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肆意红楼 > 第140章 长公主的偏爱

第140章 长公主的偏爱

    第142章 长公主的偏爱


    日光高照,扬州府南门外。


    岸上的乱局被平息之后,大批水师士卒又往江上肃清作乱之人,解救盐兵。


    水师最擅长的便是水战,未出半个时辰,局面就已经被牢牢掌控。


    贾蓉与许英同乘在一艘小舟上,望着重归安宁的江面,内心却没多少喜悦,而是杂乱不堪。


    如今城中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形,贾蓉实是担心林如海的安危,得尽快赶往城中才是。


    可暗卫才战过一场,又大多负伤,战力大减,他自己赶回去又不能对上大批敌人取胜。


    这样一来就又得寻长公主借人,只有这一条路走。


    贾蓉犹豫了阵,向许英打探道:“许大哥,你和我透个底,公主殿下这次为何事来的江南?”


    许英斜了贾蓉一眼,没有好气,“何事?还能有何事。”


    贾蓉不明所以,“那是何事?还请许大哥指教一二。”


    许英被问得不耐烦了,“你会你见到殿下当面问就是了。”


    既然都这样说了,贾蓉点点头便不再开口。


    小舟抵达远处慢慢在江中行驶的楼船旁,顺了绳梯,贾蓉几人攀爬了上去。


    楼船之上的刘珺看到贾蓉能自己行走,在他乘船过来之时,便不再站在甲板上,而是往上去阁楼里等着了。


    不管她是如何行事的,这份公主的架子一定是要端起来。


    贾蓉再随许英爬上五层的阁楼,不敢唐突直接进门,由许英轻轻叩了叩门道:“公主殿下,贾蓉求见。”


    一道平静清脆的女声传出,“进来吧。”


    许英推开门,携着贾蓉进了房。


    正要转身合上门立在一侧时,就感受到刘珺冷冽的目光正打量着他。


    许英顿时会意,出门后,关好,独留贾蓉一人在房里。


    “他奶奶的,这小白脸命怎么这样好。”


    暗暗啐了口,许英往外走去,在楼梯口守着。


    外面再没了动静,刘珺将目光转回到贾蓉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没发现有什么伤痕,刘珺彻底放下心来。


    “你可真是福大命大,若不是黄家他们拖的晚了,这楼船定是赶不上的。”


    刘珺语气中带着轻蔑,就好似在朝贾蓉邀功一般。


    贾蓉躬身拱手,“公主殿下救命之恩,下官没齿难忘,不过公主殿下私自离京是不是有些不太妥当。”


    刘珺眉头挑了挑,“我可不是私自离京的,是有父皇首肯,要不是你有难,谁会出来救你……”


    刘珺的话音越来越弱,最后一句大抵只有她自己能听见。


    两人足有半年之久未见了,再见到贾蓉,他还是这幅公事公办的态度,刘珺不由得内心有些酸楚。


    抿了抿嘴,重新说起正事,“黄家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我与汪家联手,将盐商家主都聚集在汪家,又埋伏了一队兵马。只要他按时赴约,应该就不会有差错。若是他识破我的算计,没有到汪府上去,那还需要从长计议。”


    刘珺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场上就这样一直沉默着,贾蓉也不敢造次,乱说话。


    等得有些久了,贾蓉现在内心可以说是心急如焚,忍不住抬起头瞧了长公主一眼,却发现她正望着自己出神。


    贾蓉轻声提醒着,“公主殿下?”


    刘珺猛得抬头,恢复了心神,起身背转过去,朝向窗外。


    “你有事便说了。”


    “是。”贾蓉再鞠躬说道:“黄家殊死一搏,城中盐政衙门定也不会落下,此时定情况危急,下官斗胆向公主殿下借一队兵马往城中解救林大人。”


    刘珺轻飘飘地说道:“你是担心林如海的安危,还是担心你林妹妹的安危?”


    贾蓉如实答道:“都有担心。”


    “果然如此,在京城时我就知道你的本性。”


    贾蓉的脸色没有丝毫改变,“林叔父,林妹妹都是我的至亲,我自然是担心她们的安危的。还望公主殿下能通融一二,让我尽快往城中去救人。”


    见贾蓉说的言辞凿凿,语气急切,刘珺也不好再说些话刁难他了,软下心来,道:“好,去唤许英进来。”


    贾蓉来开门,唤许英走进房中。


    “公主殿下可是有事吩咐?”


    “你携着金陵锦衣卫跟随贾蓉进城,去援救巡盐御史林大人,不得有误。”


    是有正式的任务,许英不敢怠慢,伏地行礼道:“是,末将定不负公主之命。”


    刘珺目光转回贾蓉,“快去吧,没赶上可不要记恨我。”


    贾蓉同样行礼道:“公主殿下大恩,臣不敢忘,何谈记恨。”


    贾蓉,许英再次乘船离去,楼船也缓缓靠往岸边。


    刘珺望着贾蓉离去的背影,一时间又出神了。


    “公主,你想什么呢?”


    刘珺身边的小宫女璎珞溜了出来,在刘珺面前晃了晃手,“公主,有那么好看吗?他哪里好了?你看他那盔甲都破破烂烂的了,丑得要死。”


    刘珺一拍围栏,“是呀,怎么能穿这种盔甲进城,这能抵挡住什么?”


    璎珞:“……”


    贾蓉与许英抵达岸边,才翻身骑上马,就被后面的水师管带赶上了。


    “许将军,贾公子,等等,等一等。”


    两人齐齐拨马回头,水师管带捧着一个匣子赶到两人面前。


    “许将军,贾公子,先不要急。公主殿下差我来传话。”


    贾蓉心中纳闷,难道长公主还能反悔了不成。


    管带走到贾蓉面前道:“这个匣子里装的是一身盔甲,贾公子这一身皮甲已经不能起不到作用了,公主殿下担心你的安危,差我将这盔甲送与你穿上。”


    贾蓉低头瞧了瞧自身,确实这盔甲有无没两样了,下马后将盔甲接了过来。


    “多谢长公主殿下,劳烦大人走这一遭了。”


    管带忙摆手道:“不麻烦,不麻烦。贾公子你先穿上,我回去也好与公主殿下交代。”


    贾蓉迅速将身上破烂的盔甲脱掉,打开匣子,一缕缕金光散出。


    时间紧迫,顾不及惊讶,贾蓉迅速将盔甲套上穿好。


    “大人,帮我与长公主传话。若是有一天公主殿下身犯险境,下官定也会不顾一切前去搭救。”


    说罢,贾蓉拨转马头,径直往暗卫列阵之地去寻祝振取火器。


    而身后的众人皆是愣在当场没有跟随着贾蓉。


    贾蓉穿戴着一身金甲,让场上的许英和管带都惊的瞪大了眼睛。


    “许将军,下官眼拙,您分辨一下这是不是清晨长公主穿的那身盔甲。”


    许英哼了一声道:“我可提醒你了,有时候知道的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再转向众多锦衣卫道:“走,进城了。”


    场上只剩水师管带等一干人等,望着远去的马蹄尘土,管带叹息道:“原来是驸马爷呀,怪不得公主这么担心。”


    ……


    贾蓉来到暗卫的队伍前,祝振立刻应了上来,“大人,可还有安排?”


    贾蓉望了场上的暗卫一眼,大多数都身上带伤,摇摇头道:“不必了,让兄弟们在此处歇息,行动方便之后,回北城园林休整吧。”


    祝振忙道:“大人,让我和你一起去吧,给我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贾蓉将祝振手上的燧发枪接了过来,“不必如此,此间不能没有人坐镇,你是最让我放心的,一应事还该你来操持,我顾及不到,辛苦了。”


    贾蓉再不多耽误时间,往城门飞奔而去。


    抵达扬州府南城门时,还未与锦衣卫合兵一处。


    贾蓉一人一马立在城门下,此时天都已大亮,城门还未开启,贾蓉不由得眯起眼睛往城墙上望去。


    城墙上有人值守,却是不开城门,大抵也有黄家的安排在其中。


    城外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都在城门下哄闹,叫嚷着让守城士卒开门。


    “这帮酒囊饭袋,平日里吃香的喝辣的,太阳都那般大了,竟然能忘了开城门。”


    “小娘养的,快开城门!”


    有一人带着,那便是群情激奋,尽皆喊骂发泄起来。


    不多时,城上有人喊话道:“城里此时正有动乱,为了防止匪徒流窜出城,奉上司之命当下不得开城门,各位父老乡亲还请多担待。”


    巡查司与黄家有旧,这在那日和宝琴逛街时贾蓉便已得知。


    可千算万算没算到黄家还能有这一手,即便外面没能成事杀死贾蓉,也能调虎离山,将城里的林如海解决。这样明面上就没人再能找他黄家的麻烦,贾蓉不亮出身份也不行。


    许英率领一众锦衣卫来到贾蓉身边,周围百姓看见有官兵至此,纷纷退让躲避。


    “贾蓉,这是怎得了,城门咋还关着。”


    “应是黄家做的安排。”


    “这个该死的黄家,此番定要抄了他的家,才解我心头之恨。”


    贾蓉不知道许英为什么这么恨黄家,没多在意,而是问道:“许大哥,我们得速速返回盐政衙门,你可有办法开门?”


    许英对身旁锦衣卫千户道:“取我弓来。”


    两个锦衣卫抬着一把大弓,立在许英马前,许英翻身下马,往外走出几十步,将弓立在地上正对着城门。


    “贾蓉,瞧瞧我这十石弓的厉害,男子汉大丈夫还是得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自从再见了许英,贾蓉就觉得他一直在针对自己,不过当下的情况,贾蓉还是出言赞叹道:“许大哥神勇无比,谁人能挡?”


    许英再不含糊,沉住一口气,拉满弓对准城墙之上。


    送来手箭矢直直设向墙头,一箭打得上面砖块碎了一片。


    许英吐了口气,对城上的人大喊道:“速速开门,吾乃长公主殿下亲卫长,总领江南锦衣卫,今日要入城检查城中大小官吏,若有阻拦公务者杀无赦。”


    城墙上的士兵都被这一箭吓住了,颤颤巍巍的探出头来查看下面的情况,城门下的确多立了一队人马,身穿飞鱼服,明显是锦衣卫的打扮。


    身份无可置疑,不多时,城门便缓缓打开。


    门外的百姓,尽皆欢呼着,还有些夸赞着,“将军神勇!”


    许英沉浸在恭维声之中,转向贾蓉问道:“贾蓉,你看如何?”


    再瞧过去已经不见贾蓉的身影,那城门才开出一条缝,贾蓉便拍马赶到门前冲了过去,直奔巡盐御史衙门。


    ……


    汪家,


    两大家主讲过话之后,场上气氛正是热烈,大会也该继续往下进行。


    汪霄一身红衣,被汪家众多小厮请了出来。


    穿得很喜庆,可他面上见不得半点喜悦之情。


    汪霄露面与各位宗族长辈,各界名士见过礼之后,一直在偏堂等候的孩子们陆陆续续的到了大堂之上。


    总共来参加汪家认祖归宗大会的孩子,足有六,七百人。


    毕竟是选出嫡长子,一些年龄偏小的虽然也得验明血缘关系,但不在这大堂之上进行了。


    大堂上,皆是一群半大的孩子。


    每个孩子面前都摆放了一个盛放清水的碗。


    正如贾蓉所料想的,此间验明血缘关系的手法就是滴血认亲。


    贾蓉当然知道这种方式非常不科学,相同血型都能相互融合。但此事的人,还是将这种手法奉为圭臬。


    汪霄走到这群孩子面前,头脑有些晕眩。


    每名孩子面前都一个碗,意味着他要挤出一百滴血来。


    只要细想,汪霄的内心就有些退缩。不过当想到这是贾蓉的主意时,低一百滴血也比受他的折磨要好得多。


    颤抖着手拿起托盘中的银针,汪霄一个个的往碗中挤血。


    每名孩子身边都伴有一个小厮,同样用针扎在孩子的手指上,往碗中滴入血滴。


    一时间场上众人的注意力都被碗中的情况引去。


    靠近中央的宾客,有些甚至站起身来,往里进自己的孩子的碗中看去。


    “唉,融了融了!”


    不多时,便有宾客惊叫起来。


    “来人,这边,这边也融了。”


    场上本还肃静,被这一声声尖叫弄得混乱起来。


    堂上潘家家主对汪映新祝贺道:“人都说子孙满堂才是天伦之乐,老汪啊,你可是第一个享到乐的。”


    徐尚志同样点点头道:“大少爷的身子骨真是不错,比我家那个强的多了。”


    黄均太亦是拱手道:“恭喜,恭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