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大夏明镜 > 第275章 猎人与猎物【9000字三合一】

第275章 猎人与猎物【9000字三合一】

    汉王府。


    汉王举起酒杯,和王岳轻轻碰了碰,说道:“王兄,你我共饮此杯!”


    在王家的推动之下,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


    随着科举的一步步改制,世家大族们,几乎垄断了进士的来源。


    王家在朝堂上深耕多年,三省六部九寺都有王家的人,再加上京兆尹的运作,整个京畿的地方官员,有一半以上,都能参与到对李玄靖的声讨。


    如今,万事俱备,只等下一次朝会,就可以对李玄靖发难。


    王岳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说道:“放心吧,这一次,谁也救不了他!”


    许久后,有些微醺的汉王,回到了自己的寝殿。


    一道人影,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看到京兆尹,汉王笑着说道:“甫之啊,你来的正好,刚才喝的不尽兴,和本王再喝几杯!”


    王岳仗着出身世家,目中无人,汉王其实并不喜欢和他相处。


    酒逢知己,方能尽兴。


    他拎起桌上的酒壶,亲自为京兆尹斟了一杯酒,京兆尹接过之后,并没有喝,开口说道:“殿下,谢小玉死了……”


    汉王自顾自的饮了一杯,随口问道:“谢小玉,谁是谢小玉?”


    京兆尹从他手中接过酒壶,汉王忽而醒转,问道:“什么,她死了,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


    这位太子内宫的掌园,是当年东宫之事,最后的两位参与者之一。


    京兆尹缓缓说道:“昨天夜里,突发恶疾去世,据说是染上了某种严重的疫病,为了防止传给他人,她的尸体,当夜尸体就被家人焚烧了。”


    汉王看了他一眼,问道:“你做的?”


    京兆尹道:“我以为是殿下做的。”


    “本王从未下过这样的命令。”汉王面露疑色,说道:“不是你,也不是我,难道是幽王,他不让我们动手,却自己做,难道是不信任我们?”


    京兆尹想了想,说道:“也有可能没有人动手,她是真的身染恶疾而亡。”


    汉王道:“这岂不是一件好事,丁芳还活着没有?”


    京兆尹点了点头,说道:“还活着。”


    汉王摆了摆手,说道:“那不就得了,你也不用总是疑神疑鬼的,此事过后,找人将丁芳除掉,那件事情,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来,喝酒,喝酒……”


    他自己饮了几杯,酒意上来之后,看向京兆尹,忽而问道:“甫之,本王问你一个问题,你要老实回答我,这个问题,本王想问你许久了……”


    京兆尹道:“什么问题?”


    汉王看着他的眼睛,问道:“父皇是如此的宠爱太子,太子对你也不薄,你当年跟着太子,前途无限,为什么会冒着诛九族的风险,选择本王?”


    京兆尹想了想,说道:“我进东宫的时候,太子就已经是太子了,我的一切,都是太子给的,对太子没有多少功劳,而当年太子身边,拥簇者众多,其中不少都是太子妃的亲族,就算是太子登基,也轮不到重用我,但跟着殿下不同,臣与殿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起走过这些年,相信殿下不会亏待臣……”


    汉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那是自然,本王若是登基,虽然不能给你封侯,但拜相是肯定的,到时候,你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京兆尹对他拱了拱手,说道:“臣先谢过殿下了。”


    他从汉王手中接过酒杯,将他扶到床边,说道:“殿下醉了,还是先歇息一会儿吧。”


    汉王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轻轻挥手,说道:“本王的确有些乏了,你去忙吧,本王小憩一会。”


    京兆尹缓步退出大殿,关上殿门。


    锦榻之上,汉王的眼睛缓缓睁开,目中少了一丝醉意,多了几分惆怅,说道:“甫之啊甫之,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不愿意和本王交心啊……”


    片刻后,幽王府。


    幽王看着京兆尹,面露讶然,说道:“不是本王啊,本王没有让人做过,怎么,她的死有问题?”


    京兆尹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可能她是真的病死了吧。”


    幽王的心思,已经不在此事之上,他看着京兆尹,说道:“管她是不是病死的,只要她死了就行,话说回来,林大人,你有没有考虑过,来本王这里效力,汉王能给你的,本王都能给你,而且能给你更多……”


    京兆尹没有回答,而是抱拳说道:“下官告退。”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幽王面露可惜之色,说道:“如此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能为本王所用,实在是可惜,为什么这些聪明人,都选了平庸之辈,林甫之如此,李玄靖也如此……”


    当年他就招揽过林甫之,但林甫之选择了汉王。


    他也曾数次招揽李玄靖。


    李玄靖则选择了淳王。


    自己倘若能得这两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也不用冒当年之险。


    真是想不通啊……


    踏出幽王府的那一刻,京兆尹的脸上,表情多了几分凝重。


    他没有去京兆府衙,径直回了林府。


    不多时,一只信鸽从林府飞出,直冲云霄而去……


    此时。


    明镜司天牢。


    一名中年女子,蜷缩在牢房角落,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某一刻,牢门被人打开,她抬头看了一眼,脸色立刻变的煞白,连滚带爬的过来,重重的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颤声道:“参,参见陛下!”


    夏皇俯视着她,冷冷说道:“告诉朕,你当年做了什么事情,朕饶你九族不死,留你全尸……”


    被抓到明镜司的时候,谢小玉就知道,一切都完了。


    她这些年谨小慎微,不敢犯任何小错。


    唯有当年之事,才可能成为她被抓到明镜司的缘由。


    能保全九族,留下全尸,已经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恩赐了。


    她大喜过望,磕头如捣蒜,连声道:“谢陛下开恩,谢陛下开恩,奴婢什么都愿意说!”


    不多时,夏皇走出明镜司大牢。


    他的满头黑发,已经变成了银丝,脸上也出现了纵横的皱纹,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从中年模样,变成了老年模样。


    明镜司众人虽然心中震惊,却也不敢露出丝毫异色。


    不过,在他将一颗丹药送进口中,身上的气息一阵波动之后,头发便由白转黑,脸上的皱纹也迅速消失,皮肤重新变的紧致。


    夏皇长长的吐了口气,说道:“让李玄靖来见朕。”


    许久之后,一道身影缓步走进房间,对他躬了躬身,说道:“陛下。”


    夏皇问道:“东宫之事,你是何时知道的?”


    李玄靖道:“不久之前。”


    夏皇继续问道:“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朕?”


    李玄靖道:“事关两位皇子,未经查证,不敢惊扰陛下。”


    夏皇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是在等王家动手吧?”


    李玄靖沉默片刻,说道:“陛下所言,臣有些听不懂……”


    夏皇摆了摆手,说道:“行了,在朕面前,你不用装了,你夜杀王家嫡子,不就是逼王家动手,借着这个机会,重创王家,报你当年之仇,你跟了朕二十年,别人不了解你,朕能不了解你?”


    李玄靖没有开口。


    夏皇并没有露出愠怒之类的表情,语气顿了顿,说道:“不动则已,动则不留余地,斩尽杀绝,难怪人家叫你李阎王。”


    说完,他话音一转,目光变的深邃,缓缓说道:“不过,这的确是一个好借口,王家这些年,仗着出了两位武道半圣,就不知道这天下姓什么,是该提醒提醒他们了,至于李隆和李兴……”


    他脸上的表情变的复杂,咬牙道:“这两个逆子啊……”


    ……


    长安。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今日是寻常的一天。


    对朝臣来说,则有些特殊,今日是月中的朝会,长安正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早起参加。


    本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一次朝会,氛围却显得极为诡异。


    以往无事不怎么上朝的权贵们,今日来了不少,而且都是上层权贵。


    一等侯在其中,都只能站在最后面。


    他们的前面,还有郡公,郡王,以及亲王。


    这个月的监国皇子是汉王。


    以往的朝会,除了监国皇子之外,其余的皇子并不会出现。


    但今日,除了睿王和恭王没有上殿,大殿上的亲王,足足有五位。


    汉王,幽王,信王,宣王,吉王……,近年来,这种诸王同朝的场面,是只有在大朝会上才有机会看到的奇景。


    就在刚才,幽王当众念了一份奏疏。


    奏疏中,以前些日子,李玄靖从宗正寺强行要走凤阳县子一案的凶手为引子,细数大理寺卿李玄靖大小罪状数十条。


    其中包括,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弄权专政,滥用职权,贪赃枉法,谋害忠良,草菅人命,滥杀无辜,误国误民,蒙蔽圣听……


    每一条罪状,都有对应的详细证据,而且不止一条。


    仅仅是幽王宣读完这份奏疏,就花了小一个时辰。


    他在最后要求三省,整顿朝纲,严惩奸佞,还朝堂一个安定,还百姓一片青天。


    以往当朝弹劾李玄靖的,也有不少。


    但却没有一次,像这次这般声势浩大。


    幽王奏完之后,信王,宣王,吉王也都表示支持。


    八位监国皇子,有四位都站了出来。


    随后附议的,是一众权贵。


    郡王有汝阳郡王,定平郡王,荥阳郡王,东平郡王。


    郡公有乐安郡公,晋阳郡公,新平郡公,临汝郡公。


    侯爵有寿阳侯,蓝田侯,淮阳侯,云阳侯,丰阳侯,至于那些伯爵,子爵之流,根本没有站出来的资格。


    紧随这些权贵,一些大臣也站了出来。


    京兆府衙、宗正寺几乎全体官员出动,为首的便是宗正寺卿和京兆尹。


    中书省两位中书舍人,尚书省尚书左丞,左司郎中,门下省一位黄门侍郎,两位给事中。


    太常寺,太仆寺,太府寺,光禄寺,卫尉寺,也有官员站出来,六部之中,户部右侍郎,户部右郎中,吏部右侍郎,礼部,工部,兵部……


    三省六部九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衙门,都站出来附议幽王。


    鸿胪寺几无存在感,大理寺是李玄靖的地盘,司农寺对除了种菜之外的事情不感兴趣,六部除去刑部,三省六部九寺,一个不缺。


    倒是向来弹劾李玄靖最多的御史台,在这次的群体弹劾中,罕见的保持了沉默。


    如此多的权贵官员,弹劾一人,自大夏立朝以来,也是第一次。


    哪怕是陛下,面对如此场合,恐怕也不能一意孤行。


    可惜大理寺卿今日没来上朝,否则,一众朝臣便会知道,向来淡定的大理寺卿,在这种场合下,还能不能保持淡然。


    面对众人的弹劾,作为监国皇子,汉王并没有在朝堂上做出什么决断。


    他以兹事体大为由,宣布下次再议。


    作为朝堂决策机构,散朝之后,所有的压力,都来到了中书省。


    中书省。


    两位中书侍郎面前的桌上,奏章堆积如山。


    他们对视一眼,表情凝重,目光肃然。


    这些奏章,分别来自三省六部九寺,京畿各州各县,长安无数权贵,书院学子请愿,就连中书省的两位中书舍人,都递上了奏章。


    和刚才在朝堂上的情况一样,所有的奏章,都指向同一个人。


    大理寺卿李玄靖。


    这些弹劾的奏章,不过是刚才朝堂之事的延续。


    如此场面,就算是弹劾两位宰相,也绰绰有余了。


    在晋阳王家的推动下,汉王与幽王,罕见的联手,并且将事态扩大到这样的程度,如此针对李玄靖,必然是有大的图谋。


    再联想到刚才朝会上的情形,恐怕有不得了的大事要发生了。


    中书省,现在面临一个选择。


    顺应汉王与幽王,势必会引起陛下不满。


    但这么多奏章递上来,他们也不能当做没看到。


    这让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他们纠结时,两道身影,缓步走进衙房。


    两人见此,纷纷躬身。


    “参见中书令。”


    “见过尚书令。”


    左右二相,并不一定会参加所有的朝会。


    刚才朝会之时,他们都不在殿上。


    右相走到桌前,随意的拿起几封奏章翻了翻,又随手将其丢下,平静的说道:“这么大的阵仗,这是要清君侧啊,难得一见,难得一见……”


    中书左侍郎面露苦色,说道:“右相大人,您就别说风凉话了,这次事情真的闹大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


    右相摆了摆手,说道:“问中书令吧,李玄靖是他的弟子,要不要清理门户,应该他做决定。”


    另一名老者闻言,淡淡的说道:“既然右相有意,那就即刻下诏,让刑部、御史台和宗正寺去大理寺拿人吧,若有反抗,可就地格杀。”


    右相闻言一愣,震惊道:“你真杀啊?”


    李玄靖此人,让他极其矛盾。


    他有时候做的事情,让他恨不得砍他的脑袋一百次。


    但有时候他的作为,又让他忍不住拍手称快。


    李玄靖在朝堂,他气的头疼。


    可若真的没了李玄靖,长安的百姓,恐怕要再受一遍苦了。


    朝堂有李玄靖不好。


    但没有李玄靖,一定会变的更坏。


    左相看着他,问道:“右相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右相嘴唇动了动,最终说道:“为了避免事态扩大,拿人是要拿的,就地格杀就不必了,他怎么说也是三品官,不如暂时将人扣在御史台,等候陛下处置吧……”


    左相看向两位中书侍郎,说道:“听到了吗,就按照右相说的办吧。”


    片刻之后,右相在诏书上盖下印鉴,随后才意识到了什么,猛然抬起头,看向左相,怒道:“你个老狐狸……”


    中书省的诏书刚刚拟好,便有一位官员匆匆的跑进来,惊恐说道:“几位大人,不好了,外面出事了!”


    长安的确出事了。


    朝会结束之后,那些在大殿上弹劾李玄靖的官员权贵,并没有回府回衙,而是在宫门口聚集了起来。


    随后,他们便沿着长安街,一路前行。


    这些人有权贵,有来自三省六部九寺,朝中各个部门的官员。


    显然,朝会弹劾,只是这场行动的启幕。


    “清君侧,诛奸佞!”


    “杀奸臣,肃朝纲!”


    众人喊着这样的口号,走在长安街上,随着他们不断前行,队伍也不断的扩大。


    从各大权贵官员的府邸,不断的涌出身影,加入游行的队伍。


    一些不明就里的百姓,看到声势如此浩大,也大胆的跟在人群之后,扯着嗓子吆喝两句。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从长安的大小书院,也出现了一个个学子队伍,他们义愤填膺,群情激奋,喊着同样的口号,从书院走出,向着同一个方向游行。


    百姓们从未见过这种阵势,大都躲在家中,闭门不出,只在门后或是窗前露出一双眼睛。


    街道上的商铺,也都纷纷关上大门,路过的行人,货郎,远远的看到,立刻闪到小巷躲避。


    这一刻,整个长安,都能听到“清君侧,诛奸佞”、“杀奸臣,肃朝纲”的口号。


    御史台与刑部,已经接到了三省的诏令,匆匆的带齐人马,前往李府。


    众多官衙之内,官员们也无心办公,时刻注意着外面的动向。


    这种大事,他们一辈子也遇不到一次。


    睿王府。


    睿王站在殿门口,听着外面震耳欲聋的声音,面露震惊之色,喃喃道:“不是吧,他们来真的?”


    他的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担忧之色,喃喃道:“李玄靖啊李玄靖,你可千万要挺住,不要让本王失望……”


    淳王府。


    淳王召集了所有的府兵护卫,匆匆上马,说道:“去李府!”


    李府门前的街道,已经没有一道人影。


    随着一个个游行队伍的出现,空旷的街道,逐渐被围的水泄不通。


    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


    幽王站在李府门前,他的身后,站着信王,宣王,吉王。


    再其后,则是京兆尹,宗正寺卿,众多权贵以及朝臣。


    汉王站在幽王身边,说道:“冷静,冷静啊……”


    不过他的劝说,也只停留在嘴上。


    李府大门紧闭,幽王看着李府的牌匾,挥了挥手,说道:“冲进去,清君侧,诛奸佞!”


    “清君侧,诛奸佞!”


    “清君侧,诛奸佞!”


    他的话音落下,人群纷纷响应。


    “慢着!”


    一道惊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淳王率众赶到,穿过人群,怒视着幽王等人,问道:“你们想要造反不成!”


    幽王看着他,淡淡道:“没有人想要造反,我们只是要整肃朝纲,替父皇诛杀李玄靖这个奸贼,还朝堂一片安宁!”


    淳王挡在李府门前,怒道:“没有父皇的命令,你们这就是造反!”


    淳王所带的人马,和李府之外的人群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一群学子将他们团团围住,他们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幽王挥了挥手,便有人将淳王强行带到一边。


    王岳带着几人走上前,一拳轰出,李府的大门轰然倒塌。


    和外面的紧张氛围相比,李府之内,则格外的轻松与和谐。


    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漂亮小姑娘,正围着一名中年女子模样的人,嬉笑打闹。


    院内各处,还有些人影,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的说笑着什么。


    王岳走进院子之后,就仿佛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了。


    不是仿佛,是真的听不到。


    但外面“清君侧,诛奸佞”的口号喊的这么响亮,他回头就能看到他们颤动的嘴唇,喷飞的唾沫,只隔着几步远,怎么可能听不到声音?


    就像是有一层无形的屏障,将府内和府外,分隔了开来。


    门口传来的动静,引起了院内之人的注意。


    众人的目光,纷纷望了过来。


    似有实质性的压力扑面而来,王岳和身旁几人,忍不住后退几步,反倒是后走进来的幽王等人,似乎没有什么影响。


    十余位宗师的压力,同为宗师的他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


    但令王岳压力最大的,还是那位始终不曾看他们一眼的中年女子。


    她的身上,没有任何的真气波动,但却没有掩饰身上的另一种气息。


    这种气息,王岳不会忘记,这是和家族两位老祖宗身上,一模一样的气息。


    李府怎么会有第六境,他难道把三清宗宗主请来了!


    他想退,却发现自己已经动不了了。


    幽王感知不到宗师,更不认识第六境,踏入李府之后,他的目光,就在搜寻李玄靖的身影。


    他很快就找到了李玄靖。


    他在院内的石桌旁,和人下棋。


    对于李玄靖无论什么情况都喜欢装淡定,幽王自然是了解的,但这种时候,他还有心思下棋,未免装过头了。


    他缓步走到李玄靖身边,漠然的看着他,正要开口,忽然发现,背对他坐着的,正在与李玄靖下棋的人,有些眼熟。


    他走到侧面看了一眼,面色瞬间大变,失声道:“父皇!”


    淳王快步走进来,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微微一怔之后,脸上立刻露出喜色。


    李府之外。


    汉王等了一会儿,发现幽王一直没有出来,也忍不住走了进去,喃喃道:“怎么这么久……”


    信王,宣王,吉王也走了进去。


    但他们进去之后,不仅人没有出来,甚至里面连声音都没有传出。


    事情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一位郡王,终于也按捺不住,大步走进李府,喃喃说道:“怎么都不出来了,我看看怎么个事……”


    几位亲王,一众权贵,以及不少官员都进了李府,但却久久没有出来。


    外面等待的众人,口号喊的嗓子都快哑了,声音也逐渐小了下去。


    原本慷慨激昂的口号,变的有些有气无力,失去了刚才的气势。


    终于,在实在喊不动了之后,又有些人想要进去看热闹,一个年轻人,从李府走出,伸手制止了他们,说道:“别进去了,里面跪不下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地面忽然传来一阵震动,激起了一层细小的烟尘。


    就在人们以为是不是地震时,最外围的人群,发现他们被一群穿着黑色铠甲的卫士围了起来。


    里面的人,虽然看不到外面的景象,但却发现,周围的房屋屋顶之上,忽然间多了一些披甲人影。


    “禁军!”


    “谁把禁军调来了!”


    “禁军来这里干什么,抓李玄靖吗?”


    凑热闹的百姓和书院的学子,可能不知道那些是什么人,但在场的权贵官员,却无一人不认识他们。


    禁军是陛下的亲卫,虽然陛下不需要什么人保护,但禁军出现之处,即是陛下意志所及。


    禁军现身,说明陛下已经知悉此事,就是不知陛下会如何处置。


    这时,李府门口,终于有了动静。


    夏皇从李家走出来,说道:“真是酣畅淋漓的一局棋啊,虽然朕输了,但也输的痛快。”


    众人在微微一愣之后,不管是权贵还是官员,纷纷跪倒在地,高声道:“参见陛下!”


    这一刻,他们的心中,震惊加茫然。


    陛下怎么会在这里?


    书院学子和凑热闹的百姓,虽然不认识皇帝,但见前面的人跪了,也都没有犹豫的立刻跪倒。


    夏皇的目光,扫视李府门前的官员们一眼,说道:“上衙时间,你们不在衙门办公,来这里做什么,朝廷发给你们俸禄,不是让你们闲逛的,既然不喜欢去衙门,以后也都不用去了。”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无疑是彻底断了他们的官途。


    官员们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应声。


    夏皇重新走回李府,此刻的李府之内,已经黑压压的跪倒了一大片。


    他走到石桌旁坐下,看着跪在面前的汉王和幽王,问道:“说说吧,你们想干什么。”


    幽王和汉王对视一眼,最终,还是汉王先开口道:“李玄靖把持朝政,倒行逆施,全然不将朝廷,不将律法放在眼里,朝臣百姓积怨已久,今日更是引动长安骚乱游行,儿臣这个月有监国之责,特来李府查看情况。”


    幽王紧跟着说道:“父皇,今日弹劾李玄靖的折子足足有数百份,可见朝臣百姓对他的积怨有多深,儿臣此举,也是为了朝廷,为了天下……”


    夏皇问道:“你们当年谋害太子,也是为了朝廷,为了天下?”


    他的话音很平静,但落在汉王和幽王耳中,却让他们如坠冰窟。


    淳王,信王,宣王,吉王同时转过头,极度震惊的看着他们。


    不远处,跪在门口的王岳,虽然身体不能动,但心里早已翻起了惊涛骇浪。


    幽王和汉王谋害太子?


    怎么可能?


    这么大的事情,汉王竟然瞒着王家!


    跪在院中的官员权贵们,脸上也露出了极度惊愕的表情。


    这一刻,什么清君侧,诛奸佞,已经不重要了。


    谋害太子,幽王和汉王谋害太子?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


    太子当年,不是因病去世的吗?


    意识过来之后,他们的心中,就没有了惊,只剩下怕了。


    汉王和幽王合谋害死了太子。


    即便他们是亲王,这也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而他们,今日一起跟着汉王和幽王逼宫清君侧……,陛下不会认为,他们是汉王和幽王的同党吧?


    汉王和幽王的心中,已经惊惧万分,全然忘记了李玄靖之事,幽王惊恐道:“父皇,您在说什么,儿臣怎么可能谋害太子,您可千万不要听信奸佞的谗言啊!”


    汉王也立刻紧接说道:“是啊父皇,这一定是李玄靖的奸计,您千万不能被他蒙骗!”


    夏皇看着他们,淡淡说道:“何东,徐智,顾文翰,郑天兴,吴宗广,薛雪,曾艳,孙锦,谢小玉,丁芳……,怎么,需要朕将你们是怎么谋害太子的,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一一说出来吗?”


    汉王和幽王的身体,同时瘫软了下去。


    只说他们谋害太子,他们还有一丝希望。


    将这些名字一一的说出来,说明父皇已经知晓了一切,再无狡辩的可能。


    他们以为自己今日是猎人,没想到,他们才是猎物。


    随着汉王和幽王的倒下,院内跪着的人影,也倒了一片。


    完了。


    这是有些人晕过去之前,脑海中唯一的想法。


    太子和诸皇子,虽然都是陛下的孩子,但太子和其他皇子,对陛下的意义截然不同。


    太子是陛下在登基之前,和先皇后所生的唯一子嗣,陛下对他的感情,自然也不是其他皇子能比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在太子病故之后,彻底颓废,不理朝政,一心追求长生,也不再立太子。


    谋害太子,等同谋逆,幽王和汉王,竟然胆大如斯……


    汉王世子李乾,也跪在人群之中。


    诛杀李玄靖这种事情,他怎么能不亲眼见证。


    没能见证李玄靖,他却见证了别的。


    太子,竟然是父王设计杀死的?


    一直以来,父王在他眼中,都是一种胆小怯懦的形象。


    万万没想到,胆小怯懦的父王,竟然能做出这种大胆的事情。


    这一刻,除了对未来的恐惧,他的心中,第一次的生出了对父王的崇拜。


    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的心绪,一时复杂难言。


    李府之外,就在众人跪的腿都快麻了的时候,一道手持拂尘的身影,从李府走了出来,扯着尖细的嗓子,高声说道:“汉王李隆,幽王李兴,谋害太子,罪不容赦,即刻剥夺亲王之位,贬为庶民,押送大理寺,等候发落……”


    还跪在外面的权贵官员,听闻此言,也都一脸的茫然和震惊。


    什么谋害太子,不是来诛杀李玄靖的吗?


    来自各大书院的学子,脸上也露出了茫然之色,显然,他们也没料到这样的结果。


    哪怕当今天子现身,庇护李玄靖,他们狠下心来,也敢争论争论。


    但莫名其妙的冒出一桩谋害太子的事情,所有人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那宦官继续说道:“各大书院学子,念在受人蒙蔽的份上,可自行离去,其余人等,尽数移交大理寺,待查清与汉王幽王谋逆一案有无关系,再行处置……”


    本来是来凑人头的,现在却有可能变成送人头。


    到了大理寺,落在李玄靖手里,和谋逆案有没有关系,可就不由他们了。


    一时间,人群哀嚎一片。


    “冤枉啊,冤枉!”


    “太子死的时候,我还没来长安,怎么可能和谋逆案有关系啊!”


    “我对陛下忠心耿耿,苍天可鉴,苍天可鉴呐!”


    “是有人给钱让我来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我把钱退给你们还不行吗!”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


    李府内外,乱成一片。


    包括汉王和幽王在内,刚才在李府之内跪着的所有人,都被禁军拖走了。


    那几位宗师,还被额外照顾,封住了全身修为。


    夏皇看着那位中年女子,说道:“皇家的丑事,让苏宗主看笑话了。”


    中年女子没有说什么,夏皇看向李玄靖,说道:“苏宗主到了长安,你替朕好好招待,朕先回宫了。”


    说完,他最后看了那中年女子一眼,一步迈出,身影消失在原地。


    李诺被这一幕惊的瞪大了双眼。


    中年女子见他大惊小怪的样子,笑着说道:“没什么好惊讶的,五大王朝的皇帝,都有大气运加身,这只是寻常手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