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127 凤阳新县丞,老朱来分权

127 凤阳新县丞,老朱来分权

    九月清霜下,


    中林蕙草寒。


    暮霞多变态,


    秋色不宜看。


    九月深秋渐过,慢入初冬。


    “大人,第二批兖州流民已经到了,您看怎么安排?”


    新上任的县丞,名叫李持,在苏谨面前有些谨小慎微。


    虽然这个顶头上司比自己还小了十多岁,但他一点都不敢小看苏谨。


    一个十八岁,没有背景、没有后台的县令。


    孤身来到中都辖下凤阳县,只三年时间就将整个凤阳打造的如此奢华,不亚京师。


    这样的人,李持怎么敢小看?


    上任之前他也曾想过,来了凤阳之后必要大展手脚,要有一番作为。


    可来了之后半个月,这心也就淡了。


    整个凤阳上上下下,早被苏谨打造的犹如铁桶一块。


    李持心里清楚,自己配合一些还好,若是不配合,恐怕自己离走也就不远了。


    不过想到前任县丞擢升,虽然远调福建,但也是去任一方县令啊。


    李持是举人出身,论出身也不算好,若非他是钱塘人,这来凤阳的机会哪里轮得到他?


    想到临别前,吏部那位大人对他的嘱托,李持心下火热。


    看到苏谨在苏根生耳边匆匆交代了几句,急匆匆的离开县衙的样子,李持心里一阵艳羡。


    “若我也能做苏大人的亲信就好了。”


    苏谨看了一眼李持,露出一个职业化的笑容:


    “哦,这批流民是看到《应天早报》来的,就向按照上次的应急方案梳理吧,


    李大人,切记本官定下的原则,所有流民一定要洗澡换衣、必须喝热水,经过防疫检查后,才可入城。”


    “是,大人。”


    “赈灾所用的衣、粮、药等,按照老规矩,从养济院的账上走。”


    “是。”


    李持离开,苏谨才算松了口气,走回自己的书房,将两脚搭在桌子上,一摇一晃的想着心事。


    前任县丞和自己配合的不错,虽然人胆小了一点,但是贵在踏实。


    这个李持一看就知道是老朱授意弄来的,旨在分散自己对凤阳的影响力。


    不过这也能理解,若是自己坐在老朱的那个位置上,恐怕也会这么选择。


    不过这个李持浙东出身的身份...


    苏谨眯起了眼睛:“县丞已经被调走,下一个是不是该轮到典史了?”


    嘴角扬起戏谑的微笑:“不过就凭这些人,想要掌握我手里的那些资源,恐怕没那么容易。”


    苏谨对凤阳的掌握,远不止在官场。


    民间的商会、外地的客商等等,在这三年的时间内,都被他拴在了一条线上。


    想要轻易动摇他的根基,恐怕没那么容易,除非老朱直接砍了他。


    眼前的李持,一看就是个雏,初到凤阳的时候就想要搞几个大动作。


    结果没想到吃了瘪,除了苏谨的命令,其他人对他都是阳奉阴违,


    吃了几个暗亏之后,才算老实下来。


    “不过这也不是个事,得赶紧找到下一个‘根据地’才行。


    伟人说得好,现在敌要进,那我自然要暂退一步啦。”


    初回凤阳,他就赶上第一波流民迁到,忙了整整半个多月才算喘了口气。


    本准备窝在县衙半个月不出门,天天闭门睡觉。


    可还没过多久,吏部一封文书下达,县丞调走,搞得他又得去忙交接工作。


    苏谨倒是真想继续偷懒。


    但若让这这李持打个小报告上去,说自己‘懒政’,


    那帮御史再弹自己一本,怕是老朱那边没法交代。


    好不容易这边捋顺了,第二批流民又到了...


    “他娘的,这是要活活累死老子不成?”苏谨暗中腹诽。


    朱元璋的官不好做,尤其是被他盯上的官更不好做。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信件,苏谨阵阵头痛。


    信件大部分是各地的客商寄来的,除了一部分订货,需要苏谨提前备货,就是些介绍新客户的。


    这些事情苏谨不准备管,统统丢给苏根生去解决。


    但是有几封信,必须他亲自回信。


    首先是朱允熥这小子。


    蓝玉辞官后,这小子终于进了老朱的‘法眼’,现在和朱允炆一起跟在老朱身边学政。


    也不知老朱是真的看上了他,还是仅仅为了继续养蛊,拿他去激朱允炆的潜力。


    一旦遇上有特点的奏疏,老朱基本上都会让他俩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评判。


    可惜,小朱从小受的教育,对于诗词歌赋、经典文章倒是有不错的底蕴。


    但是要论政见,现在还不是朱允炆的对手。


    毕竟朱允炆的背后,可是站着大半个文官集团。


    教他的除了大儒,还有不少现任各部官员。


    在这方面小朱没少吃亏,与朱允炆的斗争中,也屡屡落在下风。


    不过好在前段时间来往凤阳做生意,也积累下不少的经验,


    尤其对经济之道颇有自己的见解,在这方面略占上风。


    现在小朱几乎每隔三天就会寄一封信到凤阳,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写下来,向苏谨求教。


    但苏谨懂个屁啊!


    论吹牛逼,苏谨敢说天下第一,论政见?


    就他那少的可怜的墨水,哪里是朝堂那帮人尖子的对手?


    不过好在苏谨手里有一本《教员语录》。


    刚刚当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苏谨并没有当回事,随手丢在一边。


    可为了回答小朱的问题,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从这本书里找答案。


    不看不知道,《语录》真奇妙!


    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苏谨越看越惊,继而奉为圭臬!


    他将书中的答案,再结合小朱的问题,稍微改了改后给小朱回信。


    小朱收到信后越看越是心惊,看完后凭着强大的记忆力熟熟牢记,赶紧将信烧毁。


    老朱虽然知道小朱和苏谨经常通信,但也没当回事。


    毕竟,在他心里已经默认苏谨是朱允熥的军师,自然不会横加干涉。


    朱允炆已经有了强大的智囊团,要是朱允熥连一个苏谨都不给,那老朱都觉得自己有些太‘偏心’了。


    只可惜,他没有看到信的内容。


    否则恐怕会连夜派锦衣卫去凤阳将苏谨抓回来,然后等待他的将是无限期的禁闭,以及陪老朱共赴黄泉的殊荣。


    写完给朱允熥的回信,就是苏谨最开心的内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