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742章 泰定四年,朱元璋出生

第1742章 泰定四年,朱元璋出生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不由好笑。


    【汉高祖刘邦:这些蒙古宗王,搞了半天,还是把自己搞没了?】


    【秦始皇嬴政:也未必,朕觉得这个泰定帝的汉化搞不起来。】


    【唐太宗李世民:基本没有搞起来的希望,这个大元应该是要完蛋了。】


    【隋文帝杨坚:绝对完了。】


    大宋世界中,太子赵德芳颇感好奇地开口。


    “父皇,为何历朝皇帝都不看好泰定帝的汉化改革?”


    赵匡胤摸着胡须,呵呵一笑。


    “改革不是皇帝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就能搞定的,最关键的是要有人把皇帝的政策推广、执行下去。”


    “历朝皇帝、宰相为什么改革失败,不是因为他们的政策不好,而是因为他们在既得利益阶层的反对下,压根就没办法把理想中的好政策变成现实。”


    说着,赵匡胤指了指金幕中的泰定帝。


    “你觉得这个从藩王登基的家伙,他有这个人手吗?”


    赵德芳下意识地开口道:


    “可之前元英宗的麾下不是有很多……”


    说了一半,赵德芳猛然止住。


    元英宗麾下那些汉化大臣,可都是在南坡之变中被除掉了!


    赵匡胤露出笑意。


    “现在明白了?”


    “之前搞汉化的人都死光了,谁来帮泰定帝继续搞?”


    赵德芳还是有些不死心,道:


    “可咱们汉人那么多人,不至于死了一批就没人才了吧?”


    赵匡胤笑呵呵地开口:


    “有啊,可这些人才亲眼看见上一批搞汉化的大臣在南坡之变中被杀得干干净净。”


    “你说,新的人才还敢冒头继续搞汉化吗?”


    “搞汉化固然是对大元有好处,可如果搞汉化搞到自己被杀,整个家族被株连,那大家可就要好好考虑一下喽。”


    赵德芳这才恍然大悟。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历朝皇帝如此不看好泰定帝的汉化了。


    南坡之变爆发的那一刻起,大元王朝的汉化之路其实就已经走到头,再也没有任何可能实现!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泰定帝之所以要选择汉化,并非偶然。】


    一幕幕画面开始滚动闪烁。


    冬天的草原上,远比之前要更加猛烈的暴风雪带着严寒袭来,无数牧民的帐篷直接被风雪淹没,牧民全家乃至整个部落的人、畜全部被冻死、饿死在了风雪之中。


    夏天烈日炎炎,知了在树上欢乐地鸣叫着,但下一秒钟风云突变,雨水带着一颗颗鸡蛋大小的冰雹从天而降,猛烈地砸在田地中。


    等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结束后,田地中还在生长的诸多农作物已经被全部砸死,无数农民绝望地跪在地上放声痛哭。


    秋季的黄河(淮河)正在不停奔涌着,水位不断地上涨,最终冲垮了河岸两边的堤坝,将附近所有的村庄房屋全部淹没。


    许多百姓漂浮在水面上奋力挣扎,绝望地哭喊着。


    一名母亲奋起最后一丝力气将襁褓中的婴幼儿放在木澡盆里推开,随后脱力沉入浑浊的滔滔洪水中。


    洪水之上,诸多尸首、木头伴随着襁褓里传出的虚弱哭声顺流而下,直至消失无踪。


    冬天的城池,银装素裹,一名男子穿着破旧单衣冻得瑟瑟发抖,却依旧拼命背负着一捆柴薪从山中走出,蹒跚着朝着家中而去。


    突然,他身后的大山和地面同时猛烈地震动起来。


    山上的诸多冰雪形成洪流席卷而下,男子大惊失色,丢下腰间柴薪发足狂奔,却依旧还是被雪崩给淹没。


    不知过了多久,一只手猛然从雪中探出。


    已经被冻得满脸发紫的男子踉踉跄跄地奔回村里,却被面前的景色惊呆。


    整座村子,都在地震和雪崩中被彻底淹没了。


    “四娘,幺儿——”男子跪在漫天冰雪和寒风之中,痛哭失声。


    【在泰定帝登基之后,元朝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各种天灾。】


    【蒙古草原极端低温大雪,江淮地区洪水翻脸,四川、宁夏地区地震不断,甚至还有极其罕见的七月下冰雹。】


    【而长久以来一直面临着财政亏空问题的大元朝廷压根就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赈灾。】


    【大规模的底层起义从蒙古漠北草原到西南云贵山区,在元朝各地四处开花。】


    泰定帝不止一次地召集诸多蒙古宗王议事,然而这些蒙古宗王压根就不懂治理,束手无策。


    他只能将希望放在汉化上。


    但正如赵匡胤所言,汉人大臣们在亲眼目睹了南坡之变后,已经没有人再愿意站出来参与到朝廷的汉化改革了。


    泰定帝本人也并非什么雄才大略的皇帝,在尝试招揽汉化人才不成后也选择了摆烂放弃。


    蒙古旧贵族和色目人随之垄断了泰定帝时期的朝堂。


    除了灭宋大将张弘范的儿子张珪之外,整个大元朝堂上竟然再无第二个三品以上的汉人大臣。


    这也是大元开国以来的唯一一次。


    【更糟糕的是,泰定帝本人也和诸多前任皇帝一样,一点都不长命。】


    【在执政仅仅四年多后,泰定四年夏,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上都病故,终年三十五岁。】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都无语了。


    【汉高祖刘邦:这元朝皇帝比东汉还离谱啊,东汉一群小皇帝死得早也就算了,元朝皇帝一个个十七八岁甚至二十来岁接任的,怎么也死得这么早?】


    【汉武帝刘彻:海山四年,寿山算九年,英宗三年,泰定帝算五年,竟然没有一个能坐稳十年皇位的?】


    【秦始皇嬴政:一个个二十、三十岁就死了,不懂的还以为是在大争之世呢。】


    【宋太祖赵匡胤:朕认真地问一句,这个所谓的黄金家族是不是有什么短命基因啊?】


    【元世祖忽必烈:……】


    就在忽必烈被历朝皇帝吐槽搞得无言以对之时,新的画面浮现在金幕中。


    【就在泰定帝死后,一明一暗两件大事同时发生。】


    【首先,让我们看看那件发生在暗处,却改变了整个华夏历史的事情。】


    画面中,一处小山村的普通农户人家中。


    【大元安徽濠州钟离县,东乡。】


    “哇,哇——”


    婴儿的啼哭声响起,正在屋外徘徊的一名五十岁老农民顿时面露喜色。


    稳婆抱着破布弄成的襁褓喜滋滋地走了出来,笑道:


    “五四大哥,恭喜你啊,又是一个儿子!”


    老来得子的农民朱五四喜笑颜开,用满是老茧的手抱着小襁褓,看着里面那个小小的婴儿。


    “太好了,又是一个儿子!”


    老来得子,可想而知朱五四的高兴程度。


    在朱五四的旁边还站着一个中年男子和一名少年,他们分别是朱五四的二儿子朱重六和三儿子朱重七。


    朱五四还有一个大儿子朱重四,但此时已经过世。


    次子朱重六笑呵呵地开口道:


    “爹,俺小弟该起个什么名儿呢?”


    朱五四哈哈一笑,老怀大慰地开口:


    “那还用问?”


    “当然就叫做——朱重八!”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瞬间明白了这一幕代表什么。


    【汉武帝刘彻:朕说一句实话,朱元璋你小时候这家里是真穷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