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官路浮沉 > 第868章 王培陵

第868章 王培陵

    郑元吉是许沧海的人,王振早就知道。


    他启动对郑元吉的调查,一方面是宋思铭提供了证据,他得给宋思铭面子,一方面是想就着郑元吉,顺藤摸瓜,摸一点许沧海的猛料出来。


    要知道,当初,青山市制酒厂的贪腐案,许多证据都指向厂长郑元吉,愣是被许沧海压了下来。


    最后,只有几个副厂长受罚。


    直觉和经验告诉王振,郑元吉和许沧海之间,肯定存在着利益往来。


    否则,许沧海不会这么护着郑元吉。


    而这些年,王振可是一直受许沧海打压,即便当上副书记了,许沧海还是像以前那样,把一切脏活累活都扔给王振。


    所以,王振很想在许沧海走之前,扳回一城。


    但很遗憾,没有成功。


    许沧海说他屁股不干净,肯定是指他的上位过程。


    在这个问题上,王振没有任何辩驳的余地。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王振想了想,先打电话,把停止对郑元吉调查这件事,告诉了宋思铭。


    “查不出问题吗?”


    听到这一消息的宋思铭,微微皱眉。


    潘建国可是言之凿凿,说郑元吉有问题,而从郑元吉针对潘建国的举动看,郑元吉也是像极了做贼心虚。


    “一是查不出问题。”


    “二是许沧海不让查了。”


    王振给出原因。


    “许沧海不让查了?”


    “跟许沧海有什么关系?”


    宋思铭不解道。


    “有个情况,你可能不了解,十几年前,青山市制酒厂的贪腐案,就是由时任市纪委副书记的许沧海亲自负责。”


    “当时,郑元吉身上有很多疑点,但这些疑点都被选择性地忽略了。”


    “后来,许沧海更是将已经调入国资委工作的郑元吉,树立成廉洁奉公的典型。”


    王振讲述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青山市制酒厂的案子,他也参与过,只不过,那时候的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科员。


    “所以,许沧海是你怕调查郑元吉,然后把他牵扯进来?”


    宋思铭问王振。


    “不排除这种可能。”


    作为专业的纪检人员,王振还是非常严谨的,虽然心里已经九成九确认了许沧海的动机,可回答宋思铭的时候,还是没有把话说死。


    通过王振的措辞和语气,宋思铭已经知道了王振的判断。


    “年后,新纪委书记就到了。”


    “到时候再重启调查吧!”


    宋思铭想了想,对王振说道。


    “新纪委书记会同意吗?”


    现任查前任,还是有点犯忌的,王振不禁问道。


    “应该会同意。”


    宋思铭回答道。


    “你怎么知道?”


    王振好奇道。


    “青山市的新纪委书记是现省纪委常委,第三督导组组长饶立言,这个人铁面无私,办案只看事实,从不为外界因素所干扰。”


    宋思铭干脆把最新情报,透露给王振。


    “竟然是饶立言接任市纪委书记。”


    对于饶立言,王振也有所耳闻。


    毕竟,同在纪检系统,而且有几次去省里开会,王振曾亲眼见过饶立言。


    单从面相上,饶立言就给人一种压迫感。


    “等饶书记上任之后,我会第一时间汇报郑元吉的事,实在不行,就把当年青山市制酒厂的案子,翻出来,再重新查一遍,我不相信查不出郑元吉的问题。。”


    王振随后对宋思铭说道。


    “就是这个意思。”


    宋思铭确认道。


    这边,宋思铭撂下王振的电话没多久,就收到了澜沧县青山醇制酒厂副厂长卢宏轩的电话。


    为了便于宣传,年货节前,建国制酒厂便改名为青山醇制酒厂,潘建国厂长,卢宏轩副厂长。


    “宋乡长,我已经拿下百祥制酒厂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卢宏轩在电话里告知卢宏轩。


    “效率还挺高。”


    宋思铭看了看时间,才上午十点。


    卢宏轩是一早去的宁川县,也就是说,卢宏轩只用了两三个小时,就搞定了百祥制酒厂的一位股东。


    “另外百分之三十呢?”


    宋思铭接着问卢宏轩。


    他们昨天商定的计划,是拿下百祥制酒厂,除卢宏轩之外的另外两位股东,这样才能停止山寨产品的销售,并将百祥制酒厂改造成青山醇的生产基地。


    “另外百分之三十出了点问题,对方说,可以谈,但必须当着宋乡长你的面谈。”


    卢宏轩回答道。


    这也是他给宋思铭打电话的根本原因。


    “必须当着我的面谈?”


    “这是什么要求?”


    宋思铭不太理解。


    收购股份就是一个单纯的商业行为,他一个政府工作人员有必要参与吗?


    “对方就是这么要求的。”


    “您不出面,免谈。”


    卢宏轩解释道。


    “这是哪一个股东?”


    宋思铭问道。


    “王培陵。”


    “他是王培基的堂兄。”


    “和王培基一个爷爷。”


    “同时,也是宁川县苟利乡王码头村的村支书。”


    “前两年,王培基的百祥制酒厂,经营不善,流动资金枯竭,才拉王培陵入的股。”


    “王培陵不参与酒厂管理,平常也不去酒厂,只参与分红,不过,他入股后的两年,酒厂没有任何盈利,所以,还没分到过红。”


    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卢宏轩的情报工作做得相当到位。


    “这么短的时间,你怎么打听到这么多?”


    宋思铭非常好奇,卢宏轩是怎么做到的。


    “我找了百祥制酒厂一个休班的门卫,给了门卫二百块钱,这些都是门卫跟我说的,两位股东的联系方式,也是门卫给我的。”


    卢宏轩解释道。


    “有想法。”


    宋思铭隔空给卢宏轩挑起大拇指。


    卢宏轩做事,比他父亲卢增汉可灵活多了。


    “现在是十点,一个半小时后,我到王码头村,咱们在王码头村口汇合。”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年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乡政府这边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了,也没什么事了,宋思铭决定去见一见王培陵,看看王培陵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


    去宁川县的路,宋思铭还是熟的。


    因为,金山矿业就在宁川县。


    当初为了金山矿业的股份制改造,以及工业游示范基地的建设,宋思铭可是没少跑宁川县。


    巅峰时期,三天跑了三趟。


    而王培陵所在的王码头村,距离金山矿业,仅有十公里不到的距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