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小说网 > 带着别墅穿越后,她争霸星际 > 四十、种植水稻

四十、种植水稻

    古代最健全的官员制度为三省六部制。朱青鸿面前投影完整的官职,从朝堂到内廷一一排列。


    官职表边陈列目前的官宦人员,几座城池的大臣皆在其列,由她心意任命。


    三省六部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朝各代变换,官职也有好几个称谓。


    朱青鸿先确定固定官职称呼,再思考谁担任。中书省决策草诏,乃右相。门下省负责审核,为左相。


    尚书省执行,共分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下辖二十四司,各司其职。


    中书省最高长官中书令,尚书省是尚书令,门下省设门下侍中。


    朱青鸿将御前统领划拉出来,独立于三省六部外。统领一左一右,给方又安和苏蕊。


    每个御前统领底下设十二禁卫,与兵部分开。左统领下方点入方又安,右统领为苏蕊。


    两人各掌一支军队。


    朱青鸿点击字,方又安属银甲禁卫军,苏蕊属蓝甲御林军。


    军队人数暂时不设限制。


    她将视线投向朝堂官职,谁任左相?谁当右相?


    晧城的技术人才归工部。


    当下人手不够,大批官职空着。朱青鸿能安排一个是一个。


    但谁担任中书令和门下侍中,让她犯了难。思来想去,朱青鸿最后按下一个名字。


    种植水稻需拌种、育苗、插秧。


    林木和田伟带人尝试,每日守在地里,期盼苗快长出来。


    城中没有牛,水田只能用人力耕。好在打铁铺制出犁,使用工具事半功倍。


    水稻正常七天出苗。


    绿油油的苗子,让百姓面露欣喜。七天后,召集大批人下田插秧。


    他们卷起裤腿,在林木和田伟教导下插秧。一开始磕磕绊绊,最后越来越顺手。


    秧苗一排排一列列被插在田里,一眼望去仿佛已能看见风吹稻浪。


    田埂上种些毛豆,嫩豆子煲鸭别提多香。毛豆老了成黄豆,打磨成粉做驴打滚特别好吃。朱青鸿馋了。


    水稻是主食,她提前预留不少田地。百姓有一阵好忙。


    鸡舍边挖出池塘,掘支流引水。


    方野管鸡舍做的不错。


    朱青鸿把鸭子的管理同样交给他,喂食喂水,建造鸭舍。


    鸭子喜水,每日按时下水晃悠。池中放入鱼,养肥又是顿美味。


    为防止鱼跑,池塘水流的出口被细密的栅栏拦截。水能通过,其余东西不能。每日定时清理,以免堵塞。


    人,向来适应性极强。


    朱青鸿过几天再看,河岸边被挖出道路。百姓放好平整的石块,就着河水洗衣。起初一两个人,后来大家结伴而行。


    那处洗衣地被越挖越宽。


    一边洗衣一边闲话家常,惬意而笑。通道上的道路建设,道路两边的房屋建造,几城皆在如火如荼进行。


    等朱青鸿再次去晧城,亭子边的茶摊酒肆生意兴隆,翠竹随风而动。


    陵希国那边。


    好用的工具到手,矿产提高。河道旁他们移植梅树,建凉亭。


    铺好熟土的城外主干道,附近土地耕种蔬菜。


    建造接引的驿站、茶摊等。


    之前朱青鸿下令在陵希国移栽不少梅花树。当他们闻到梅花的清香,彻底爱上梅树。


    苏蕊央着朱青鸿给不少梅花树。


    如今连城外也种上,待花开定是一番好景色。


    而天崇城。爬满院墙的蔷薇备受喜爱,有时百姓能在城主府墙上观赏到爬出的美丽花朵。


    自然有人手欠想摘,想想后果作罢。倒有些打听,有没有蔷薇的种子出售。


    朱青鸿知道后含笑摇头。看来百姓吃饱喝足,居然有闲情赏花闻香。


    今日小食乃驴打滚。


    熟的黄豆粉拌匀白糖,热腾腾的糯米团子往上一滚。又甜又糯,香!


    底下一众人,个个吃了一大盘。


    水稻已种,糯米、高粱等也得安排上。糍粑好吃啊。


    糯米还能包粽子。


    朱青鸿又想吃了,但肚子饱了。她无奈叹息,只能等明日。


    晧城和陵希国尚无直达的通道,双方在天崇城交易。卫轩玉好几次有意提建议,话到嘴边咽下。


    对比其他城,天崇城状况最差。城主想借此让天崇城繁荣起来,岂会成全他们。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只为一件事。”朱青鸿放下筷子,“晧城与陵希国已纳入我的麾下,我再称城主不合适。登基称帝势在必行。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


    众人跪下:“祝贺城主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青鸿抬手,所有人起身听令,“此事年前办好。建国云鸿王朝,定都天崇城。年号云鸿,吾尊鸿圣大帝。赐元佑为中书令,行右相之权,拟旨昭告全国。”


    众人震惊,元佑为右相?


    连元佑自己也不敢相信,他一直以为会被挤出权力中心。


    “设正一品御前统领。”朱青鸿取出一份名单递出去,“命方又安为左统领,苏蕊为右统领,各掌一支军队。方又安领银甲禁卫军,苏蕊率蓝甲御林军,共同护卫国家。”


    元佑上前,小心接过名单。


    他第一个知道,谁在哪个官职。原来城主心中早有成算。


    方又安和苏蕊跪下,叩谢圣恩。


    朱青鸿说完摆摆手,让他们去忙登基大典的事。


    众人退下,各自心思翻涌。


    走出正厅,卫轩玉微笑上前见礼:“恭喜元相。”


    元佑轻轻颔首:“我尚要拟诏书,不便久留。几位慢走,有空再聚。”


    说完,他施礼离开。


    卫轩玉望着元佑的背影眉头紧皱:“封右相,却无左相。”


    “姐姐一个赐字,耐人寻味。”苏蕊勾唇一笑,“右相大人统领百官,乃正一品。”


    “元大人跟陛下最久,封右相不是理所应当吗?”方又安不解,“你们不乐意?”


    苏蕊眼眸幽深:“姐姐不是只讲情面的人。再大的深情厚谊,对她无用也会舍弃。元大人虽比我们先认识姐姐,但所行之事不过处理杂务。他无背景,能力不足,不堪为相。”


    自陵希国和晧城前后归顺,元佑的存在感极速下降。他所作所为,更像一府管家。


    按说难登大雅之堂,却被直接封为右相。苏蕊不理解,卫轩玉不甘输此一遭。


    方又安不置可否。


    在他看来元大人任劳任怨,早先没什么人才,全靠他辛苦撑起整座城的运转。那时候,他时常看到元大人走路睡着。眼睛刚一闭上,又惊醒忙碌。


    方又安认为,没人比元大人更适合当右相。陛下仁慈,必不会卸磨杀驴。


    元佑在殿中草拟圣旨,视线落在名单上出神。卫家二公子出身、才能皆出众,竟只封礼部侍郎。


    他再仔细看一遍名单,发现晧城人才分布在六部中。


    尚书无人,侍郎为大。


    但侍郎终究不是尚书。


    卫轩玉自有一股傲气,甘心吗?看到这份名单,他隐隐有点明白。


    江杉任户部侍郎,正三品。林木、田伟任仓部司郎中;方野户部司牧郎中,皆为正五品。


    蒲航任工部水部司员外郎,从五品。田大人、周大人、王大人分散三部,同为五品。


    卫婉任尚宫,正五品。卫伯峻任太守,管治晧城,正四品。晧城多人才,难免被打压。


    若真给卫轩玉尚书之位,方又安压不住。便和陛下对权力分布的设想图不一样。


    苏蕊那边的人,严缜为工部侍郎,白世奉任命吏部侍郎。


    韦洲为兵部侍郎。曾经的晧城统领之一罗簌,任刑部侍郎。


    六部侍郎哪城出身都有,倒真是一碗水端平。


    元佑拟好旨,交由朱青鸿盖印。同时,绣房赶制官员们的官服。


    举行登基大典的日子确定,消息飞快传去陵希国和晧城。


    受封官员启程参加大典,谢恩。


    司法衙门独立于刑部外,直接听命方又安。大大小小的官定下,朝堂雏形已现。


    朱青鸿在商店挑选登基时穿的衣物。龙袍自古以来是皇帝的象征,需仔细挑选。


    无论内敛的黑龙袍,或张扬的黄龙袍,朱青鸿都不满意。


    她点开设定,要求红色龙袍。


    商店很快自动生成样式,三百六十度旋转展示。


    朱青鸿点点头,选择冕旒。


    元佑进殿行礼:“陛下登基,实在仓促。皇宫尚未建造,恐委屈陛下。”


    “皇宫?”朱青鸿一笑,“就在此处。登基大典当天自有奇迹发生,你无须担忧。”


    “是。”元佑垂眸,思虑再三问:“陛下为何封臣为右相?尚有旁人可胜任。”


    朱青鸿将视线移到元佑身上:“右相非你莫属。我从未考虑过别人。”


    元佑惊讶抬头:“为什么?陛下应当知晓臣才智有限,无人跟随……”


    抬手打断他的话,朱青鸿淡笑道:“谁说无人跟随你?你每日上下衙,遇见百姓哪个不喊你一声元军师。你已得民心。无论军中士兵,或城中百姓,皆信服于你。”


    民心……元佑内心阴霾尽散。


    原来他做的事,陛下看在眼里,百姓看在眼里。


    他看着百姓的笑脸欣慰时。


    百姓望着他亦很开心。尊敬油然而生,却并不疏远。


    无论苏蕊、方又安或卫轩玉。百姓再好奇也只会远远观望。若元佑有事,百姓们自然而然上前询问。


    能帮忙便帮忙,帮不上想办法。百姓心里,他不是衙门里高坐的官。


    他同百姓一起排队买餐食;饭后散步闲聊;做活相视擦汗。


    他们亲切喊他“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女儿洼 重生之自由 甲申天变 我有百万亿分身 这男主粉我不当了