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171章 朱门酒肉臭

第171章 朱门酒肉臭

    灾情似火。


    五月的骄阳,似在宣告泉州灾情的紧急,催着苏谨一路向南。


    豪华马车不仅走得不慢,相反比一般的马车还要快上许多。


    苏谨躺在马车里,脑子里一遍一遍过着几天前的事。


    本以为老朱会给自己安排个同知一类的官职,没想到他居然让自己直接去接任泉州知府。


    同知,五品官,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


    而知府,却要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


    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苏谨最初以为老朱只是让他来救个急,等解决灾情、安顿好灾民后,就会让他回京。


    可看老朱目前的想法,怕是这泉州自己得待个好几年。


    “这样也好”,苏谨笑笑:“泉州位置不错,反而可以让我有机会接触一下海外。”


    同样跟着苏谨‘鸡犬升天’的,还有苏根生几人。


    苏根生任泉州通判,从一个九品芝麻官,直升正六品。


    通判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且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苏根生之前在凤阳,基本就一直负责整县的统筹工作。


    朱元璋可能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让他连跳n级,比苏谨的升官力度都大。


    “老朱很够意思啊,让我侄子来监督我,和放老鼠守米仓有啥区别?”


    笑过之后,苏谨心里也很清楚。


    虽然苏根生不会监察自己,但那堆锦衣卫可都是老朱的眼线。


    王越和刘永,被苏谨安排先回家处理家事,之后自行来泉州赴任。


    王越任推官,七品,掌推勾狱讼之事;


    刘永任照磨,从九品,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


    这俩人的升官力度虽然不大,但这才是正常的。


    王越之前任典史,本就掌狱讼之事,推官也算老本行。


    刘永本是个不入流的捕头,这次直接给了从九品的官职,算是一条腿正式进入官场了。


    虽然他本职和照磨关系不大,但苏谨也没打算真让他干会计的活。


    苏谨为的是把‘审计’这个职权拿到手上,刘永不过就是个摆设和跑腿。


    进入福建后,一路能看到零星的流民慢慢向北迁徙。


    “去问问。”


    马三很快回来:“老爷,这些流民大都是从泉州出来,去投奔亲戚的。”


    苏谨的眉头越皱越紧:“继续走,今天尽量赶到泉州。”


    穿过延平府就是泉州府。


    进入泉州境内,过虎豹关以及永春县的时候,车队一路没有停留。


    直到行至南安县。


    这里距离泉州城已经非常近,苏谨没有继续赶路,命令车队停下。


    “老爷,今天不去泉州了?”


    “不去了,今天就歇在南安。”


    此处距离南安还有十里,苏谨命锦衣卫留下保护车队,


    自己带着苏根生、马三,以及锦衣卫百户莫远及七八个锦衣校尉,准备便装进城。


    莫远本不同意,但出来之前陛下亲自叮嘱过,


    除非苏谨有异动,否则一切都要听其命令,只好同意。


    一行人赶到城门口时,日已过午。


    到了南安县,莫远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数不清的流民三五成群,有气无力的靠在城门边,宛若尸体。


    莫远担心流民冲上来抢劫他们,可那些流民只是抬眼看了一眼,就再没任何反应。


    尤其是他们的眼珠子,白的多黑的少,似乎下一刻就要翻过去。


    从他们的眼神中,莫远看不到任何对生的希望,只有漠然。


    一个孩子明显早已咽气,但母亲仍旧将他抱在怀里,麻木的抱着孩子哄着,眼睛里早已没有了泪水。


    不知是哭干了,还是饿的没有力气再哭。


    莫远悄悄凑到苏谨身边:“大人,我曾听说灾年来临时,百姓易子而食,甚至...抢夺尸体,


    这妇人不肯将孩子安葬,会不会出事啊?”


    苏谨来了大明三年多,赈灾的事情做过无数,对这样的场景早已麻木。


    “这是在县城边上,若有异动会被就地格杀,他们不敢。”


    苏谨眼神四下逡巡,最终指着远处一片荒林:


    “你若是去那里瞧瞧,就知道什么才叫人间地狱。”


    迈步进城,守门的士兵也有些有气无力,抬眼瞅了一眼,


    似乎想上前讨食,但看几人打扮似乎并不好惹,最终还是放弃了。


    尤其是莫远,虽然穿着便服,但是鼓鼓囊囊的肌肉看着就吓人。


    尤其是衣襟下摆鼓起的一块,明显藏着刀刃,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


    南安给苏谨的第一印象就是萧条。


    整条街道除了流民就是流民,大部分的饭庄、酒楼几乎全部歇业。


    就算是偶有开门营业的,门口也站着好几个大汉,虎视眈眈地盯着过往的行人。


    苏谨迈步走进唯一营业的一间酒楼,门口的大汉上下打量了他们好几眼,看衣着不像流民,才点点头放他们进去。


    苏谨也不介意,坐下后拿起食单,随意点了几道家常菜。


    小二倒是十分热情:“几位爷,您尝尝咱们这几道特色菜,盐水虾、煎糟鱼都是极好的。”


    莫远瞅瞅门外的流民,再瞅瞅店内满堂的客人,只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小二,外面哪来的这么多流民?”


    小二叹口气:“这位爷是外地来的吧?


    您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刮台风,房屋被吹倒了不知多少,农田也被大水灌了。”


    他指了指大门:“咱们南安都还算好的,这些人都是从晋江、祥芝那边来的,那边才叫个惨呢。”


    “他们怎么不去泉州?”莫远好奇道。


    “泉州?”小二苦笑:“泉州那边也好不到哪去,


    再说了,您都知道往泉州跑,他们能不知道?


    泉州现在哪还有粮给他们吃啊!倒不如来南安碰碰运气。”


    “朝廷难道没有赈灾吗?赈灾粮都哪去了?”


    小二有些不耐烦:“哎哟,这位爷,您还吃不吃了?”


    苏谨拍拍莫远的胳膊,笑着对小二说道:“你说的这几个特色菜,都上一份。”


    “好嘞~~~几位稍候~~~!”


    莫远很不高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怀疑这些赈灾粮,都被这帮狗官贪墨了!”


    苏谨白了他一眼:“傻子都能看出来的事,还用你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