江湖的草莽,竟有这般妄想。


    偏偏,他们救了独孤夫人,大虞朝爱妻第一人的楼国公,自是不能亏待了妻子的救命恩人。


    “新上任的河道总管是韦家的人,我与韦家还有些渊源。”


    “这样吧,我写封信,义兄可将此信带去河道衙门,届时,他们应该会照拂一二!”


    楼谨已经决定要“忍”,即便被打落牙齿也会和血吞下去。


    他压制着胸中的怒火,将亲笔所写的信,交给了那位义兄。


    他做不到让那位义兄在运河上称王称霸,只能稍稍给些助力。


    义兄略失望。


    不过,不急!


    这种事儿嘛,慢慢来!


    只要他跟国公府攀上了关系,接下来,就能做许多事。


    独孤夫人还不知道自己被缠上了,但,她这段时间是真的忙。


    亲人、恩人相继出现,坊间有关她的流言蜚语,弄得满天飞。


    独孤夫人必须庆幸,安国公府没落了。


    若是还跟过去一样的煊赫,独孤夫人所遭受的关注、非议等,也会更多。


    饶是如此,独孤夫人也被弄得疲于奔命、手忙脚乱。


    她完全没有心思算计楼彧和王姮。


    什么侍妾,什么替身,独孤夫人根本就顾不得。


    极品亲戚,贪心恩人,让她身心俱疲,有苦还说不出。


    应付这些麻烦的同时,她还要安抚丈夫、儿女——


    “到底是谁,竟这般害我?”


    ……


    时间进入到了九月末,秋末冬初,天气开始转凉。


    王棉、郑十三相继成婚。


    因着王姮,以及她们自己的努力,即便嫁为人妇,两人也没有被困在内宅。


    王棉自不必说,她与萧无疾琴瑟和鸣、互爱互敬,萧无疾更是明白自己的妻子,不是寻常内宅妇人。


    她有自己的事业,还有不逊色于男子的抱负。


    他爱她,便愿意支持她。


    所以,王棉还是能够自由的外出,随心所欲的做生意、搞事业。


    郑十三与杨寿的婚姻,有些许高攀。


    她和杨寿,也没有做到心意相通。


    她更多的是把杨寿当成合伙人,甚至是老板。


    她用手段经营,也就无法做到赤诚、坦然。


    她甚至还需要扯出琅琊公主的大旗,才能获得相对的自由。


    不过,郑十三知足。


    以她的身份,能够有如今的生活,亦是难得。


    她不贪心,不会既要又要还要。


    她只要守住世子妃的身份,守护好公主,就足够了!


    王姮守孝,闭门不出,就由王棉、郑十三两个闺蜜主动拜访。


    她们还跟出嫁前一样,三不五时就在公主府小聚。


    围坐在一起,吃茶、聊天,分享着各自的心事,畅聊着京中的八卦。


    “阿玖,听说姜贵妃召见了姜家人,圣人还给姜家赐了爵位?”


    王棉递给王姮一把自己亲自炒制的瓜子,随口问了一句。


    “嗯!阿母出了月子,身体恢复得不错,便找时间见了见姜家人。”


    “阿母认出了阿舅,最终确认了姜家确实是她的亲人。”


    身份确定了,相应的奖赏也就能够赏赐下去。


    “圣人封阿舅为承恩伯,赐宅崇仁坊。”


    “另,姜家的几个郎君,也得到了入学国子监的恩赏。”


    圣人对姜家的赏赐,不重也不轻,恰在一个分寸之内。


    既彰显了对宠妃的爱屋及乌,也没有破了规矩。


    “姜思呢?可有诰封?”


    王棉捏着新口味的瓜子,没有直接送到嘴里。


    她语气有些迟疑,很明显,她对姜思颇为在意。


    王姮抬眼,先是回答了嫡长闺的问题:“没有诰封!”


    然后,她又问道:“阿棉,为何重点问她?可是她有什么不妥?”


    王棉想了想,组织了一下措辞,才缓缓说道:“阿姮,你没有见过姜思,你不知道,她、她的容貌像极了姜贵妃。”


    比王姮这个亲生女儿,都更像是姜贵妃“亲自生”的。


    王棉看过太过的替身梗小说,剧情狗血到近乎不讲道理。


    可现实却远比小说更魔幻。


    尤其是,阿玖离京在即,她走了,姜思会不会趁虚而入,趁机取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